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中国家电行业要做强尚需理顺厂商关系

中国家电行业要做强尚需理顺厂商关系

作者:陈庆春    转贴自:中国电子报    点击数:1257


    06年4月2日,“2006国美全球家电论坛”在北京举行。与往 年一样,国美对于自己一年举办一次且已经举办了两届的论坛依然十 分看重,无论是从排场上还是从邀请嘉宾的重量级上均可以体现。作 为政府代表———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出 席;作为厂家的代表———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勇、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侯松容、创维数码控股有限公司首 席执行官张学斌、海尔集团副总裁周云杰等家电巨头也悉数到场;国 美电器集团总裁黄光裕、永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总裁陈晓、北京大中 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大中、苏宁电器集团总裁孙为民等四位国内连 锁巨头竟也首次聚首同台而坐。

   从出席人员的阵容不难判断:困绕行业已久的现行厂商关系受到 各界的广泛关注,而且从双方出席的人员构成来看,已将诚意表露无 疑。黄海部长助理在论坛上承诺,将尽快出台相应条款,推动厂商尽 快走上竞合双赢的轨道。

    四巨头同台亮相

   无论国美、苏宁、永乐、大中私下有过怎样的沟通,四家同台亮 相却是前所未有的。“以前,这四家都是互相拆台的,像去年国美在 南京宣布一级市场布局完成之时,苏宁与国美两家的‘争斗’已是路 人皆知。这次同台真是意想不到。”一位家电厂家的人士在论坛现场 如此向记者感慨。那么,此次又为什么能够同台?

   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黄光裕在致词中说:“我们要看到零售业目 前存在的问题,零售商之间的竞争还处在价格阶段的竞争,零售商的 经营和管理模式相对同质化,并造成投入上的恶性循环。”

   本报记者在年初采访国美、苏宁、永乐时,其相应的负责人就已 承认,目前家电连锁企业之间的竞争除了比拼价格、门店位置、开店 数量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竞争模式。

   家电连锁企业已经意识到,如此短兵相接的低层次比拼已经不能 再进一步提升行业的整体发展,行业发展进入拐点,必须共同商讨一 种新的思路,这也是四家同台的原因之一。而另一重要原因则是,他 们必须坐下来共同面对不得不解决的厂商矛盾。

   在厂商关系上,家电连锁企业都是备受质疑的一方。此次四家同 台也表明,家电连锁企业意欲借此让厂商真正的面对面地解决问题。 永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总裁陈晓在论坛上表示:“我们和供应商应该 共同去面对市场,共同去满足消费者,肩并肩作战。”同时他坚信, 在成长发展过程当中,流通业、制造业共同创造的现有的商业模式— ——中国特色的家电商业模式,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善。

   商家向厂家“倒苦水”

   与以往两届论坛显著不同的是,此次“倒苦水”的角色换成了商 家。面对业内存在已久的质疑,即家电连锁通过进场费、通道费等各 类费用以及价格手段压榨厂家利润,四大连锁商均在论坛上给予了回 应。

    国美电器采销中心总经理李俊涛表示:“社 会上现在关于厂家利润之低是由国美等连锁企业造成的这种说法,是 非常不正确的。”他还进一步给出了两组数据加以佐证,第一,日本 家电连锁企业和美国家电连锁企业的综合毛利率都是25%至35%,而国 美仅仅是12%至13%;第二以彩电为例,合资品牌跟国产品牌光就一个 平板彩电就差几千块钱甚至上万元。所以,他认为,利润之所以如此 低关键在于厂家没有创新性产品,而不能将责任归于商家。 
   永乐陈晓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并认为价格的话语权不在零售企 业,而始终在制造业,因为商品的零售价格是制造业制定的,执行这 些价格的人员是制造业委派在商场内的销售人员。

   苏宁电器副总裁孙为民则感慨:“连锁业态是现代流通业发展的 一个方向,我们做着正确的事情,吃了很多苦,可是却遭到别人的非 议,确实觉得很委屈。”大中电器张大中也表示,厂商双方一直都在 努力地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良的产品,厂商关系不应该是现在的状况。 
  在此次论坛上,连锁代表一再向厂家强调,连锁本身的成本亦在 逐年提高,比如房价,以前在北京租最好的店100多万元,现在在北 京租一个好店1000多万元。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会长郭戈平女士也表示,虽然连锁发展迅猛, 在刚刚发布连锁百强统计中,7家家电连锁企业销售额达到将近1400 亿元,盟店是1500多家,销售额比去年增长了67%,盟店数比去年增 长了58%,但值得注意的是,数量还不够,并没有形成整体上控制垄 断市场的局面。对于被厂家质疑为“霸权条款”的进场费,郭戈平认 为有其存在的客观条件。

   黄光裕则在此次论坛上明确表示,进场费是家电连锁企业利润的 组成部分。无疑是有意将其“合法化”。

   双方共图强国志

   面对四大连锁巨头的解释,与会厂家给予了理解。

   康佳候松容表示:“我不认为中国的家电业不强是因为流通渠道 的秩序问题。我觉得这是整个产业的问题。中国家电本身不强很重要 的原因是本身的核心技术。”美的制冷集团副总裁方洪波也认为,与 零售商之间的矛盾并不是制约中国成为家电强国的因素,今天欧美、 日本、韩国家电强国仍然有博弈,这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回避。
  博世西门子家用电器集团中国区销售总经理吴建科在接受本报记 者采访时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并且表示,国美在与其合作时,无论 是西门子品牌还是博世品牌的产品,均采用商家预付款的方式,他认 为这主要是因为产品及品牌的原因。

   可以说,本次论坛的“从家电大国到家电强国”这一主题从根本 上缓解了厂商双方的矛盾,并且使其达成共识,只有双方都强大了, 才是提升利润的根本途径。正如海尔集团副总裁周云杰所言:“我们 更多从自身找原因,解决自身的问题。”

   LG电子(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地区LG电子销售总裁姜泰吉表示,生 产厂家要生产具有价格竞争力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而销售商应该为 消费者提供从情感的沟通也好,或者是富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厂商之 间的作用和功能还是有一些差别的。

   国美王俊洲也表示,流通业应考虑怎么控制交易成本,怎么保证 在高速扩张中的质量;而制造业应考虑怎么能够提高核心竞争力,怎 么提高品牌的含量。

   值得关注的是,据黄海透露,商务部正在考虑出台相关标准以规 范厂商关系,比如在卖场收费标准上。而且他认为家电连锁业态不同 于其他产品行业的连锁业态,已经形成了大集团,可以坐下来和大厂 家共同商谈一些事情,达成一致。各方人士对厂商关系的缓和及规范 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