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1026亿:国企亏大了!

1026亿:国企亏大了!

作者:     转贴自:都市快报    点击数:2371


    记者日前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05年我国国有企业亏损额达到1026亿元,同比增长56.7%,增幅同比上升49.1个百分点。亏损额接近1998年巨亏时的水平,是历史上第二个亏损高峰,亏损额增幅则创下了近16年来新高。

  从今年1至2月份数据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262亿元,高于去年同期。国家统计局高级统计师江源认为,从数据分析,当前国有企业利润下滑主要有四个原因。首先,产品成本上升较快。其次,价格机制尚不完善。再次,产能过剩效应开始释放。此外,缺乏核心技术也是造成国企利润下降的重要原因。

hspace=0

国企亏损何时是个尽头?

《江南时报》

  一说国企的效益,我就郁闷。别以为国企与我们老百姓没有关系,毕竟它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国家的“台柱子”,多少百姓的人生生活,还与国企的命运一起沉浮。3月25日的《经济参考报》报道说:我国国企亏损达到历史第二高峰,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2005年国有企业亏损额达到1026亿元,同比增长56.7%,增幅同比上升49.1个百分点;亏损额接近1998年巨亏时的水平,是历史上第二个亏损高峰,亏损额增幅则创下了近16年来新高。而从今年1至2月份数据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262亿元,高于去年同期。一句话:国企亏大了!

  那么庞大的国企,一年弄到头,结果还是这个样子,看着都让人心里难受。从直接的原因看,产能过剩、缺乏核心竞争技术是国企亏损的重要原因:“缺乏核心竞争技术”的情形已经众所周知了,所以我国正拼命倡导“自主创新”。

  国务院也真够累的。这只有形的手,不停地指挥着给那个提速,比如要加快“自主创新”;又不停地指挥着让那个刹车,比如汽车业就甭投资了。可奇怪的是,任你弄得如何的累,国企景况是“处处亏损处处损”,日子是“年年难过年年过”。

  国企亏损,大抵是进入了“棘轮效应”的怪圈。“棘轮效应”是公共经济学的一个概念,最初就是对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研究的一个结果;在计划体制下,企业生产指标总是只上不下,就像“棘轮”一样,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广义的“棘轮效应”,就是经济活动中某种行为惯性趋势的不可逆。国企正在处处体现“棘轮效应”,比如许多国企管理层薪酬畸高,只升不降,而且越来越高;比如国企腐败案越来越多,只增不减,成为了“内鬼”们潇洒犯罪的“重灾区”;比如国企改制使国资哗哗流失,如不装阀门的自来水,甚至好一点的国企海外上市也成了国资大流失的通道,“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就指出,“1993年至2005年大中型国有企业在海外上市过程中,涉及的国有资产流失估计不少于600亿美元”(3月8日《第一财经日报》)……从宏观层面看,国企亏损也已然进入“棘轮效应”状态,被“棘轮”咬住后,国企成了一路亏下去的宝贝疙瘩;而更可怕的是,作为宝贝疙瘩的“宝贝”状态也有了“棘轮效应”,不管亏损得如何让人柔肠寸断,也要一直“宝贝”下去不回头。

  国企亏得不轻,如何才能翻身?我们究竟要拿亏损上千亿的国企怎么办?仅仅在中观微观层面折腾所谓的“改革”是没什么终极效果的,我们必须回归最简单的常识,那就是在宏观层面“坚持改革不动摇”,而且是“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不仅不动摇,还要大大加快脚步,让国企脱胎为真正的现代企业,否则,“棘轮效应”中的国企将永远让人郁闷下去。

[NextPage]

亏大了的国企只能逆水行舟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记者日前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05年我国国有企业亏损额达到1026亿元,同比增长56.7%,增幅同比上升49.1个百分点。亏损额接近1998年巨亏时的水平,是历史上第二个亏损高峰,亏损额增幅则创下了近16年来新高。(2006年3月26日《新京报》)

  在分析国有企业利润下滑原因时,国家统计局高级统计师江源认为有四个原因:产品成本上升较快;价格机制尚不完善;产能过剩效应开始释放;缺乏核心技术。

  这四个原因是不是导致国企巨亏的根本原因呢?笔者不防试着分析一下。企业成本过高自然容易致使利润空间变小,企业支付的最大成本无外乎工资和能源、原材料等。我相信随着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除国企外,非国企同样会承受了成本上升过快的巨大压力。那么非国企能够实现盈利,国企凭什么要巨亏呢?是因为国企职工的工资迅速增长,我似乎没有听到这样的“喜讯”。因此,这固然是一个理由,但能不能成立是让人怀疑的。

  “部分资源性产品和公共产品价格政府控制较多,未形成市场化的价格调节机制,导致与之相关的行业利润大幅波动。”我始终琢磨不透这种价格机制怎么就造成了国企亏损的原因。如果江源的话可以当真,我以为作为政府儿子的国企要比非国有企业更容易获得比较优势的价格。这非但不是一件坏事,倒更容易形成价格垄断,应该是竞争优势而非劣势。

  那么产能过剩效应开始释放或许是一个直接的原因吧,根据供求曲线,供大于求,必然会导致价格下降,当价格低于成本时,必然会亏损。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很多国企都是某一行业的垄断者,生意是一家人在做,供大于求时,他可以少生产点,倒不至于要大量贱卖,果真如此必有其他难言之隐,而不是巨亏的重要原因。

  如此看来缺乏核心技术似乎是唯一具有说服力的原因了,毕竟很多国企职工素质不太高,设备老化,创新不力,缺乏核心技术,自然就缺少核心竞争力,亏损在所难免。可是我们又要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国企往往又是财大气粗者,果真拿出巨资来创新,提升技术的话,倒容易形成集聚的后发优势,这方面也不是没有先例的。

  因此,以上四个原因不能不说是原因,但只是技术层面的原因,其改进也易,造成国企巨亏的背后也许还有深层的原因,其改亦难。比如国企由于所有制决定了它是块“唐僧肉”,人人皆想得而食之,这就不可避免地有人要把肉从锅里拿到自己碗里。于是以权谋私、腐败、权钱交易屡见不鲜,国有资产哗哗流失。也正因为国企所有制决定了国企既不属代理者自己的,也不是职工的,要搞好光靠加强代理人的责任是很难的。从人性来看,不是自己的东西,既不会珍视也难以搞好。

  长期以来国企是政府的一个部门,企业管理人员是政府的官员,不是向企业发展负责,向企业职工负责,而是向上级负责,向上级领导负责。其运作方式,管理体制,不是按照市场规律和现代企业的要求,而是按照行政机关的模式来运行。在这种体制下,企业管理者不是企业家,而是官员,他们往往不会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深入研究企业管理和市场,而考虑在位的“政绩”,他们习惯于垄断经营,垄断价格,不善于在市场上公平竞争,稍为有一点竞争就败下阵来,具体地就表现在经营亏损上面。

  国企改制才是条出路,这基本上是一个共识,国企的巨亏不过再次警告我们“坚持改革不动摇”,而且要加快改革步伐。诚然,改制是逆水行舟,困难重重,但不改就是不进则退。

  (作者:廖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