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中国企业家杂志:零售物流业

中国企业家杂志:零售物流业

作者:     转贴自:中国企业家    点击数:4769


  零售物流业

  市场开放是不可逆的,中国零售物流业的时间已经不多,假如不能有一些有效的政策出台,外资占更重要的主导地位的时候就来了

  张文中(物美集团董事长):

  在今后十年到二十年这样一个非常持久深入地农村城市化的过程当中,流通业会发挥一个根本性的作用。

  我相信未来10年、20年,中国商业零售业将发生很大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1994年,我曾经做过两个预测:第一就是到2000年,中国将出现年销售额超过100亿的零售企业,做这个预测的时候,中国最大的零售企业销售额只有10几个亿;第二个预测,就是到2010年中国会出现年销售额超过1000亿的零售企业,我认为第二个预测还可能会被提前实现。现在我要做第三个预测:到2020年中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会达到30万亿元,将出现1000亿美元的流通企业,按不变价格算,也就是8000亿人民币,现在我们看起来这个数字已经很大了,但是实际上它所占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依然是很低的,只有3%左右。

  中国流通业中,现在连锁商业占的比例还不到10%,但是在发达国家,这个比例会到60%、70%,甚至更高。所以,在今后一段时期,大家可能会看到中国各类商店的数目会减少,集中度会提高。中国在今后十年到二十年这样一个非常持久深入地农村城市化的过程当中,商业会发生一个根本性的作用。

  商业流通业在全球化过程当中也会扮演重要角色,它会成为各国,特别是跨国公司巨头争夺资源的工具。全世界500强中间,现在有10%的企业是搞流通的,这是中国过去那种体制下永远想不到的。我们觉得就是小卖店、卖酱油醋的事,但是它卖成了500强。沃尔玛一家企业就能占我们中国整个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40%多,它在美国也能够占到接近8%的水平。我想再给举一个数字,在美国这样一个服务业最发达的国家,零售企业目前在前50强里面占了10强,也就是占了20%。

  以沃尔玛为代表的大型连锁超市,推动美国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这是美国的观点。而且出现一个新的现象,大家知道过去当一个企业扩大就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所以要把企业弄小。但是现在连锁商业给了我们另外一个启示,就是说它规模不断扩大的时候,以更低的价格来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它的效率没有降低,没有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且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好处。

  不过目前,跨国公司控制中国流通领域,给我们也带来了一系列尴尬的局面。我们的出口,面临各种反倾销和限制,而大城市的零售领域目前也是外资占主导地位。跨国零售企业通过大规模采购能力,降低了价格,享受了中国的优质产品,同时把这种资源的瓶颈限制甩给了中国。出口和消费两大市场完全受制于人,静下心来想一想,都觉得可怕。长期以来,国内各地方政府都是把最好的地段,最好的政策给跨国零售集团,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结果会是怎样的?市场开放是不可逆的。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假如不能够有一些有效的政策出台,外资占更重要的主导地位的时候就来了。

[NextPage]



  快速消费品业

  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民族品牌,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关乎民族利益和国家地位的问题

  朱新礼(汇源集团董事长):

  目前好像是中国的品牌损失了很多,但是中国企业在这个时间特别需要经验,需要一些财富的积累,资金的积累,还有人才的积累。

  从感情上讲,我们希望中国的民族品牌越来越强大。但从另外一个方面讲,整体的大环境是一个企业不能左右的。民族品牌,银行给你贷款的时候是不是利息低了?大学生毕业的时候是不是就必须给你分配一定的优秀人才?甚至企业上市没有路,那么这个民族品牌可能就很难树立。

  现阶段,中国人利用外国公司的管理经验,很重要。我认为未来中国肯定是一个经济强国,中国的消费市场在这里,中国人的勤奋,我们国家目前整个的政策导向,大环境不会变。过去10年,中国有很多优秀的民族品牌被跨国公司收购,这是事实,但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失败。因为它们的收购是付出了很大代价的,像啤酒行业,燕京是咱们国内最大的啤酒品牌,被国外的跨国集团非常看好,对燕京的压力也很大。但不是说外国人能轻而易举就把品牌拿走、把行业通吃,它要付出很多代价。外国人把钱拿过来,肯定要加强管理,管理后面就是个人才的问题,国际管理经验的问题。对我们这个市场来讲,没有什么不利之处,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是说我是一个民族品牌就觉得很好,我认为既然改革,既然开放,既然是融入世界经济,还不如顺其自然。跨国资本进来,首先是体现中国企业的价值,特别是消费品。人家拿了很多钱进来,我认为应该是说个双赢过程,不是谁输谁赢的问题。有一些产品自己做不大,还不如合作,这是一个机遇问题。因为自己有能力做大,肯定去做最好的。你要面对竞争做不大,或者暂时做不大,还不如跟别人合作呢。

  所以说,在这个时期,即便品牌不是我们民族资本控制的品牌了,我想10年、20年后我们中国人还有可能把它改过来,因为市场在这里,我们的勤奋在这里。这是一个迂回的战略。在这个战略时期,我们应该是放下架子、快速前进,有时战略发展就是为了前进。目前好像是中国品牌损失了,丧失了,但是中国企业这个时间特别需要经验,需要一些财富的积累,资金的积累,还有人才的积累。这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个时间我们应苦心磨炼,汲取人才,汲取财富,汲取经验,然后再到国外去收购。我们的支撑点就在我们有13亿人口的大市场。像汇源这样的企业,再过10年国际品牌中就会有我们。

  潘刚(伊利集团董事长)

  是否引进外部投资者,特别是国外资本,各个企业有着不同的情况,不能简单说对或错。核心问题是,引进国际资本给你带来了什么?你要靠它解决什么问题。国际资本入主本土品牌,既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要根据行业或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决断。我觉得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民族品牌,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关乎民族利益和国家地位的问题。

 

[NextPage]

  保险业

  中国保险业现在的竞争中,价格还是占主导,20年后的竞争应该是质量、服务、管理、品牌的竞争

  孙建一(平安集团常务副总经理):

  今后20年中国的金融行业会有发展综合金融的概念,逐步把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间的界限给模糊了。

  未来20年金融行业的发展受政策影响的因素会越来越小。而且今后20年中国的金融行业会有发展综合金融的概念,逐步把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间的界限给模糊了。从现在国际上的金融发展的趋势来看,综合经营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发展趋势。

  国际上综合金融的模式大致是两种模式:一种是以银行为主的模式,一种是以保险为主的模式,平安希望走以保险业为核心的综合金融模式。目前在中国,银行模式还是很成功的。不过,以保险业为主的模式在国际上也很成功。

  我认为有潜力的公司不仅仅是从四大国有银行发展起来的金融集团。往前推20年,可以看到四大银行几乎控制了整个中国的金融行业,但是现在,我们新组建、新成立的银行也在市场上得到逐步发展,四大国有银行在银行业的市场份额在萎缩。所以20年后,我们有信心与四大行发展而来的金融控股公司展开竞争甚至与之相媲美。

  在中国的金融企业中出现在国际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跨国金融集团只是时间问题。多年来,中国的金融企业在不断地缩小与国际同行的差距。

  平安是中资公司,而且企业性质我们会永久保留下去。我们要做民族金融企业的佼佼者,这是我们发展的一个长远的目标。

  王梓木(华泰保险董事长兼CEO)

  20年后,保险业会大大增加在金融行业中的份额和影响力

  中国的保险业现在有一万三千亿的资产,当然与银行比还是绝对的小兄弟,比证券业也小。但是20年后,保险业会大大增加在金融行业中的份额和影响力。中国人过去习惯去银行存钱,所以银行是最富有的金融机构。随着利息越来越低,开始买国债,但是固定收益产品收益也不会很高,后来股票市场发展了,于是就去买股票。存钱、买国债都是金融理财的一种方式。保险的本质与银行、证券公司一样,就是理财,只不过从不同的角度。在国际上,都是先买保险后买股票。

  未来20年,中国的金融市场将更加开放、更加规范,同时竞争也将更加激烈。现在就保险业来说,价格竞争还是占主导的,竞争到到亏损境地的时候必然要进行业务上的转型。20年后的竞争应该是质量、服务、管理、品牌的竞争。

  中国保险市场的一大特点就是开放得早,开放得快,银行、信托等行业竞争主体的增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保险业竞争主体就增加得很快。世界500强企业有46家是保险公司,有27家已经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现在80多家保险公司,一半以上是外资公司。这种情况下特别需要监管者进行市场秩序的维护。否则国内一些保险公司盲目的增长会导致风险的积聚,甚至引发一个时期的行业危机。

 

[NextPage]

  能源业

  从国际角度来看,现在能源、石油天然气的竞争已经上升到国与国的正式竞争,民企在石油天然气行业要有大作为是绝对不可能的

  王玉锁(新奥燃气董事局主席)

  民营企业在石油天然气领域很难有大的作为,但是在发展新能源方面,有巨大的空间。

  对企业未来的发展,首先我们考虑的是国家的能源政策。中国的能源肯定以煤为主,60%多的煤炭资源怎么利用是最主要的。在这个背景下,我认为通过把煤洁净化使之成为主要的能源品种是能够实现的。我常说,我们老祖宗实际原来是用煤、柴,后来才用油和气。煤原来有两个问题解决不了,或者说跟石油天然气比有两个劣势。但是慢慢地这种劣势也在消失。

  第一个,本世纪初,石油天然气应该说很便宜,跟我们费了很大的劲,冒着生命危险挖出来的煤,差距是比较大的。但石油天然气必然是一次性的能源,一方面用量大了,一方面它要减产,这时它的价格就会提高了。我觉得它比现在的煤价格高多了。

  第二个,原来煤的环保问题解决不了,而石油天然气比较清洁,所以大家比较喜欢用它。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煤的洁净化已经是可能了,而且大型化机械化采煤减少了伤亡的可能性。技术进步使煤这种污染性的能源变成一种清洁能源的转化成本降低了,这时候它就产生了和石油天然气具有可竞争性的态势。我认为国家在推动煤的利用方面到现在为止,已经在政策上、制度上有了一些保障。

  实际上大家说的煤变油,也叫煤化工。从新奥来说,对煤变油我们的理解是煤变成柴油和汽油。从国家能源安全层面看,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现在有两个方面问题。第一是技术风险;第二是成本劣势。按照现在的技术,煤变油的成本和石油差不多,原来甚至还要亏本。但即使是成本差不多,也很难大规模推广。所以大家在这方面做的时候,希望国家可以作为储备,一旦我们被别人封锁,就可以在这方面大量投资。

  现在煤变油还有两个问题我觉得很大:一个水的问题,我们怎么解决;另一个问题是我们还不能完全用煤来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好的方法还是用一部分天然气,可是用了天然气,就成了清洁能源转化清洁能源,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关于民用企业进入能源领域的前景,我们做过一些战略研究。我认为民用企业进入石油天然气领域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对民营企业来说。为什么?从国际角度来看,现在能源、石油天然气的竞争已经上升到国与国的正式竞争了;国内有三家石油公司垄断,所以说民营企业在石油天然气行业要有大作为是绝对不可能的。

  剩下的其它能源方面,我觉得最好把煤利用起来,加上太阳能、风能等。因此,从整体来看,民营企业进入能源领域空间应该是很大的。我们国家现在也支持民营企业在能源方面做一些技术创新。不管是煤也好,风能也好,沼气能也好,还是生物能,都需要高科技,这些领域民间力量可以做,这对我们国家的能源安全是有好处的。中国的民营企业实际上已经有一大部分,一大批已经具备了这种实力。

[NextPage]

    房地产业

  王健林(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

  未来20年,房地产业的一个主攻方向应该是文化、娱乐业从房地产业的发展来看,我觉得要研究中国中产阶级的出现和消费对象的延伸。

  我认为不到10年左右,就会出现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这些人是我们今后服务的对象。为什么呢?最近5年我再观察一个全国普遍的现象,中国的工资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在大城市,工资上涨幅度尤其快于人均GDP的增长。10年前,月薪1000元就算是非常好的收入了,到现在1万元都不觉得高。

  未来影响企业发展最关键的制约因素就是资源,谁更早认识到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哪个企业就能站住,房地产业尤其如此。因为中国对资源、能源消耗的最大的就是房地产业,大概占全部社会消费量的4成左右。

  未来20年,我觉得房地产业的一个主攻方向应该是文化。现在,人们在文化和娱乐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消费也越来越多,从购物中心上就能感觉到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哪个购物中心文化活动多,哪个购物中心就活跃。从欧美国家来看也是这样。我们现在仅仅讲文化,可能今后要更多地关注家庭娱乐。

  发展文化产业首先是满足我们自己发展的需求,再一个就是中国的文化娱乐业特别落后,尤其是文化产业。

  从事文化产业,可以完全真实地感受到一个保守的官僚体制的作风。文化领域的经营单位过去都不叫企业,电影院、制片厂等等,所有搞文化的都是事业编制,还有很多是行政的。为什么在中国搞电影院,办卡拉OK很难,就是在中国找不到配套的系统。超市可以找沃尔玛,百货可以找百盛、可以找新世界,但是在文化领域你找不到。我们自己投资电影院后,发现只要搞好一点,专业一点,回报率并不低。不用说十年,说不定明年、后年我就能搞得很好,这要看中国电影市场的开放度。现在我们电影的收入不是特别优厚,就是片子太少,每年进口片都是国家统一发的,省里都没有权力,国家只限中影集团一家公司来选,每年就定20部。如果国外进来40部、50部,国内有七八十部,那么经济效益会更好。所以我们今后要大力投入就是文化产业。

  不用20年,10年之内万达就会变质,从一家房地产公司变成以金融产品和文化产业为主要经营方向的公司。我们更多地是以金融产品来统领开发,而以文化产业为支柱。文化产业会成为万达一个主要的赢利支柱,房地产业的色彩会减少。

  五年左右的时间,不排除我们在住宅房地产上全部收手。

[NextPage]

     汽车业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不能再重复别人的路,那条路已经被丰田、大众走到尽头了

  仰融(华晨汽车创始人)

  整合一批有事业心、有民族心的汽车人、金融人,成立一家虚拟汽车公司,拥有研发、金融、营销功能,但不拥有工厂。这是未来20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必须要出的一个奇招。

  未来20年,中国的汽车工业应该挑战世界汽车巨头。怎么挑战呢?

  近50年来的工业发展,除汽车以外,基本上各行各业都对采、供、销各个生产环节进行了整合,惟独汽车业坚守了一百多年的陈规——动工建厂,引进四大设备工艺,最后生产出产品。 但在IT行业,比如说美国戴尔公司,它只管研发,管金融,管营销,不管生产,而是采取委托加工的形式。现在各行各业都在采用这种模式。只有汽车行业还没有人撬开这个链条。

  所以,必须整合一批有事业心、有民族心的汽车人、金融人,成立一家虚拟汽车公司,拥有研发、金融、营销功能,但不拥有工厂。把中国现在100多家拥有四大工艺但处于亏损的工厂,不论大小进行整合,进行生产。10年前我到菲亚特考察,它就拥有很多卫星厂,是民营的而且和菲亚特没有产权关系,就是为它进行加工,接受菲亚特的验收。如果能做到这样一个结构,你就没有投资成本了,不要去投资四大工艺了。至于目录的问题,比如我有中华的生产目录,可以以此为龙头,启动剩余的100多家企业。

  我认为,这是中国未来20年汽车工业发展必须要出的一个奇招。我们不能再重复别人的路,那条路已经被丰田、大众走到尽头了。

  李书福(吉利集团董事长)

  像通用、福特这样的企业,正在受到日、韩汽车厂商的挑战,接下来会受到中国汽车企业的挑战。这个是客观规律,不可阻挡。

  通用、福特我想十年、二十年之内它们会关门的。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造成的。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全球制造基地的转移,产业梯度的重新组合,不是说某一个企业或者某一个人能够阻挡的。比如说英国的罗孚,它必然是要关门的。谁能让它起死回生?谁能救它?救不了的,这是一个规律。

  像通用、福特这样的企业,正在受到日、韩汽车厂商的挑战,接下来会受到中国汽车企业的挑战。这个是客观规律,不可阻挡,谁也无法阻挡。

  中国汽车企业二十年后还不能说就进入到一个很高的位置,肯定还属于启蒙期。要想超越,你要先学习日本、韩国企业很多东西,但吸收消化是很复杂的一个过程。你一定要学它,但是又不能产生知识产权的纠纷,要做好其实也是很难的。

  汽车行业今后还会出现应用新技术、新能源的趋势;汽车的形态也会发生改变,逐渐变小,这是肯定的。这对汽车的技术含量、安全性、五大性能指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在形态上还有可能出现陆地和空中同时使用的产品。这些趋势对汽车行业会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NextPage]

    银行业

   信息革命使数以亿计的市场交易的主体,通过互联网连成一体,这样就给传统的银行展现了一个全球性的巨大市场

  马蔚华(招商银行行长)

  互联网给新兴中小银行提供了一个与老牌银行能够在同一个起跑线进行竞争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未来对银行业最大的影响来自于经营环境的变化。资本约束的日益刚性、宏观调控的持续深入、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一路下调、同业存款利率的完全放开、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和人民币升值,这都使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到,改变以存贷款为主、大客户为主的经营模式,以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已经不再是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

  从更高层面看,进入21世纪以后,出现了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两大趋势,使世界上最传统的产业之一——银行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中国的银行业面临的挑战就更为严峻。这些挑战包括中国传统的银行体制结构和沉重的包袱,能否适应市场开放后与老牌的外资银行进行竞争;也包括中国传统的银行的业务功能,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业务国际化、流程的虚拟化、利率的市场化等一系列的挑战;传统的行为模式能否适应新经济时代对银行服务个性化的需求。这些挑战还包括传统的银行的运作空间,能否适应由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来的资本性变革,和由于IT业的发展带来的技术性变革。这些挑战对中国的银行业来说,是生死攸关的,但是挑战往往和机遇并存。

  信息革命使数以亿计的市场交易的主体,通过互联网连成一体,这样就给传统的银行展现了一个全球性的巨大市场。互联网的全球性和开放性及信息的充分程度的提高,不仅给传统银行带来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运作程序和业务空间,更重要的是,给银行业重新构架了一个全新的游戏规则。因为所有的银行无论规模大小,历史长短,在互联网上都是平等的。它给我们中国的银行业,特别是如招商银行一样的新兴中小银行提供了一个与大银行和老银行能够在同一个起跑线进行竞争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陈小宪(中信银行行长)

  中国银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由外资银行加盟引发的、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化竞争时代

  创新是银行成长、发展和延续的动力。中国银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由外资银行加盟引发的、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化竞争时代。

  商业银行的创新可以概括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创新是产品创新和业务创新。美国有数以万计的银行,既有像花旗银行那样的“金融巨无霸”,也有为数众多的规模较小的“金融专卖店”,不管大银行还是小银行,每家银行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国内的银行虽然数以百家,但产品普遍大同小异,不管哪家银行都是存、贷、汇,收入来源都是以存贷利差为主。这种情况在未来几年、十几年会有改变。如果不改变,银行业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将处于更加被动的局面,从而会使银行的资本利用更趋低效化,资本约束的瓶颈将更加收紧。第二层次的创新是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第三层次是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