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企业同心之道

企业同心之道

作者:     转贴自:21品牌网    点击数:1024


  关于谋道,从兵法思想出发用于管理,已讲了不少内容,从企业精神上讲,从企业治众上讲,从经营观念上讲,从谋改革之道上讲等等,似乎至此话已完了,但继而一想,还要联想一则——如何谋道。

  文章写了一圈,又回到本篇开头《孙子》中著名的五事七计谋道为先的话题上来。孙武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令民与上同意这句话,似乎觉得,孙武不仅给道下定义,还就如何谋道问题提供了看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按杜牧作注,是指令与上(下)同意的意思。其实,《孙子·谋攻篇》中,讲到知胜问题时,也是作类似说法的。说:“上下同欲者胜。”尽管这两句话,内含不完全一样,一从谋道说,一从知胜说,一说是“同意”,一说是“同欲”。但有一点却一样,都是就上下关系而发的。上,君主、将帅;下,百姓、士卒。所谓“上下同意”、“上下同欲”,就是要使上下意见、利益沟通起来,同一起来。假如把“上”理解为集中,把“下”理解为民主,那末,“上下同意”、“上下同欲”,就是说要在民主基本上搞集中,在集中指导下发扬民主。在如此“上下同意”、“上下同欲”思想指导下谋道。

  怎么做是“令民与上同意”呢《左传·曹刿论战》有一段精彩文字,似乎可作这句话的形象解释,这段文字这么说:

  “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遂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取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

  译成现代语言是说,齐兴兵战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鲁人曹刿请见庄公。有人规劝刿,说有位有势的人会帮助鲁庄公谋划,你非官无禄,一个布衣人何必多些一举。刿答:有位有禄者观点鄙陋,其谋未必远大。于是晋见了庄公。刿问庄公凭什么与齐国战,庄公答,把衣食分给冻馁的人,而不据为己有,可以战否?刿说,小惠不能遍及众人,民众是不会听从你的使唤的。庄公说,我以牺牲玉帛虔诚地告祭神明,而不改变旧礼,可以一战否?刿说,一时小信,不能感动神明,神不会赐福于你;庄公又说,对大小案件,我虽不能明察全部,但务必尽我全力弄清其情况而不含冤,如此可以交战了吧!曹刿对这个说法满意了,说,你能尽己之心,察狱之情,不使有枉,是忠于一端的行为,公既能忠于民心,民也必忠于你的心,这样可以与之一战。

  分析这则故事,启示颇多。从领导角度去分析,最起码有三点是值得注意的。一是正确的“道”,“上”要多方地、反复地听取下面意见得来的,庄公是听取了曹刿几翻议论后,对作战观作出最后取舍的;二是“上”要虚心地,不摆架子地听取下面的意见,尽管提意见者是一介小民,像曹刿那样;三是“上”也要善于集中,在多方听取意见后,该决断时要敢于拍板作决断。这一切,也就是孙武所说的“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的真谛的所在。

  如何谋道,上下同意谋道,上下同欲谋道,这个思想已被一些企业家运用了。日本经营家大桥武夫就把兵法中“上下同欲”这个思想移花接木地用到他经营东洋精密公司上来,作为该公司的经营方针而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