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许许多多的企业家或老板都意识到,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各个企业都不惜重金设立人力资源部或人事经理,专门负责人才招聘这一重要工作。但现实中一边是企业深感面临着“人才危机”,一边却是人才们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何以如此呢?
在企业家和老板们深感人才难得的今天,对于那些企业亟需的真正的人才们来说,是没有几个人还“躬耕田野“或“赋闲在家”待聘的。更多的情况是,这些人才们已在某一不甚满意的企业、环境或状态下,也正寻觅和选择着合适的企业和企业家。这当然给企业和人才双方都提供了合作的机会。然而,在我们看到的几乎所有的招聘启事包括所谓“高薪招聘”的启事中,都可以看到大篇大篇的附加给人才的种种限制条件,却很少看到用较长篇幅通过描述企业状况、发展潜力、老板素质、工作职责、岗位条件、福利待遇以吸引人才的。大多的招聘启事都用如下诸多限制条件为人才设定一个“框框”:性别,年龄,学历,学位,专业,毕业院校,职称,户籍,工作经验,同行业或同等职位经验,本地工作经验,资格证书,职业证书,普通话水平,外语水平,粤语水平,电脑应用水平,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专业能力,某种特殊关系,品质要求,仪态或形象要求,MBA、政府机关或留学背景要求等等。一般职位往往要求至少七、八项以上条件,职位越高要求越多,最高的几乎包括所有二十多项条件。在如此苛刻的招聘启事中,几乎没有几家企业对企业自身真实状况、发展潜力、老板素质、工作职责、岗位条件、福利待遇作具体、详细的描述。仅有的,大多往往是对企业不切实际的广告宣传或“高薪招聘”、“待遇面议”等等模糊的字眼,根本无法吸引真正的人才。
招聘广告如此,实际招聘过程也是如此。大多企业面对接收的一大堆求职简历,很少有企业家或老板哪怕人事经理认真阅读和分析每一份求职简历,以从中发现和挖掘出那些有思想、有远见、有创意、有能力的真正人才。一般都是由一位普通职员先用设定的框,“框”过一遍后,再选出基本“合框”的人员进行面试。面试时,往往都先要求应聘者填表,详细填写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电话,学历,学位,毕业院校和专业,外语水平,电脑水平,有何特长,待遇要求,身高,体重,视力,健康状况,犯罪记录,奖惩记录,工作过的单位及工资数额,证明人及电话号码,家属、亲属姓名及工作单位、职务、电话等等。相反地,对企业的状况,如企业性质,规模,注册资本,老板文化程度,工作职位,岗位条件,工资福利等等一概讳莫如深,闭口不谈。待先把你脱个精光、审查得像个孙子似的之后,只一句“回去等通知”便打发走人。虽说是“求贤若渴”,但这些企业的架子往往大得像皇帝选妃或者为公主选驸马一样,总要把别人看个透彻,却从不撒泡尿照照企业自身到底是个什么样!
企业求才,人才求职,其实就象自由恋爱一样。谈恋爱找对象往往找的是一种感觉,只要双方满意,此事就成了。如果找对象都拿着年龄、身高、体重、学历、户籍、家庭出身、收入、地位、房子、车子等等几十项条件去“框人”,那么从风华正茂找到大龄青年,直找到人老珠黄、年老色衰,恐怕也不会找到如意人选,最终只能打一辈子光棍。企业求才,其实只要紧紧抓住企业最需要、最看重的某一点就行了,而不能期待招聘一个“完人”就解决企业的全部或根本问题。如果求全责备,拿着几十项的多边形框子去“框人”,那么企业的“人才危机”就可能永远都是危机。同样的道理,人才求职,也不能拿着多边形的框子去框企业,否则,“天生我才没有用”也不足怪哉!!!
伯乐相马,而不是伯乐“框”马。一个“相”字才把伯乐和马联系起来。如果伯乐顽固地拿着毛色、体高、体长、体重、牙齿、呼吸等硬框子去“框”马,恐怕千里马早已屈死马厩了,那么伯乐也就不是如今的“伯乐”了。企业招聘人才,关键也是“相”才,而不是“框人”。如果框人,那么古时的孔子、孟子、诸葛亮、关羽、张飞等等可能都算不上人才,如今的盖茨、李嘉诚、张瑞敏、倪润峰、李东生、王石等等也会落选。没有哪个人才一出生就是为某个企业量身定做的,就好象没有哪个企业一成立就是为某个人才量身定做的一样。如果简单地设定一个框子去“框”人,那么傻瓜也可以做人事经理!
遗憾的是,如今的人才招聘大战中,大多数的企业仍采取着“框人”的方式企图延揽人才。更可笑的是,一些企业不顾自身状况糟糕得一塌糊涂,一些老板几乎与文盲、法盲、科盲差不多,却依然设定一些无边无际的框子“框人”。这种情况下,有的企业长年累月打着同一招聘广告却始终招不到人;有的企业虽偶尔“框”到几个“人才”,却要么发觉根本不适用,要么就是被人才所淘汰,最终依然到处高喊什么“人才难求”,甚至直到破产仍不知“人才难求”的症结到底何在。某企业招聘某职位人才设定有二十多项条件,如果真有这样优秀的人才,那么我想让他去当国务院总理恐怕也绰绰有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