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品牌营销的圆心在哪里?--品牌核心价值实战论
|
|
|
品牌营销的圆心在哪里?--品牌核心价值实战论
作者:沈优君 转贴自: 点击数:1876
品牌全案总指标:品牌价值增长率 品牌全案策划公司价值衡量的标准就是给客户带来的改变。这里所谓的改变,特指帮助客户完成品牌价值的增长。品牌价值的增长,应该从企业层面和消费者层面两个角度来讲—— 1、企业层面的价值增长:包括品牌认知度的增长、品牌品质认同度的增长、品牌引力指数的增长及品牌正面联想度的增长。这些常规意义的品牌价值,是企业所普遍关注的。因为品牌价值的综合增长,无论对企业近期的销量目标还是远期的发展目标,无论对市场份额的占有还是对股民的号召力而言,都意义重大。 2、消费者层面的价值增长:包括消费品质的基本保证、消费者需求的优化满足,包括消费者身份品位的印证、消费者价值观的共鸣,包括对消费者的理解与情感上人文关怀。好的品牌与消费者不仅仅是一种以钱易物的交易关系。一个品牌要长足发展,务必重新推敲品牌价值与消费者满足的定义,而不是硬生生给人一件所谓优秀的商品而已。营销的本质就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一系列企业行为,而品牌营销一定是广义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诚然,品牌建树是一个长期的工程。用眼睛丈量一座山只要一瞬间,用脚步丈量一座山却要千万倍的时间;一个画家在纸上修一个宫殿一、两天就有可能,一个工程队在地上修一座宫殿恐怕要好几年。品牌价值升级也绝非表个决心、表个态那么简单。一次大的战略改变,一个真正意义的品牌建立,在国外通常以5年、10年为周期,在中国也至少要3年,半年、1年的时间真的做不了几件大事。 考量品牌增长绩效的周期绝对不应该以年或者月为单位。 企业与服务公司的合作,目前正由零星服务向整合服务转型,并且年度跟踪方式越来越盛行;接下来,随着全案服务水准的提升,品牌战略思想的强化,策划服务公司与企业营销中心的互相渗透会越来越充分,签约周期从“战术性的年度周期”上升到“3-5年战略性周期” ,角色定义从“营销策划战术性合作伙伴”上升到“品牌全案战略性合作伙伴”,将成为新的服务趋势。 事实上,国际品牌与服务伙伴的合作关系都比较稳定,10年、20年的服务周期比比皆是;因为合作伙伴稳定,减少了品牌增值损耗率,这也正是国际品牌的发展轨迹与国内品牌相比起伏较小的缘由之一。 说这么多,无非与大家分享一个观点:全案服务的终极指标是品牌价值的增长,前提是给策划公司一个合理的周期。
核心价值:贯穿品牌经营的总线索 品牌核心价值:品牌价值的旋转中心,品牌价值系统建立的关键因素。 品牌核心价值:贯穿传播、贯穿营销、贯穿所有品牌经营活动的总线索。 品牌核心价值:品牌营销的圆心,一切营销行为均围绕核心价值展开。 核心价值仿佛对于品牌全案系统来讲仿佛太阳系中的太阳。太阳不仅仅是行星运转核心,而且可以发光发热,给与相关的支撑能量,让围绕太阳旋转的地球充满生机与活力。品牌核心价值的导入,不光是因为品牌体系需要一个中心,更重要的是通过独特的品牌核心价值建立恒久不衰的竞争优势。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不仅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营销手段也日趋同质化,当拳王与拳王相遇、高手与高手相逢,通过产品差异营造的优势有效期越来越短,通过营销战术打造优势的落差越来越不容易,核心价值带动的品牌整体优势越来越难能可贵。某种意义上,核心价值也可以间接的理解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品牌核心价值同时具备兼容性与差异性两大特征: 1、兼容性:可以同时兼容多个产品概念、可以统率多条产品线。产品都有生命周期,每个产品概念都不可能永远处于有效期,品牌核心价值的建立,可以帮助品牌超越个别产品带来的局限、超脱产品衰落带来的影响。品牌核心价值也因此而相对产品概念更具恒久性。 2、差异性:品牌与品牌之间,个别产品或者营销手段的差异其实很小,尤其是成熟的行业。品牌的个性与差异性,基本上只能通过品牌核心价值的差异化来实现。因为核心价值所带动的是一系列的差异点,营造的是整体性的优势,竞争对手的跟进并不是那么容易。 品牌核心价值的主体是消费价值,消费者认知主要途径是体验,而不是广告上的大声吆喝!品牌核心价值,通常以几个词,或者一个短语的方式来提示;但品牌核心价值不是我们惯常以为的品牌口号,而是产品服务、企业运营对某个价值的系统实现。飞利浦新近实施的品牌战略,导入了新的品牌核心价值:sense and simplicity。“科技,应该象打开盒子一样简单” 这是现在的品牌形象广告,当然飞利浦不仅仅形象展示、广告传播体现了这一核心价值;同时在产品上,我们一样可以体验到飞利浦品牌战略的新意志。全新的飞利浦液晶电视,秉承“sense and simplicity”的核心价值,流光溢彩技术将电视画面上的光彩自然延伸到电视机框架外,突破电视机的固有框架,让冰冷的电器充满感性的美好体验。
没有太阳的太阳系 中国人,蛮喜欢散打式的方式做事,包括做企业。 很多国内品牌的核心价值,其实处于空白状态。 没有核心的品牌运作体系,仿佛没有太阳的太阳系。 对于深悉品牌经营之道营销大腕来讲这是听得耳朵长茧的“老话”,但很多营销线上弟兄们,却对这种看不见的 “顽疾”浑然无知,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高居营销总监乃至CEO。 在市场这个战场上,无知可以带来致命的伤害,而且多半是对自己的伤害。对一个企业、一个品牌的经营者来说,无知也是一种“罪”。尽管这样的说词听起有点刻薄,这种意识上的“黑洞” 真的不可马虎! 没有核心价值的品牌十分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与竞争的干扰,经常因为营销思路的摇摆而陷入动荡、陷入被动。 1996-1999年,瓶装水大战。乐百氏纯净水,曾经以“27层净化”的理性诉求在诸多的瓶装水中脱颖而出,杀入三甲。当时走感性路线的农夫山泉在上海市场表现比乐百氏好,乐百氏高层由此认为感性路线比理性路线层次更高,在第二年,乐百氏便推出了“水 源来如此”的感性诉求。在我看来纯属模糊诉求,思路内乱。理性、感性本无高低之分,亦无对错之分。如果接着说纯净,改变调性也不至于有多严重,最致命的是乐百氏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到底是原料还是工艺,核心利益的到底是纯净还是水源,到这个时候谁也搞不懂了!人家农夫山泉是天然矿泉水,强调水源当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乐百氏糊里糊涂的跟着跑就没道理了。事隔一年,乐百氏,似乎突然从梦中醒来,又捡起27层净化,有一搭没一搭说。可惜一年的耽搁仿佛学生留了级,虽然使了重金请了大腕,即便是四大天王黎明也没能帮到乐百氏。瓶装水大战中,乐百氏吃了一个无处诉说的哑巴亏,因为没有品牌核心价值这一意识,而给了市场一个重创自己的机会。
定位的尴尬 定位,最近几年被炒得发烫的字眼;品牌核心价值,则显得有点默默无闻。每次说到品牌核心价值,我就担心有人把核心价值与定位混为一谈。 所谓定位,就是让品牌在消费者的心智阶梯中占据最有利位置,使品牌成为某个类别或某种特性的代表品牌;所谓定位,就是在消费者心智中作注册;所谓定位,就是占有心智资源。 我们承认至今都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理论。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十倍速时代,每一天、每一年都可以发生无数的变化,那些5年前曾经流行的事物,5年后不一定存在;5年前成功的模式,5年后不一定依然有效;曾经伟大的理论,也一样会碰到类似的问题。七十年代诞生的定位理论,已经暴露出与时代不相适应的诸多症状。 为什么定位理论会遭遇这样的尴尬呢? 定位是一个并不温和的理论,主张比较极端。极端是把双刃剑,因为极端,所以犀利;也正因为极端,所以应用有局限。 定位主张“一对一” 的营销,一个产品、一个品牌对应一个市场、一个位置。定位理论应用在产品营销中没什么问题,一个产品对应一个细分市场应该是完全正确的。但,硬要把定位理论拔高,套到品牌战略上来就有点牵强了。实际操作中,一个品牌往往要同时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通过系列产品的方式,或者导入副品牌的方式,这样的操作案例俯首皆是。 比如:诺基亚推出一系列以数字为代码的为副品牌,几乎把手机的所有细分市场一网打尽。 诺基亚8210、8250、8310组成时尚先锋系列,属于中高档机型,主要针对具有时尚性、时髦生活个性的消费群,有一定的消费能力,换机比较频繁,注重生活质量,追求新技术、新产品。诺基亚8850、8855、8910、8910i代表至尊经典系列,高档产品定位,主要针对高端市场,如私企老板,公司老总等,手机更换不频繁,体现的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这类机型轻易不降价,推出的周期也比较长。以诺基亚6210、6500、6510、6100(可拍照)组成商务精英系列,主要针对商务活动人士;以诺基亚3310、3330为代表的“3”字真我个性系列,主要针对20多岁追求个性和自我表现的年轻人;以诺基亚5210为代表的动感活力系列;以诺基亚5510、6800为代表的娱乐互动系列;诺基亚9210C则被称为个人通讯器。 定位理论,主张每个品牌都专一地针对各自的细分市场,经常以宝洁为例说服大家。比如:宝洁在洗发水心智阶梯中,把每一层阶梯都用新品牌区分开来,以飘柔代表“柔顺头发”,海飞丝占领“去头屑”,潘婷拥有“营养头发”。 但,宝洁的另一个品牌护舒宝,1993到2003年,10年间推出了:护翼卫生巾、丝薄卫生巾、透气丝薄卫生巾、瞬洁系列、棉柔超薄透气、倍吸柔爽等不同卖点的数十种产品,不知道用定位理论又该如何解释?似乎从丝薄到透气,从瞬洁到棉柔,护舒宝一个都没有放过! 基本上,品牌是一个体系,不是一个产品而已。定位这么严格的理论,只是适用于一种状况,即单一产品线的品牌,而且这个品牌基本上没有生儿育女的念头、没有拖带副品牌的企图。 当然,我在这里没有抨击定位理论的意思,只是提醒大家恰如其分看待这些著名的理论,理论无非是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升华而得一些方法,是我们的武器、我们的工具,要合理利用,而不是盲目崇拜! 确切的说,核心价值与定位的关系,仿佛大刀与刀口的关系。产品定位、年度推广主题,其实都是以核心价值为基础打磨的某个锋利的局部。 定位,可能是一个品牌的营销圆心,也可能只是某个副品牌的营销圆心。一个品牌可以建立若干个以定位为圆心的子系统。但品牌总的营销圆心只有一个,那就是品牌核心价值,无论这个品牌下面复合了多少子系统。
核心价值与全价值:红花绿叶的关系 核心价值与副价值的综合就是全价值。核心价值与全价值是点与面的关系,核心价值与副价值则是红花与绿叶的关系、主角与配角的关系。 我们强调核心价值,并不意味要取消或者弱化所有别的价值,相反的,以品牌核心价值为中心,在副价值的建立上更要全力以赴。 一支出色的军队,优秀的统帅重要,但勇敢的将士一样重要;一支出色的球队,金脚前锋重要,但精明的后卫一样重要。我们强调巴顿,但我们不能只要巴顿;我们强调乔丹,但我们不能只有乔丹;我们强调核心价值,但不能只是核心价值。 吸引消费者往往只是某个独特的点,而使消费者下决心购买的则是各个方面的总和。除了核心价值,我们需更多的副价值去吸引去打动消费者。 VOLLO汽车,核心价值是安全,无论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 VOLLO的广告都极力宣称自己是“安全”的汽车;他们的销售人员会对购车者说,“安全带是我们发明的,侧翼气囊也是……” 但这并不意味着VOLLO可以忽略其他价值的建设。事实上, VOLLO汽车,无论机械的精密程度,无论造型的美观程度,还是乘坐的舒适程度……均没有任何示弱之处。VOLLO的成功确切的说应该归功于多个价值的整体贡献。 一个成功的品牌需要全价值的支撑。品牌核心价值本质只是一个极具原动力的品牌吸引点、一个不容易模仿的竞争区隔点。品牌价值建设的任务远不止是打造一个独特有力的核心价值,还包括一系列系列副价值的全面建设,完全意义上满足我们的目标消费者。 仔细分析现实中成功品牌的广告传播,基本也是“团队信息”的综合输出,当然信息会有主次之分,某个信息会被作为“主角”重点输出,其它的信息则作为辅助的配角而存在。 广告创意所坚持的“单一诉求”原则,准确地说应该是“一个主角”的原则。为了避免新手陷入八股式的单一追求,建议我们在定义原则性条款的时候或者传授创意技巧时,不要只提大红大紫的超级大品牌,不要动不动就是耐克或者麦当劳,不要只讲情况过于单纯的案例,比如可乐、啤酒这种本来就没有话说的产品,那几乎是广告作业的香格里拉,尽管名声显赫,却不能代表普遍情况。
从概念时代到价值时代 很多企业追求的只是品牌概念,而非品牌核心价值。所谓品牌概念,基本上只是一种说法而已。品牌核心价值形式上,也象一种说法,一种闪亮的、独特的说法,但它更则重于行动,更专注于对消费者满足的事实设计与兑现,而不仅仅玩概念而已。 品牌概念,为追逐消费者垂青而设计的辞令,通常用来作对外的传播主题。很多享誉市场的品牌概念,企业内部成员并不认同。品牌核心价值则不同,既是企业内部员工广泛认同并热衷于奉献的企业价值追求,又是对目标市场富有引力的独特价值。 如果说企业MI只针对企业内部,以追求内部成员认同为目的;品牌概念只针对外部市场,以追求目标人群认同为目的;那么品牌核心价值则是企业MI与品牌概念的激情大会师,同时追求企业内外的认同,同时对内部成员和目标受众具有高度的号召力。 纵深度是品牌核心价值的基因性指标,也是识别核心价值真伪的基本依据。 诺基亚的“人本科技”,就是品牌核心价值纵深演绎的成功典范。 诺基亚不但崇尚科技领先,而且还要以“人,即消费者”为出发点,将冷冰冰的科技变为暖融融的科技。比如,产品的弧线设计,依据人体工程的原理让机器握在手中舒适自然;比如,很多手机都有闹钟功能,但往往开机状态才能工作,诺基亚手机则在关机状态一样具有闹铃功能;又比如,诺基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融入感性的元素,通过人性化的科技设计,体贴每一位消费者的需要。 诺基亚的品牌核心价值——科技以人为本,消费者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到。更重要的是诺基亚的人本价值理念并没有停留在市场的表层,更没有停留在传播的表面,而是深入企业内部,在管理过程中处处体现人本精神。 诺基亚十分尊重员工,通过各种渠道创造优越条件,让员工去实现个人价值,为员工制定系统的员工生涯规划,开办诺基亚大学,给员工提供很多发展和学习的机会。 经济上的认可从不吝啬,诺基亚高层以高产富翁而闻名。 每一员工亦享有这种人本制度的恩泽,包括中国的诺基亚员工,周末加班,一定能拿到双倍的薪酬,传统的节假日,一定会拿到福利礼金。 诺基亚科技以人为本,绝对不是喊喊口号而已。由内而外、由外而内,彻彻底底的人性化,这就是真正意义的核心价值。 品牌核心价值,看似虚无缥缈,其实威力无比。 “一个时机成熟的大构想比全世界所有军队加起来的力量还要强大。” 诺基亚的成功再一次印证了这一点。 核心价值说的部分、传播的部分仿佛电脑的显示器,但最终决定一台电脑性能的是主机,最终决定一个品牌强势程度的是行动——核心价值整体实现的一系列行动。 成功的品牌,核心价值的导入建立,做与说的比例,基本接近8:2。80%的时间与精力用来做,用来行动,20%的时间与精力用来说,用来传播。 做的比说的多,也许这就是成功品牌之所以成功的真正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