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出海记:“中国标准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出海记:“中国标准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作者:     转贴自:海外网    点击数:526


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中国牵头制定国际标准1079项,推动500余项标准实现中外互认,在中吉乌、中老、印尼雅万高铁等8个铁路合作项目建设中使用中国标准,启动赞比亚等非洲国家10万亩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中国标准海外影响力持续增强。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51010175818336.png740)this.width=740>


5月20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一列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列车驶出德卡鲁尔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钦摄

位于赞比亚的奇邦博农场,引入中国农业标准化技术后,辣椒和万寿菊等作物长势喜人;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与万隆之间的铁轨上,采用中国标准设计、建造的高速列车一路飞驰,全程只需40多分钟;在巴基斯坦瓜达尔,导入全套中国设计和技术标准建造的新国际机场投入运营,客机在跑道平稳降落……“中国方案”融入“全球脉搏”,越来越多的中国标准赢得国际社会认可。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国际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晓红对人民日报海外网表示,中国标准海外影响力的增长主要体现在战略新兴领域,如新能源、特高压、5G等领域,“除创新驱动以外,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也让中国标准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为许多产业的标准化贡献中国力量。比如,今年6月份,中国牵头制定的全球首项家用电器循环经济领域安全国际标准发布;7月份,中国牵头制定的两项高压直流开关设备领域国际标准发布;9月份,中国牵头立项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风险处理指南》国际标准进入快速制定阶段;今年服贸会举办期间发布的《中医国际医疗服务指南》团体标准,被视为全球中医诊治的“中国标准”,有望为中医药国际化提供统一规范和“中国方案”。

“更开放”的中国标准吸引外媒关注。“中国主持制定了多项国际铁路联盟高铁领域的国际标准,并通过集成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构建了智能高铁标准体系。”阿根廷“中国道路”网站发文称,从雅万高铁到中老铁路,再到中吉乌铁路,中国技术、标准和设备加速融入全球脉搏。

《南华早报》报道称,中国稳步提升自己在全球标准相关组织、论坛的影响力,帮助中国专家获得重要委员会的高级职位。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该机构中,中国召集的工作组数量及其在技术委员会等的代表席位,目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中国专家在标准化委员会中的标准化知识水平和提案质量都有显著提高。”德国标准化学会在一份声明中说,“中国正在积极制定自己的标准,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减少技术依赖,实现全球领先地位。”

中国标准“走出去”已取得一定成就,但仍面临技术与政治、政策法律、国际合作与文化适应等多方面的现实挑战。孙晓红认为,“目前IEC、ISO等国际标准仍然发挥着主导作用,影响标准互认的因素非常复杂,难度也比较大,既有技术原因,也有地缘政治因素,标准互认也应针对性施策,对不同地域、不同产品、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策略。中国标准海外影响力的提升与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发展完全相关,不能离开技术与产业空谈标准。”

“中国标准走向世界的过程,是中国与世界深度互动、共享发展的过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司一级调研员李东方表示,从“标准互认”到“价值认同”,是一场考验定力、智慧和胸怀的“马拉松”。它要求我们不仅做国际标准的卓越贡献者,更要做开放合作的坚定维护者、共同发展的积极推动者。唯有如此,中国标准才能真正成为一座坚固可靠的“软基建”之桥,连接中国与世界,助力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记者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