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开放务实,推动《中华品牌年鉴》再上新台阶

开放务实,推动《中华品牌年鉴》再上新台阶

作者:     转贴自:中华广告网    点击数:1480


5月15日,《中华品牌年鉴》特邀专家,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会长刘玉亭出席《中华品牌年鉴》2025名家年会,发表致辞,对年鉴编纂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致辞摘要如下:

今天,我们会聚一堂,共同见证《中华品牌年鉴》走向新的历程。作为中国品牌发展的记录者、见证者和推动者,《年鉴》承载了行业的智慧、成果与期待,更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与汗水。在此,向所有参与年鉴编纂的专家学者、品牌企业、工作人员致以诚挚的敬意,也为《年鉴》编纂工作取得的瞩目成绩表示衷心的祝贺!

一、匠心为心,精心绘制品牌奋进的时代画卷

《中华品牌年鉴》自2022年筹备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为国家品牌强国战略服务,为广大品牌工作者服务”的办刊宗旨,践行“传承、凝聚、光大”的编纂精神,在编委会正确引领、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的积极努力、协办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连续出版两卷,每年收录70多万字。

《年鉴》不仅是一部有温度的行业史册,从传统制造业到新兴科技领域,从百年老字号到新锐国潮品牌,用详实的数据、鲜活的案例,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品牌的创新活力;更是品牌人的良师益友,《年鉴》不仅记录企业品牌发展成果,更注重挖掘背后的逻辑,通过品牌战略分析、消费者洞察、技术趋势研判等内容,为从业者提供可借鉴的方法论。

正是品牌企业的积极分享、编辑团队的审慎打磨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使得《年鉴》成功创刊,开始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发行范围已经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区市,在国家和省市图书馆、知名高校图书馆开架阅览,被有关政策研究和教学机构作为重要的参考用书,逐步树立起品牌文化传播、品牌信息共享、品牌历史典藏的媒体形象。

二、再接再厉,推动年鉴工作再上新台阶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编制之年‌的关键节点,我们需要以更开放的视野、更务实的行动,共同推动年鉴工作再上新台阶。借此机会,我提几点希望,供主办单位和编辑部的同志们参考。

一是以人为本精益求精。贯彻为读者编书的指导思想,收录内容更加贴近我国广大品牌工作者的实际需要。不断完善篇目设计思路,进一步拓宽资料和数据的收集视野,提高资料收集和编辑工作质量。在广泛征集稿件的基础上精选精编,使《年鉴》真正成为中华品牌人离不开的良师益友,成为消费者信任的市场指南。

二是敬畏历史挺膺担当。《年鉴》是依年编鉴,记录我国经济建设和市场动态的基础史料,更是后人“以史为鉴”的宝贵财富。编辑工作要秉承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坚持以理性、客观的视角展示品牌企业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弘扬企业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奉献社会的时代精神,持续传承发扬中华品牌文化。

三是平台赋能做优服务。要进一步发挥好品牌建设共享平台作用,主动为品牌企业对接服务。立足资源禀赋发挥优势,依托编委会各行业组织、专家队伍和成功企业的资源优势,组织开展品牌咨询、培育、拓展等综合服务和交流活动,共享品牌建设经验;加强人才培育,组织开展品牌业务培训,为品牌企业培养具有品牌战略意识,掌握品牌创新、培育、推广和保护等专业知识的品牌管理人才;深化合作共赢,加强与地方商业组织合作,开展优秀品牌产品展示展销,对接市场需求,促进和引导社会消费。

四是加强宣传擦亮品牌。《年鉴》开启了国内史料编纂的新模式,但影响力还不够大,需要全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感谢协办单位对这项公益文化事业的大力支持,同时更要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编辑部要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开拓自己的品牌创建之路。要进一步发挥好品牌年鉴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的作用,争取媒体单位的更多宣传支持;要通过提高编纂质量、履行经营承诺、创新媒体形式,争取品牌企业和消费者的更多关注和支持,为我国品牌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坚定信心,共同书写品牌强国新篇章

各位同仁,品牌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对中国品牌的未来充满信心,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

我们期待,在人工智能等新浪潮加持下,更多企业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继续以创新为魂、追求卓越,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把创新的思维和理念贯穿于企业发展、行动和进步的每一个环节,将技术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深度融合,打造更多、更亮眼、更具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名片”。

我们坚信,在座各位都是中国品牌历史的书写者。愿我们以《年鉴》为镜,不忘初心,不惧艰难,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用实干与智慧,共同书写中国品牌的新篇章,开创中国品牌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