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国潮文化促两岸产业融合发展

国潮文化促两岸产业融合发展

作者:林立峰    转贴自: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点击数:2242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近年来,带有中华文化符号且引领时代新潮流的产品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国潮文化产业集传统与现代于一体,在产品包装、外观设计以及内在构造等方面既注重体现传统文化元素,也注重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播载体提升产品时代感,国潮品牌的兴起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全新动能。
 
  在两岸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国潮文化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支持两岸时尚创意产业合作,共同培育民族特色品牌。”推动两岸国潮文化产业合作,有助于这一战略部署的全面展开。
 
  两岸具有共同发展国潮文化的情感基础。以与现代科技元素结合的国潮文化产品为例,“国风穿搭”刮起了一股中式美学流行风,新中式服饰、旗袍、鞋帽得到了两岸民众尤其是青年消费者的认同与喜爱,进一步夯实了两岸同胞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两岸具有共同发展国潮文化的民族情结。两岸国潮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两岸民众对民族记忆的认同,推动他们在认同文化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身份认同。以水墨风格设计的国潮IP“我不是胖虎”在台北成功圈粉,大陆潮玩品牌泡泡玛特在台北知名商圈设置旗舰店,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喜爱并认同国潮文化产品。
 
  两岸产业具有共同发展国潮文化的内生动力。两岸人员、经贸往来密切,有共同的文化源流和相通的文化情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认知有效促进了国潮文化在两岸产业中的运用。积极打造弘扬国潮文化的产业品牌,可以让中华优秀文化在两岸消费者中“活”起来,促进两岸产业链、供应链和消费链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文化传统、美学思想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与交融。
 
  促进国潮文化产业有序、健康发展,是两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国潮文化有其自身的符号价值和语言表达规律,发展国潮文化产业应当明确国潮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国潮产品是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产品上的生动再现,要把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有机融合于国潮文化产品之中,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层核心价值。
 
  发展国潮文化,离不开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融合。一方面,要善于挖掘有助于提升产品内在价值的文化符号,把文化符号的隐喻意义以独特的方式展现给消费者,从而把产品的文化印象有效传递给消费者并引起共鸣,实现从知晓传统文化到认同传统文化再到践行传统文化的知行贯通。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现代科技打造不可复制的文化产品,用技术之“潮”带动产品实现内容潮、形式潮、载体潮。
 
  国潮文化赋能产业发展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防止文化与产品的简单拼凑或者生硬嫁接,避免为了“潮”而将优秀传统文化庸俗化或者娱乐化;防止过于繁杂的包装和外观设计,不能为了“潮”故意曲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或者夸大传统文化的价值,避免随意给产品冠以国潮之名;防止国潮文化产品成为奢侈品的代名词,不能为了“潮”而刻意追求产品的高端。
 
  提升国潮文化产品的品质和品位,是国潮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一环。当前,既要注重分析海峡两岸消费者的产品需求和消费意愿,把传统文化元素有效赋能在广受两岸消费者青睐的产品上,找准国潮文化产品的点;也要把产品的外观设计与大众的文化品位有机衔接起来,在产品包装上有效呈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设计好国潮文化产品的面。既要在消费产品中注入民族之魂,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打造国潮文化产品的魂;也要注重技术创新、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产品供应的模式创新,把创新作为提升产品活力的关键元素,彰显国潮文化产品的新,更要注重确保国潮文化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