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纯米科技郭文祺:从智慧厨房走到人形机器人

纯米科技郭文祺:从智慧厨房走到人形机器人

作者:     转贴自:观潮新消费    点击数:2999


2023年11月29日-12月1日,“国潮起·万物生”良渚2023科技国潮产业大会在杭州良渚洲际酒店成功举行。大会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指导,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主办,杭州良渚新城管理委员会、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承办,盛邀专家学者、企业家、投资人、产业服务商等百位嘉宾共创科技国潮。

在良渚2023科技国潮产业大会《中国制造,智享未来潮生活》专场论坛上,纯米科技联合创始人、研发设计副总裁郭文祺发表了《从智慧厨房走到人形机器人,智能科技的终极形态》的主题演讲,从智能厨电的发展程度、人形机器人的研发进展,以及未来智能科技的终极形态等方面进行分享。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411182114377.png740)this.width=740>


以下为演讲实录,经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编辑整理,有删减:

纯米科技是一家专注智能家电的小米生态链公司,目前在国内已经服务了超2000万的家庭。近期我们发布了4.0人形机器人,我今天就介于我们的业务布局,谈一谈从智慧厨电到人形机器人,智能科技的终极形态是什么。

首先,我介绍一下现在智能厨电已经发展到了怎样的程度。

传统厨房的用户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烹饪能力,但是现在主流的消费群体是不具备这种能力的,服务这部分用户的烹饪需求就是智能家电的机会。

智能家电主要具备五个特性:

第一是内容性。

具备烹饪能力的用户非常熟悉如何准备食材,对家里有多少人以及每个人的口味都了如指掌,但不会烹饪的用户明显欠缺这部分能力。

所以我们开发智能厨电的第一步不是要去控制设备,而是首先提供丰富的菜品内容,用户既可以主动去搜寻食谱,我们也可以基于食材、场景、用户偏好等信息主动提供烹饪建议。我们的智能菜谱跟一般的菜谱不一样,前面的备料还得自己来,但烹饪过程中的火力、温度、时间都是由一道道的智能菜谱跟我们的智能设备联动完成的。我们的APP左上角会显示你所在的位置,这让我们能根据你所在的位置来推送菜谱,因为中国幅员辽阔,各地会有各地不同的食材跟口味的喜好,我们根据地域来推送菜谱会更精准地符合用户的需求;我们也或根据用户个人的喜好、过去的烹饪记录透过算法来推送给他可能喜欢的菜品。

第二是交互性。

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的设计,让用户能在每个步骤里都得到最合适的引导。

以我们的电饭煲为例。传统家电会把所有功能全部放在交互界面上,而智能电饭煲会有意识的减少干扰信息,让整个操作设计更有针对性。比如在待机的时候,产品呈现为一块黑色的玻璃,只有用户唤醒时才会有“预约”选项出现;当用户做好预约并按下“开始”键后,产品会用声音提示用户,与此同时,“开始”的按键选项消失。也就是说,当用户开始烹饪的时候,只需要看到烹饪进度或者选择取消烹饪,这个时候“开始”键对用户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过去在查找菜谱的时候要主动搜索菜谱的名字,AI介入之后,用户与设备的交互方式就不止于按键。

比如有时候用户的手会沾水沾油,这个时候触屏就会比较困难。于是我们设计了更便捷的语音交互方式,用户甚至可以用这种方式和其他联网的智能设备互动。

第三是执行力。

多数不会烹饪的用户没办法掌握精准的温度和时间,而我们的设备具备精准控温的能力,甚至基于此做了很多烹饪细节的设计优化,比如为不同米种设计对应的最佳加热程度,以及充分考虑到海拔对沸点的影响。

此外,我们的设备还紧贴用户需求不断扩充功能版图,比如在不中途加凉水的情况下一次性煮好饺子。

还做了一款厨房机器人,具备35种厨电的功能,满足打冰沙、和面团、煮汤等多元化的烹饪模式,大大地解放了用户的双手。

现在我们有超过8000道菜谱可以和设备联动,帮用户实现各种菜品。

第四是客制化。

纯米的核心团队并不完全源自传统家电产业,而是拥有IT产业背景并可以从中获得启发。比如我们来看手机的发展,十几年前的手机,出厂功能是固定的,无法进行增减;但到了现在的智能时代,手机成了可以通话的移动终端,即便是相同的手机,不同的人打开的APP也不一样。

家电领域同理,传统家电发展多年,如今虽然功能增加了,但是依然很固定,用不到的功能还是会一直摆在那里,跟当年的功能手机一样,无法进行功能定制;但是我们的智能厨电可以实现随时添加常用功能,随时把不需要的模式减项,而且每个用户都可以自定义自己的设备。

比如每天喝的牛奶有固定的温度和加热时间,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进行参数设定,操控设备每天都把牛奶加热到设定好的时间和温度,加热完成后手机还能收到通知;再如我们的智能电磁炉会内置很多可供用户自定义的场景和模式,很多用户会拿电磁炉来烧水。

总结来看,烹饪设备只是一个具备加热功能的厨房工具,但如何使用的主导权掌握在用户自己手里,这也是智能家电带来的全新体验。

第五是社交性。

不太会烹饪或不经常烹饪的用户,当他完成烹饪的时候会有更高的成就感,于是他会更想去分享。我们提供给用户的都是视频菜谱,还会教用户怎么摆盘才能拍出美美的照片。

比如我们研发了一款内置摄像头的电烤箱,让用户能够远程看到烤箱内部的情况以及远程控制烹饪状态。它还能将40分钟的烹饪过程变成10-15秒的短视频供用户分享。

再结合现在Open AI的算力,我们能覆盖的烹饪需求越来越多。设备也不再是独立的,而是能形成设备和设备之间的连接。比如家里来了很多朋友,了解他们分别有什么偏好,以及如何根据他们的习惯均衡搭配,这都是Open AI的能力。

智慧厨房管家

现阶段大部分的AI是没有实体的,即便是一些结合了AI算法的设备,大多也只能称之为半具身智能。如果未来我们的烹饪能力可以与智能解决方案集成,形成一个智慧厨房管家,它的终极形态或将是人形的具身智能。

比如我们发布的人形机器人,我们在这上面花了很多资源,比如自研滚柱,配置了各种传感器,再结合Open AI。不过就算做到这样,现阶段的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所以初期我们会先适应一些To B的场景,通过大量视频去做神经网络的训练,让它能够做到一些风险性较低的行为。

如同过去的PC、智能机,它们都是由硬件、系统、应用叠加集合而成的。今天我们从硬件出发,进而开发系统;在应用方面,从复杂度低的环境,再一步一步往家庭民用的场景迁移;最终从智慧厨房走到人形机器人智能的终极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