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花加”折戟,鲜花垂直电商未来路在何方?

“花加”折戟,鲜花垂直电商未来路在何方?

作者:     转贴自:中国国家品牌网    点击数:1217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3102217921887.jpg740)this.width=740>

在风云变幻的互联网行业中,“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可谓是常态。

近日,曾经红极一时的鲜花电商“花加”就发布了一封全员信,宣布公司进入停业整顿阶段。在信中,花加承认公司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并表示“过去几个月,淡季、历史订单履约以及银行还款压力,导致公司一直入不敷出。”因此,公司决定全员休假整顿。

最近几年,随着消费的升级,“精致悦己”的生活方式逐渐被大家所认同,鲜花这样的装饰品成为了很多人生活的刚需。鲜花消费也从之前的特定节庆消费,变得越来越日常化。

2015年,以花加、野兽派、花点时间、ROSEONLY、爱尚鲜花等为首的一批鲜花电商开始萌芽。短短几年时间,鲜花电商领域就完成了数十笔融资,总金额超30亿元。

由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并不具备较高的搭配设计能力,因此不少商家会通过专业团队的搭建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这也催生了鲜花电商的品牌化。依靠着渠道便利性和交易链条短等优势,鲜花电商得以在短期内迅速打开市场并且规模稳定增长,而花加就曾是其中的佼佼者。

统计显示,从2015年到2019年,花加先后斩获了6轮融资。目前已累计拥有付费用户超1500万,巅峰时期单月销售额曾经过亿,并建立了一套鲜花供应体系,在全国开通配送城市300多个,鲜花基地规模超5000亩,专业鲜花仓储面积超5万平方米。

其创始人曾表示,要将“鲜花变成中国新中产生活的一部分”。

那么,这位行业的新星、资本的宠儿,为何会沦落到如今这般境地?

细究之下可以发现,花加折戟的原因之一,就是盈利难。

与一般零售品类相比,鲜花对于时效性和供应链的要求更高,这就使得商家需要投入更多的运营成本,对于花加这样的垂直类电商品牌更是如此。公开资料显示,花加的鲜花从采摘到最终配送,需要经过32道保鲜处理,成本投入之大可想而知。

其次,即时零售平台对传统B2C电商模式的竞争加剧,也导致垂直鲜花电商的市场被蚕食。

近年来,盒马、叮咚买菜、美团等生鲜巨头纷纷开始入局鲜花赛道,最快30分钟即可送达。由于生鲜高频刚需的消费属性,使得生鲜电商的供应链建设往往要比鲜花电商更加完善,在已经拥有了前置仓、冷链运输、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只需要再解决供应源头问题,从生鲜延展到鲜花就变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生鲜电商跨界抢滩之外,鲜花市场这块大蛋糕还被多方势力垂涎。

比如,直播的模式就非常有利于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冲动和购买欲望。在直播间,上游的花农、生产基地直接面向消费者开播,而且产地直采也使得鲜花价格更便宜。抖音电商数据显示,2022年抖音鲜花消费者增长了3倍。

相较之下,花加这类垂直鲜花电商动辄上百元的“每周一花”的性价比显然低了很多。

在绝对的速度优势和价格优势面前,鲜花电商的生意自然越来越难做。因此,2022年底,花加开始琢磨转战线下市场,推出了“花加轻店”形式,以城市合伙人的形式招募加盟商。只不过,还没等这一计划落地,花加的鲜花事业先“开败了”。

事实上,花加的没落并非个例,近年来整个鲜花垂直电商赛道都明显出现滑坡,几乎没有品牌和平台能够独善其身。

比如,鲜花电商第一股“爱尚鲜花”就在连续亏损三年后被强制退市,“花点时间”也频频因质量问题遭到用户投诉。随着花加的停业整顿,剩下的同行们确实也需要好好思考,垂直鲜花电商的未来究竟在何方。

目前来看,经过多年的互联网产业再造之后,市场与消费者对于电商的模式有了更加清晰与理性的认识。如今,以花加为代表的鲜花垂直电商的“退场”,似乎也再一次表明,垂直类电商已然站到了转型的路口。

当然,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当前我国日常鲜花消费占比仅为5%左右,远低于欧美国家的50%,市场仍有相当大的增量空间。如果“花加们”能够不断完善自己的商业模式,真正培养起国人日常鲜花消费习惯,那么这朵小花还是有希望开出更大的想象空间的。

否则,当花刺戳破资本的泡沫后,鲜花电商真的就只剩一时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