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茶汤李孙磊:老字号不该因为没有传承而消失

茶汤李孙磊:老字号不该因为没有传承而消失

作者:     转贴自:新京报    点击数:2693


80后的孙磊出生在北京宣武,小时候,家附近的樱桃园大棚市场是他最爱去的地方,除了变形金刚和连环画,他最喜欢的就是撒着白糖、芝麻和山楂糕、葡萄干的茶汤。20年后,当孙磊成了茶汤李第五代传承人,这一切既有点不可思议,又有些命中注定。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391316745493.png740)this.width=740>


                                      茶汤李第五代传承人孙磊。受访者供图

古老的“勤行”讲究多

孙磊是茶汤李第五代传承人李桥的丈夫,和李桥还在谈恋爱的时候,孙磊就已经去跟着“练摊儿”了。“最开始吆喝、卖货,后来自己上手练冲茶汤。开水浇手上了起大泡就抹药膏,好了接着练,前前后后被烫了100来回,就学会了。”从那时候开始,一直和IT、计算机、编程打交道的孙磊接触了古老的“勤行”:冬天在庙会摆摊再冷不能戴手套,因为干活儿不利落;手冻麻了不能插兜,因为“没样儿”;眼睛里要有活儿、耳朵要能听得见招呼、鼻子一闻就能分辨出味道差不多的莲藕茶、杏仁茶、菱角茶……

1995年,孙磊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计算机,开软件公司创业小有成就,但在创业诱惑的背后,他也感到了老人年岁渐长、对家里这块老字号招牌未来何去何从的担忧。究竟是什么让孙磊做出决定?他说,现在想来依然“有点复杂”,有家里的原因,有小时候的情怀,有对老北京小吃的喜爱。2009年,在和老丈人吃了一顿“尽在不言中”的饭后,孙磊正式跨过了从IT到老字号餐饮的“鸿沟”,投身到人间烟火的江湖之中。

“如果让我现在来一个穿越,我想我还是会和当时做出同样的选择。老字号必须要有传承,老字号的命运不应该是因为没有传承而销声匿迹。北京的老字号、北京的餐饮,是小到茶汤李这样的小吃在坚持并做好的基础上,整个市场才能好起来、经典的东西才能留下来。”

用品质和创新触达年轻人

在孙磊心中,对网上一些北京“美食荒漠”的说法不服气,“不同地域不同城市流传下来的饮食文化、特产名吃各不相同,茶汤、芸豆卷、驴打滚既可以是宫廷细点,也可以是百姓逛庙会时候边走边吃的小吃,小吃文化不分贵贱。”同样,年轻人不是不再接受老字号,而是渴望秉承匠心、把内容做精做好的老字号。“比如一杯酸梅汤,里面到底是冰糖还是白糖,是酸梅晶冲的还是老老实实用山楂、乌梅熬的,一喝就能喝出来。更多的年轻人在追求品质、追求健康、追求货真价实。”

孙磊说,创始于1858年的茶汤李的原料是糜子米磨成的糜子面,糜子面颜色质地杏黄,味道浓郁,口感不发黏,是制作茶汤最好的原料之一。龙嘴大铜壶里的水烧开后,一手端碗,一手掀起铜壶,壶嘴向下倾斜,一股沸水直冲碗内,水满茶汤熟。冲好的茶汤不能有疙瘩,要依次放入红糖、白糖、山楂糕、葡萄干、杏仁片、芝麻调味,最后淋上糖桂花,增加甜蜜的清香。

选择好的原料和传承多年的冲茶汤技艺,这是老字号不能变的根本,在新品研发上,夏天销量相当不错的冰豆花则是大胆的新尝试:黄豆做成豆花,自酿的米酒醪糟,加上清香四溢的茉莉花和桂花……未来,孙磊打算尝试更多新品饮料和甜品,既要好口感还要健康热量低。“用年轻人的思维去想事儿,才能更多地触达他们。”

北京小吃不可能没落

旅游市场恢复、暑假到来,茶汤李的很多门店都处于爆满状态,几十平方米的门店里最多时挤下了100多位顾客。“但这不是我心里对这个老字号的未来所规划的样子。”孙磊说,现在很多人认为,老字号必须要开在最热闹的旅游景区,但其实本地居民、北京顾客才是老字号的根基。能在胡同里有个清幽的小院、几个朋友点上一碗莲藕茶、一份杏仁豆腐、两杯酸梅汤,度过一个舒服的下午,这样的“老北京下午茶”才符合孙磊对于茶汤李未来的构想。

80后的孙磊现在依旧忘不了樱桃园大棚市场那一碗香甜的茶汤,虽然90后、00后甚至更年轻的孩子都有着与自己完全不同的童年记忆,但孙磊坚信,只要是生活在这个城市中,就一定会遵循“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记忆、味蕾、文化都会有着本能一样的传承,一个城市即使再国际化,也都会有像流淌在身体里的血液一样的东西。重要的是有人在认真地做。”孙磊说,他现在去参加老字号、非遗传承的活动和会议,发现80后的年轻传承人越来越多,“每个人都有想法,都把自家的老字号经营得很好,所以我一直坚定着一个信念:北京小吃不可能没落。”(记者 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