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去逛屈臣氏了?屈臣氏母公司近日发布的2022年财报显示,屈臣氏的营收同比下滑23%至175.79亿港元,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10.9亿港元,下滑59%。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是屈臣氏中国近9年来业绩最差的一年,共关闭343家门店,店铺总数跌破4000家(为3836家)。南京屈臣氏门店还好吗?记者进行了探访。
导购“过度”热情,门店接外卖订单
4月11日中午12点左右,记者来到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一家商业综合体内的屈臣氏门店,门店位于负一楼,紧靠着盒马。正值午休,陆续有顾客进店挑选商品,记者停留的15分钟内,大约有四位顾客买走了面膜、洗发水、饮料等商品。
对于网友普遍反映的屈臣氏导购“过度”热情,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体验了一番。记者刚踏进门店,聚在一起聊天的五六位导购立即发现了,其中一位导购迎上前说:“想买点什么?”当记者表示“随便逛逛”后,她没有跟上。记者绕着货架逛时,第二位导购出现了,“面膜搞活动,原价200元今天只要89元,带一盒试试?”
从打折力度上来看,屈臣氏门店正在做“会员买2送1”促销,超千款产品跨品牌任意配。记者对比发现,参加活动的卫生巾、面膜、防晒霜等价格与网购平台差不多。从品类来看,货架上商品充足,涵盖彩妆、护肤、洗发水、保健品、护理小家电、内衣裤袜、美妆小工具、零食、饮料等。从地段上看,门店紧靠着盒马,带来一部分客流量;河西写字楼密集,白领午休期间逛街时随手买几件小商品非常方便。
4月11日下午5点半左右,记者在位于南京市建邺区黄山路的一家商业综合体内的屈臣氏看到,这里有两位导购。有一位男性顾客径直走到饮料专柜,买了一瓶脉动饮料。同时,还有一单来自外卖平台的订单。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跟导购攀谈,导购表示“最近网上下单的客人比较多”,记者注意到,屈臣氏官方小程序、京东到家、美团等均可网购。
曾经遍布各大商场,如今对年轻人吸引力减弱
凭借进口商品和自有品牌的特色,屈臣氏曾在中国内地500多座城市开了超出4000家店铺,拥有6000万付费会员,几乎每个商场、综合体都有它的身影。回顾屈臣氏的“光辉岁月”,年增300家门店的快速奔跑持续了5年(2015年到2019年),2022年却关闭343家。
在70后、80后的记忆中,屈臣氏无疑是“洋气”的。“以前没有电商平台,上大学时我和同学逛街喜欢来屈臣氏转转,经常能买到新奇小物件、进口商品,我记得那时候每次去收银台结账都需要排队,还有换购活动,感觉很划算。”南京80后市民丁女士说。“买过屈臣氏蒸馏水,还有屈臣氏自有品牌的沐浴露、洗发水、身体乳,但是很久不买了,因为新品太多了。”70后张女士说。
在年轻人眼里,屈臣氏不再有吸引力。“一年多没逛屈臣氏了。店里卖的网上都有,价格也没有太大优势了。”95后李女士对记者表示。“我们年轻人喜欢高性价比的国货彩妆产品,像花知晓这些国产品牌屈臣氏没有,我都在天猫旗舰店买。”90后方女士表示。
很多人认为,屈臣氏“一对一”的导购让人不适。网上有一项“你有多久没逛屈臣氏了?”的调查,网友说:“导购不专业,非常迫切地推荐自己负责的产品,店铺氛围给顾客带来了压迫感。”“导购过于热情,对于社恐的人来说非常尴尬。”
管理理念滞后错失转型机会,存在感越来越弱
“屈臣氏去年闭店超300家,给人一种很突然的感觉。”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从2015年起,受新消费模式、企业管理理念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屈臣氏的业绩便出现增长停滞,其销售额就开始走下坡路。直到今年,一些地方堪称“元老级”的屈臣氏门店关店,才逐渐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宋清辉认为,虽然在个别地方,屈臣氏因为地段不错生意尚可,但其存在感变得越来越弱,已经不再是高端、时尚和潮流的代表,已与普通的街头便利店无异。究其根源,他认为,屈臣氏的管理理念还停留在“大牌平替”的时代,即参照一些全球知名品牌的产品来自研自销,并没有意识到如今消费者对化妆品牌的认知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从而错失了转型向前发展的机会。(记者 徐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