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习近平:众望所归引领中国新征程

习近平:众望所归引领中国新征程

作者:     转贴自:新华社    点击数:12803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331717513387.jpg740)this.width=740>

  2023年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习近平全票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这是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题:习近平:众望所归引领中国新征程

新华社记者

去年10月在中共二十届一中全会上继续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后,习近平今年3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继续当选国家主席、国家中央军委主席,把舵中国这艘巨轮驶上新的航程。

他在人代会闭幕会上发表讲话说,“这是我第三次担任国家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10年前习近平曾在同样的场合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如今,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习近平率领的中共执政团队新的奋斗方向和目标已然明确。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3317173858602.jpg740)this.width=740>

  2022年10月23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采访中共二十大的中外记者见面时,向在场的中外记者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习近平在中共二十大上把这个走向描述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他今年2月在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的阐释,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和艰辛实践的成果。

习近平出生于1953年,从1974年入党并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算起,他担任过中共干部序列中几乎各层级的职位,经验丰富,政绩卓著。他也是首位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海外舆论称,自2012年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习近平带领中国走上了一条雄心勃勃的道路。法新社在报道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的消息时,引用德国前驻华记者佳杰斯的话说,习近平富有远见,他要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的强国。

一、引领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坚强核心

上个世纪60年代末,习近平还不到16岁,就从北京来到陕北一个小村庄当农民,生活十分困苦,经常几个月吃不到一顿肉。他后来回忆,正是在陕北,“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会”,从那时候他就立志:“要为人民做实事!”

后来他一直在为这个目标奋斗。习近平在上世纪70年代末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央军委办公厅担任国防部长的秘书,3年后他主动申请到基层工作,来到贫困的河北正定县任职。当时他的许多同学都出国赚钱去了,他也不是没有条件出去,但他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路,选择了当人民公仆的路。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3317173932620.jpg740)this.width=740>

  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看望唐荣斌老人一家。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2012年习近平担任总书记时,中国还有约1亿农村贫困人口。就任后不久出京考察,他来到贫困县河北阜平,坐在炕上,拉着农民顾成虎的手说,来你们家里看看,了解你们的生活,看看中央还能为山区老乡们再做些什么。他伸手轻捏顾成虎穿的大衣的袖口,跟随行人员说“你看他这个衣服还破了”。

“要不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脱贫可能会更难、时间更长。”曾由福建省委组织部派出在宁德下党乡下党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曾守福说,“我2014年刚到这里时,总在思索如何学习他的工作方法,找到帮助乡亲们致富的路子。”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三赴下党,路走不通就砍掉荆棘过去,看到贫苦农民,就掏出自己的钱给他们,并为乡里修水电站和公路。

2013年习近平提出精准扶贫战略,随后向全国农村派出25.5万个驻村帮扶工作队,总共有300多万名像曾守福这样的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点对点帮助贫困农民。习近平也50多次考察调研扶贫工作,包括遍访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331717404908.jpg740)this.width=740>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向世界宣布中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任务。会前,习近平等会见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代表,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个人获得者和因公牺牲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亲属代表等。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向世界宣布中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任务。中国在减贫速度上明显快于全球,也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

习近平面临的另一项艰巨任务是反腐。2012年担任总书记伊始,习近平就告诫“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

有媒体总结了他在10年反腐中常说的一些“狠话”:“什么都要靠关系、搞门道?”“有的热衷寻求政治靠山、架‘天线’。”这斥责的是跑官要官。“保命钱成了‘买官钱’,恶行令人发指!”这是指有些官员挪用社保基金为自己“买官”。“别想装糊涂、当好人。”这是要求党委和纪委的负责人不能对当地腐败视而不见。“不就当了一个财物保管员吗?”习近平这样描述那些贪腐官员,被查处后,他们不得不交出贪污或受贿所得、藏起来不敢用的钱财。“有的领导干部不知哪来的神通。”他要求从严处罚持有多个身份证或外国绿卡的官员。

这些话不是说说而已。中共十八大后不到1个月,习近平即打响反腐第一枪。10年间,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等身居高位的“老虎”落马,立案审查调查中管干部553人,处分厅局级干部2.5万多人、县处级干部18.2万多人。逃到国外的贪官,被他发起的“猎狐”行动追回成百上千人。2018年12月他宣布“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

习近平表示,“反腐永远在路上”,并将“自我革命”总结为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中共二十大后,反腐脚步一刻不停,又有近20名中管干部接受审查调查或受到处分。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3317174036620.jpg740)this.width=740>

  2023年1月9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张领 摄

在今年初的中纪委全会上,习近平又督促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坚决防止领导干部成为利益集团和权势团体的代言人、代理人。

接受采访的一些高级干部记得,习近平曾给他们讲述红军长征途中一个管被装的军需长宁可穿着单薄的旧衣服冻死,也没有自己先穿暖和一点,以此勉励大家坚决同特权思想作斗争。

脱贫和反腐的成功使习近平赢得了党内和民众的高度支持,但这不是他获得全票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家主席的全部理由。10年间,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得以解决,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得以办成。从消除党、国家和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到让14亿多人口大国走出疫情大流行等,都有习近平作为核心的决断和引领。

这期间,国家稳步长足发展,并且迈向“高质量”,逐渐“由富至强”。中国经济年均增速6.2%,为同期世界平均增速两倍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9800元升至81000元。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比重从2012年的11.3%增长到18.5%。粮食生产连年丰收。

以前人们在形容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时说,“10亿双袜子才换来一架波音飞机”。如今中国有了自己的大飞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居全球第二,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

徐工集团技术人员单增海还记得2017年习近平来考察装配车间的情形,当时他站在人群里,看见习近平登上一辆全地面轮式起重机的驾驶室,抚摸观察,询问细节。

“在当时那个时间节点上,我们实体经济装备制造业发展压力还是蛮大的。但总书记讲的话,给了我们莫大鼓舞。他讲,中国绝不能脱实向虚,经济要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必须迈过的坎。我听到之后就记得非常深。”单增海说。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3317174055942.jpg740)this.width=740>

  2023年3月5日,习近平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在这次两会上,习近平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单增海代表刚一发言,习近平就认出了他,“你今天在代表通道接受记者采访了吧”,“我看到了”。单增海告诉习近平:“2017年您考察徐工时乘坐的220吨全地面起重机,关键指标已达到全球第一,国产化率由原来的71%提升到100%。”习近平问:“你们起重机里面的芯片,是国产的吗?”单增海回答:“全是国产的。”

10年中,在消除绝对贫困的同时,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74.8岁增长到78.2岁。

最近中国出台了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部署“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江苏镇江世业镇卫生院院长胡小忠说,习近平曾在2014年来到他所在的这家位于长江江心洲上的基层卫生院调研。世业镇有5个村,常住人口1万多人,老年人占了一半以上,看病主要靠岛上这家唯一的卫生院。

“记得总书记当时问得特别仔细和具体:‘卫生院能做哪些手术?’‘慢病患者如何管理?’他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还要求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胡小忠说。

近年来,世业镇卫生院扩建了门诊楼,增加了床位和医疗设备,对全镇2000多名慢性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还向村民发放血压血糖测量仪。记者采访中发现,全国很多乡镇卫生院也都像世业镇卫生院这样得到了改善。

没有习近平的决断,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不会取得今天这样的历史性变化。中国重点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连续9年下降,累计降低57%。习近平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拍板中国加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

在习近平推动下,中国率先批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一全球最大自贸协定,自贸试验区从1个增至21个,整个海南岛成了自由贸易港。

习近平倡导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带领党和人民克服现代化征程上的艰难险阻。他强调,增强做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他提出“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来鼓舞中国人,为中华民族固本培元。从于都到遵义至延安,他遍访革命圣地,汲取突破重重包围的精神动力。他总结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北京冬奥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国社会团结奋斗的正能量。

他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有次他说:“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绝对是没有前途的!事实上,外国人也跑到我们这里寻找素材、寻找灵感,好莱坞拍摄的《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影片不就是取材于我们的文化资源吗?”

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首次明确提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意味着,习近平把制度建设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他说“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他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均作出部署,在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他拍板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写入党的文件,并领导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将每一个担任公职的人纳入监督之下。他大刀阔斧建立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从根本上解决几十年来“联不起来”的问题。

中央八项规定是习近平2012年底领导制定的一项要长期坚持的制度。它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当时很少人预见到,公款吃喝等中国官场的“老大难”问题,竟然出现如此明显的改观。他还主持人才制度改革,使一线科研人员能够获得知识产权收益奖励,并建立更好的培养、评价、流动等机制。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3317174133273.jpg740)this.width=740>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作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021年11月,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习近平说:“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对我来说就是责任,我要用毕生精力和全部生命来回报党和人民的信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的党内人士说,“两个确立”是新时代最大政治成果、最重要历史经验、最客观实践结论,是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习近平继续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使中国的未来发展更加具有方向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他们认为,“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任职规定保持一致,是符合我国国情、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设计,是保证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人‘三位一体’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有利于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有利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

“习近平全票当选国家主席是今年两会的重大成果,体现了‘两个确立’是人心所向、伟业所需。”参加选举的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建湖县天和生态农业合作社理事长鲁曼说。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刘靖北认为,选举结果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心愿,为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提供了法律和组织保障。

10年中最为瞩目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学习中共二十大精神,尤其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当下全党全国全军的首要政治任务。

中共理论界人士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个科学理论体系为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构建了系统化的顶层方案和操作路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可争辩的行动指南”。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331717421225.jpg740)this.width=740>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等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伟大历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历史陈列》。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中共二十大后,一批“新面孔”走上重要领导岗位。习近平勉励他们努力工作,不负人民厚望。这些干部中既有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也有新任各部委主要负责人,还有各省区市领导班子换届后的“一把手”。

习近平要求领导干部们牢记“国之大者”,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克服本领恐慌,打破思维定势;要攻难关、防风险、抗打压,不能搞“击鼓传花”。

据熟悉情况的党内人士介绍,中共二十大后的新任高级领导干部具有很强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也有在新征程上进行斗争的精神、本领和实际经验。

军队也完成了新老交替,产生了新的中央军委领导班子、新的国防部长等。中共二十大闭幕后半个多月,习近平来到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视察,要求“全面加强练兵备战”。他多次强调“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今年人代会上,习近平连续第十一年到解放军代表团,要求推进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贡献。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3317174219638.jpg740)this.width=740>

  2022年11月8日,习近平视察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习近平认为,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

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说:“特别要强调的是,治理我们这样的大党大国,如果没有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如果没有全党全国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什么事也办不成。”

“习近平总书记具有把全党凝聚在一起的领袖魄力,是我们排除万难冲刺现代化下半程的主心骨。”全国人大代表、延边大学校长蔡红星说。

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不少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易滋生动乱,经济快速发展与政治社会稳定难以两全。一些发展中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与其缺乏政治权威有关,执政团队为人民考虑不够,无法保障法律和秩序、财产权、法治及政治稳定,便无法促进投资、增长、商业和国际贸易。中国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执政者的合法性不仅来自于票选,更源于国家大政方针不受暂时环境波动而改变、经济社会保持长期稳定发展,而使民众得到实际好处。

近年西方民意调查机构和中国统计部门的调查有比较一致的结果,中国民众对中共和政府的支持率达到95%。这在各大国中排名首位。

中国的稳健发展也与中共执政团队重视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有关。习近平认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

10年发展积累的物质基础、制度保证和精神力量使中共领导层信心倍增,但习近平警告,“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这既有美西方极限施压,也有新冠疫情后经济能否快速恢复的挑战,以及深水区改革的利益博弈等。

习近平要求用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他在中央党校给300多名高级干部授课时说:“历史反复证明,以斗争求安全则安全存,以软弱退让求安全则安全亡;以斗争谋发展则发展兴,以软弱退让谋发展则发展衰。”

继2018年后,习近平发起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机构设置上更加科学、在职能配置上更加优化、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

“从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到组织路线,习近平带领党中央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应对新征程上的挑战作了充分准备。”刘靖北说。

二、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航船行稳致远的掌舵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使中共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的平台。这也意味着中共二十大确定的中国式现代化部署正在习近平领导下坚定不移风雨无阻地全面展开推进。

根据媒体报道,习近平在公开讲话中第一次提“中国式现代化”是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他说,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这个目标已经实现。在那次全会上,习近平领导制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冲刺的“十三五”规划。6年后,习近平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这一目标实现。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3317174323796.jpg740)this.width=740>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习近平不断完善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他在中共十九大上定下“时间表”,作出建成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安排;他在中共二十大上给出“路线图”,对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的归纳——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让这一概念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

习近平在2月初的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进一步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方略作了系统阐释,称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他有很强的现代化思维和行动力,从他丰富的履职经历来看,从内陆到沿海,从地方到中央,他每到一处都打开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是改革开放的积极开拓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4卷)英文版外籍改稿专家大卫·弗格森说。

在新征程上,2023年的任务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良好基础,而未来5年被称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了5%左右的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这比去年因受疫情影响的实际增长率3%提高两个百分点,意味着中国一年要新增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

习近平指出,要实现中共二十大提出的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必须在提高质量效益基础上保持合理经济增长,同时中国也有这样的现实能力。“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他说。

31个省区市也公布了新的增长方案。上海将目标定在5.5%,新疆、西藏则分别达到7%左右和8%以上。

“中共二十大后的突出变化是对促发展的共识更强了。”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王向明说,“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3317174348277.jpg740)this.width=740>

  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这是习近平在东湖新城社区考察时,向在家隔离居住的居民挥手致意、表示慰问(拼版照片)。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一个重大变化是抗疫策略的调整。3年多来,中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习近平去年11月初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作出进一步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的决定。3个月后,他再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宣告中国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说,中国调整优化防疫政策很可能是2023年最重要的全球增长动力。德国《明镜》周刊的文章称,中国防疫政策的调整将使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更加乐观。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3317174433574.jpg740)this.width=740>

  2022年10月26日下午,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苹果园同老乡们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中共二十大后习近平第一次外地考察途中,走进陕北南沟村一个果园,问果农一天能挣多少钱,收入有多少,家里情况怎么样,孩子们都在干什么。“摘苹果有什么技巧?”他指着树上的苹果问,并随着果农赵永东的示范摘了一个红红的大苹果。

在村里苹果洗选车间外,老百姓围着习近平站了一圈。“见到总书记像见到亲人。他最关心的还是群众有没有富起来、生活过得怎么样。”南沟村驻村干部张光红说。

春节前夕,习近平同东西南北中六地干部群众视频连线。他问四川一个搞旅游的羌族村的村干部,游客多不多、村里收入怎么样,听说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超过4万元,说:“不错咧!”游客魏卓与习近平聊她的旅游感受,说当地腊肉好吃。“总书记让我多吃一点。”魏卓说,“我感到他非常牵挂乡村的发展、老百姓收入的提高。”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331717451203.jpg740)this.width=740>

  2023年1月18日,习近平在北京通过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拼版照片)。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李涛 摄

在考察调研时,习近平告诉随行干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他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并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

乡村振兴关键要看产业。习近平说,曾看过一个关于“培养一批‘一县一业’重点基地”的文件,“我看了以后皱了眉头,这个事情不好下指标。一个县是不是光靠一个产业去发展,要去深入调研,不能大笔一挥,拨一笔钱,这个地方就专门发展养鸡、发展蘑菇,那个地方专门搞纺织,那样的话肯定要砸锅”。

中国式现代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本人是深入了解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的表率。过去10年他百余次到基层考察,走村进巷访贫问苦、了解实情。有次他一早从北京出发,到重庆山区已是傍晚。习近平和老乡在院子里坐下,他说:“我坐飞机、坐火车、坐汽车,换了三种交通工具到你们这里。我们见见面,听你们还有什么要跟我们说的。”还有一次,习近平在全国两会上说:“你们各级领导也唬不了我,我就是从贫困地区出来的,那什么样子我都知道。”

习近平今年1月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的主题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指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习近平指出,只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这是习近平2015年10月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来的,被称作“新发展理念”。习近平说,新发展理念是“指挥棒”“红绿灯”,与之相悖的做法要彻底摒弃。

首要的就是创新。习近平督促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要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既巩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又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他2月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聚焦基础研究,要求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全国人大代表、机器人企业新松公司总裁张进记得习近平几个月前来公司考察时的情形,“在装配调试车间,他几乎走一步停一步,一路发问,尤其对用在汽车总装生产线上的移动机器人和半导体行业用到的真空机械手等企业自主研发产品显示出浓厚兴趣”。习近平告诉年轻工程师,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靠的就是自主创新。他问员工:“‘卡脖子’的技术难题还多吗?”他要求“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

习近平反复强调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并于1月派出一名副总理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告知世界中国搞计划经济是根本不可能的。2月,一项涉及资本市场全局的重大改革出台,将注册制推广到全市场和各类公开发行股票行为,这有利于更好按照市场机制原则配置资源。同时,习近平对防止金融、房地产和地方债务的系统性风险进行了部署。

中共二十大后,习近平在不同场合进一步要求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包括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以及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他指示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看望了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他告诉民营企业家,中共中央“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鼓励他们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大胆发展。

“我是一贯支持民营企业的。”曾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福建和浙江工作20多年的习近平说。

中国民营企业在过去10年不断发展壮大。根据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统计,2012年,非公企业仅占中国百强上市公司总市值的约10%。到2022年底,该比例上升到40%以上。

继完成10年前启动的全面深化改革目标任务后,习近平说今年要谋划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同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包括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经贸协议,并主动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

2021年,中国关税总水平已降至7.4%,低于9.8%的入世承诺。中国还将对62项信息技术产品的最惠国税率实施第八步降税,调整后关税总水平将再降0.1个百分点。被称为“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计划将今年线下展位增加到近7万个。习近平倡导举办的进博会、服贸会和消博会的规模预计还将扩大。“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车轮在加速转动。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3317174529723.jpg740)this.width=740>

  2022年11月4日晚,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的致辞。新华社记者 高洁 摄

诸多迹象显示市场信心在不断恢复和增强。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2.6%,为近11年来新高;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6.3%,连续2个月位于景气区间。各地工程项目集中开复工,建筑业施工进度加快。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到美丽中国建设,从文艺创作到精神文明,习近平都作了新部署。他在去年11月宣布中国将陆续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并把约1100万公顷湿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他在两会上询问太湖水质如何,还有没有蓝藻。他号召人们继续向雷锋学习。他勉励艺术家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舞出中国人的精气神。

习近平十分关心青少年成长。在两会上,他强调要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他还回忆起自己的青少年时代:“我也是戴着红领巾过来的。因为上学早,第一批入少先队没有发展我,还哭了鼻子。后来当上少先队旗手,热血沸腾。”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331717465819.jpg740)this.width=740>

  2019年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出席纪念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必然要求,习近平提出“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要求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他说,要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裂活动,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进程。

“习近平是理想主义者,也是实干家。他清醒、务实、果断,有大局观和系统观,擅于化危为机,能够一张蓝图绘到底。”浙江一位曾与他共事过的干部说。

三、一切为了人民并依靠人民的无我担当者

曾与农民一起挨饿、跟他们一道挑粪种地的习近平,在地方工作时就把“下访”定为一项制度,走入民众中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为他们排忧解难。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3317174636305.jpg740)this.width=740>

  这是1983年,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临时在大街上摆桌子听取老百姓意见。新华社发

担任总书记后他最常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去到田间地头车间店铺,跟大家一起交流。他也花很多时间给基层民众回信,包括少数民族村民和中小学生。

有次习近平到北京胡同里一户人家做客,一起包饺子。临走时习近平说,其实他特别愿意跟老百姓“聊聊天儿唠唠嗑儿”。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他异常忙碌,“我忙就是忙这些事,‘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习近平说。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3317174711819.jpg740)this.width=740>

  2019年2月1日,习近平在北京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时,在前门东区草厂四条胡同,同朱茂锦一家人包饺子、聊家常。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他经常这样说。

3月5日下午,习近平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他的西装外衣口袋上佩戴着和江苏团其他140多名代表同样款式的红色出席证,上面印着国徽、姓名和出席证号。习近平与其他代表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讨论国家事务。

在今年不到10天的两会会程中习近平3次到团组。2013年到2022年的10年间,他53次到团组审议讨论,与约400位代表委员面对面交谈。

习近平曾问来自湖南湘西的代表,贫困村“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妇儿”;问吉林代表团地区产业发展“白雪换白银换来了吗”。他惦记曾经考察过的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村,听闻村里土炕换成了电热炕,还细问“村民们的电热炕是什么样的”。

熟悉中国政治的人把领导人在两会上与代表委员交流互动、共商国是视作中国式民主的一种程序和体现。习近平强调得最多的事情之一便是: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他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说:“中国这么大,不同人会有不同诉求,对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看法,这很正常,要通过沟通协商凝聚共识。”

年初,习近平全票当选本届全国人大代表。与他一同当选代表的还有2900多人。一线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的比例比上届要高,农民工代表人数也增加了。

2021年11月,习近平参加北京市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投票,用自己的选民证拿到选票,写票后,投入票箱。中国最近一次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在去年6月底全面完成。这次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涉及10.64亿选民,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层民主选举之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大代表履行着从制定法律、监督政府及司法机构到选举国家领导人等职责。

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董彩云是人口只有两万多的保安族的代表。4年前,她在人代会上提出新修一条高速公路、让该族一个聚居县能更快发展的建议。她的建议得到了其他代表的认同,到现场参加讨论的习近平也作出回应,请有关部门研究。后经交通部门论证,这条高速公路投入建设,预计今年完工。“这条路寄托着家乡人民对现代化生活的向往。”董彩云说。

连云港市新浦汽车总站职工权太琦是十二届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提出的关于交通运输的多个建议被采纳。她在5年前选举国家主席时,投了习近平一票。“选他当主席是因为我觉得他靠得住,是一位真正为人民着想的领导人。”

她回忆,有次在习近平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她在发言中提及,汽车客运中因为没有预留座位,免票上车的儿童一多,往往造成超员问题。习近平很关心这件事,说:“汽车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啊!”他当即现场进一步了解情况。会后,针对权太琦反映的问题,政府部门经过论证,出台了更加符合实际的运营方案。

“习近平跟我们基层代表讲话时,语气在句末总是上扬,带着商量的口吻,‘是不是这样?’‘这样好不好?’”权太琦说。2021年两会期间一个晚上,人代会召开预备会议,权太琦又一次见到习近平。她上前向他提起当年互动情景,但当时现场挤满人,习近平说“有什么事咱们回头再说”。当天夜里11时许,她接到习近平嘱托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问她有什么建议要提,有什么问题要说。

习近平认为,民主是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但必须符合国情,中国的民主不应该与西方民主一样。他把中国式民主概括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称其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习近平说,民主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3317174749498.jpg740)this.width=740>

  2021年11月5日,习近平在北京市西城区中南海选区怀仁堂投票站参加区人大代表选举投票。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习近平不容忍对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挑战。一位亲历者回忆,在2014年1月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面对全体中纪委委员和各省纪委官员,用很多时间讲衡阳贿选案,连声追问六个“到哪儿去了”:“这里面的共产党员到哪儿去了?”“市委和市政府到哪儿去了?”“当地人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到哪儿去了?”“当地的纪委到哪儿去了?”“这些人的党纪国法观念到哪儿去了?”“这些人的良知到哪儿去了?”此后,习近平又至少两次提到这一案件。衡阳贿选案中,467人受到责任追究。

在华美籍媒体人伊谷然评价习近平提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时说,中国的民主是基于“人民至上”原则的民主。通过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满足人民的需要,民主落到了实处。

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常常令外国人惊叹的是,它在一个国家覆盖的人口规模自欧洲工业革命以来前所未有。习近平说,光是解决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还有就业、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问题,哪一项解决起来都不容易,哪一项涉及的人群都是天文数字。

习近平在2019年曾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来表达他的履职信念、追求和决心。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也意味着依法治国踏上新征程。习近平说:“法治和人治问题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他说,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

中共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法治建设等内容专章单列,并作出重点部署。去年底,习近平发表署名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他要求,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保障,并强调“依宪立法”。

人代会上,习近平和其他代表一同投票,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明确了合宪性审查相关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首次被写入这部被称为“管法之法”的法律。

2018年,习近平成为第一位在宪法前宣誓的中国国家主席。今年他再度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四、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智慧和动力的大国领导人

疫情以来习近平更多“云外交”,从去年下半年起,他恢复了频繁的线下外事活动。中共二十大后,他出访东南亚,参加G20峰会、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赴中东,出席首届中阿峰会、中海峰会。

参加多边会议期间,习近平会见法国、荷兰、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印尼、沙特、埃及、伊拉克等数十个国家的领导人,日程安排常常白天连着夜晚,一天很少休息。现场外国工作人员也感慨:“中国的习主席真是太忙了!”

除了两次出访,中共二十大后习近平还在北京接待了多国政要,分别来自越南、巴基斯坦、坦桑尼亚、德国、古巴、蒙古国、老挝、俄罗斯、菲律宾、伊朗、白俄罗斯……有的是首次访华的“新面孔”,有的是多次见面的“老朋友”。

10年来,习近平反复告诉外国友人,中国新发展将为世界带来新机遇,为动荡的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他表示,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各国共同繁荣作出更大贡献”,“‘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是中华民族始终崇尚的品德和胸怀”。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3317174815933.jpg740)this.width=740>

  当地时间2022年12月9日下午,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在沙特首都利雅得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题为《弘扬中阿友好精神 携手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世界杯赛程已经过半,现在是八强,今天晚上就有一场比赛。”在中东之行期间会见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时,习近平用了一段轻松的开场白。

塔米姆埃米尔感谢世界杯的“中国贡献”。他说:“中国企业承建了卡塔尔世界杯主场馆,两只大熊猫抵达卡塔尔为世界杯增添了喜庆气氛。”

塔米姆埃米尔提到的是首都多哈附近的卢塞尔体育场。它是2022年世界杯决赛举办地,被印在卡塔尔发行的纸币上,是“一带一路”的标志性成果。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3317174851983.jpg740)this.width=740>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15日,习近平出席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并发表题为《共迎时代挑战 共建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这是习近平步入会场。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10年前提出的。它的另一最新成果是印尼首条高铁建成。出席G20峰会后,习近平与印尼总统佐科共同视频观摩雅万高铁试验运行。这条中印尼共建铁路将进一步便利人员和货物的往来,提高人民收入。

10年来,全球已有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加入“一带一路”大家庭。合作项目使中外双方受益。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在中方参与经营后从濒临破产发展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集装箱港口之一。

“一带一路”倡议和实践是习近平2013年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体现。这一理念已载入党章和宪法,也写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的重要文件。它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追求。

“各国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共同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共渡难关,共创未来。”在习近平G20峰会的这篇2500多字演讲中,“发展”一词出现40次,“合作”出现24次。

“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习近平反复这样宣示。他还说,只要坚持沟通、真诚相处,“修昔底德陷阱”就可以避免,“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

2月,伊朗总统莱希访华。“中国已向世人展示,一个国家完全能够在不搞扩张的情况下发展进步,并帮助其他国家发展。”他在出访前发表的文章中写道。

响应习近平的倡议,沙特和伊朗代表团3月上旬在北京举行会谈并取得成功。三国宣布,沙特和伊朗达成协议,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这为当前动荡不安的世界提供了利好消息,传递了明确信号。

“我们是今年2月份见过以后,到现在时间实际上不长,但是不长的时间内,这个世界可又发生了不少事情啊。而且有些事情是重大事件,是一些重大变化。”习近平去年11月在巴厘岛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说。

习近平对古特雷斯说,要看到世界上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都在加重,更要看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总是不可阻挡。

颇受关注的是G20峰会前习近平主席与美国总统拜登的会晤。去年11月14日,过去几年因疫情只能通过视频和电话方式沟通的两国元首面对面坐在一起。会谈采取了更节省时间的同声传译,但仍持续了3个多小时,超过事先商定时长。

习近平说,“中美关系不应该是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对彼此是机遇而非挑战”,“中国从来不寻求改变现有国际秩序,不干涉美国内政,无意挑战和取代美国”。拜登说,“一个稳定和发展的中国符合美国和世界的利益。美国尊重中国的体制,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通过强化盟友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也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

习近平在与欧洲国家领导人的会见中谈到乌克兰危机,强调中国主张停火、止战、和谈的立场。2月底,中国发表涉俄乌立场文件,提出切实保障各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严格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反对使用核武器等主张。

泰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敦·巴穆威奈表示,中国在维护多边主义领域发挥了领导作用。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与全球安全倡议,反映了中国正为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与和平而努力。

“习近平主席是一位为推动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愿景和规划的大国领导人。”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副主席基思·贝内特说。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认为,习近平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人,能够洞察未来。

五、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拓建设者

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时,电视观众和网友们从他身后书架上看到,中外文化历史典籍交相辉映:有《中国通史》《全唐诗》《左传》等,也有《全球通史》《世界文明史》《西方通史》《西方哲学史》《莎士比亚全集》等。2023年的书架上多了中国重大文化工程《复兴文库》的部分文献,以及西方学者所著《趋势2030:重塑未来世界的八大趋势》《九大思考:重新审视我们的世界》等。

以读书为“最大爱好”的习近平喜欢思考历史与文明问题,并从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3317174918922.jpg740)this.width=740>

  2022年10月28日下午,习近平在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博物馆考察。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中共二十大后,习近平首次离京考察调研中,特意来到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他说对殷墟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习近平观摩有3000年历史的青铜器、玉器、甲骨文等。他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

习近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继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后的又一重大创造,把共产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与中华民族千年理想相融通,让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了价值引领、文化底气和历史支撑。

自青少年时期就热爱古典文化的习近平从中华历史中探寻中国人独有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才能枝繁叶茂、历久弥新。

他有次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时提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2013年11月,他到孔子的出生地曲阜考察,次年又出席孔子诞辰纪念活动。2020年,他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察,望着檐上的“实事求是”匾额,久久凝思。2021年,他走进福建武夷山朱熹园,看到墙上印有朱子名言“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驻足良久。此前,他曾在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借用这句话,诠释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331717504455.jpg740)this.width=740>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在福建省南平武夷山朱熹园,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中共二十大召开前一天,习近平批示勉励“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组“继续深入挖掘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基因密码”。这个历时17年、涵盖绝大部分传世国宝级绘画珍品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由习近平亲自批准,在他的持续关注中不断推进。项目负责人张曦回忆,2015年5月,习近平到浙江考察调研,虽只在杭州停留一晚,还是抽出时间接见了他,详细听取了有关工作的汇报。

他在作中共二十大报告时论及中华文明智慧结晶,便有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

习近平倡导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传承了中华民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他说:“这是对我们自己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

“我曾在中国黄土高原的一个小村庄生活多年,当时那里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百姓生活也陷于贫困。我那时就认识到,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己。”习近平曾在一个国际会议上分享自己对于生态文明的理解。

习近平多次感叹具有5000多年文明、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遭受的屈辱和失败。他尤其深刻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才取得的重大成果。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出生的习近平亲身经历了当时国家一穷二白的状况——正如他在一次研讨班上所描述的“连日用的煤油、火柴、铁钉都称为洋油、洋火、洋钉”——他也亲眼目睹毛泽东领导的人民共和国逐渐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造出“两弹一星”。他亲身参与到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事业中,那不是亦步亦趋简单模仿西方国家,而是“走自己的现代化道路”,这一点习近平尤为强调。

习近平说,“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我国14亿多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他在谈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时,提出这是“人类文明新形态”。

学者们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仅意味着中国将用自己的方式,用与美国相当的疆域,使4倍于美国人口的中国人安居乐业、富裕幸福,它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另一意义在于打破“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思,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习近平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

在中共二十大后首次出访之行中,习近平引用“治国之道,富民为始”表明中国要继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表明,中国不能接受两极分化的格局,而是要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好日子,不能把哪个群体甩出去不管。

在解决两极分化这个千古难题的努力中,习近平提出了方案,既不搞“养懒人”的“福利主义”那一套,也不搞平均主义“大锅饭”,而是坚持市场和政府相结合、效率和公平相统一,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

他在阐述“中国梦”时,一再重申“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这“五大文明”齐头并进。

学者们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正努力避免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以资本为中心、周期性经济危机、金钱政治、党派纷争等弊病,也防止让人只追求物质享受、却没有健康的精神追求和丰富的精神生活,成为社会学家描述的那种“单向度的人”,使丰富多彩的人性蜕变为单一的物质欲望。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预言:“如果中国能够在社会和经济的战略选择方面开辟出一条新路,那么就会证明自己有能力给全世界提供中国与世界都需要的礼物。”

习近平倡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这样的礼物。他说,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化解人类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依靠物质的手段攻坚克难,也需要依靠精神的力量诚意正心”。

不少人相信,中国式现代化会深刻影响和改变世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郑永年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实际上是以中国的方式来应对世界所有国家面临的问题,它的活力源泉,首先主要是经济可持续发展。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说,中国提出了一条以平等为核心的现代化新道路,将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法国国际问题专家布鲁诺·吉格说,“中国的实践正推动西方研究者反思其既有观点,比如‘什么是发展’‘什么是民主’‘什么是好的国家治理’。中国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习近平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前景感到自豪自信,他说:“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3317175031455.jpg740)this.width=740>

  2021年7月6日,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但这并不意味着唯我独尊,更无意导致文明的冲突。去年12月,习近平同欧洲客人会谈时指出,中欧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文明;同月,他在沙特报纸发表署名文章说,阿拉伯文明倡导中道平和,鼓励包容互鉴,反对文明冲突,是底蕴深厚的文明;今年2月,他复信希腊学者,祝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指出各种文明是各民族历史探索和开拓的丰厚积累,也是今天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深层指引。

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说:“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习近平引用关于中国“睡狮”的说法,并指出“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他提出,中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中国的旗帜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这是中国的制度决定的,也是中国的文化决定的。在他看来,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价值,能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协和万邦的邦交之道相融通。

“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在中共二十大上被写入党章。中共理论界认为,这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进步与高尚”。

习近平也谦虚地提出,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还必须认真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创造的有益文明成果,甚至必须面对被人们用西方发达国家的长处来比较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不足并加以指责的现实。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习近平说。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记者王进业、孟娜、李志晖、许林贵、桂涛、张博文、姚雨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