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老字号”数字博物馆,运用数字技术助力文化产业

“老字号”数字博物馆,运用数字技术助力文化产业

作者:     转贴自:中国国家品牌网    点击数:1193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3315124330186.jpg740)this.width=740>


“老字号”是数百年商业和手工业竞争中留下的宝贵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背景,拥有世代相承的独特工艺或经营特色,是珍贵的自主品牌,具有独特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弘扬“老字号”产品品牌,大力推动“老字号”的传承保护,我国“老字号”不断发展壮大。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目前有中华“老字号”1128家、地方“老字号”3277家,其中有701家中华“老字号”创立至今超过100年。据调查,在国家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中,有近一半企业的技艺与文化获得了国家级、省级非遗保护。

“十四五规划”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了战略部署。今年初,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又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老字号”与历史文化资源联动促进品牌消费的通知》,支持“老字号”题材博物馆建设。各“老字号”企业在政策的指导扶持与现实需求下,积极打造自身的博物馆,“老字号”博物馆加快发展步伐。以北京为例,在前门大街中轴线旁就有:全聚德、都一处、便宜坊、红星二锅头、同仁堂、步瀛斋、瑞蚨祥、大观楼、天乐园、六必居、荣宝斋等著名“老字号”品牌博物馆(展示馆),反映了北京城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与产业经济发展。

“老字号”博物馆迅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一方面是博物馆规模有限、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组织、管理、规划和传播,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社会知名度不高,投入大于产出。另一方面,在数字渗透生活、赋能生活的今天,“老字号”博物馆主要限于线下建设和发展,展播无法超越时空、难以突破圈层,参观者以实体店消费者为主。

因此建议在国家有关部门:

1.依托“老字号”协会、博物馆协会、旅游协会等社团组织,统筹规划、系统设计。围绕“主题散点串联式文物”的传播、展示,以创新为源,整合资源、串珠成链,同时发展集文化、商业、旅游于一体的综合业态模式,推动“老字号”博物馆集群式发展,形成规模效应,打出知名度,叫响“老字号”博物馆群品牌,促进“老字号”产业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文旅融合。

2.依托国家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库第二批入库项目中华数字艺术城统筹建设国家级数字化“老字号”博物馆,将“老字号”博物馆集群搬上“云端”,通过数字技术,推动“老字号”博物馆多样化业务开展和大数据生产、传播、应用,开展云典藏、云展览、云交易、云美育、云场馆等新业态,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新平台。

3.依托“老字号”协会 会同工美协会、设计学会、餐饮协会、服装鞋帽、轻工协会等社会组织,指导成立“老字号”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发联盟。围绕“老字号”产品特色和产业特点,紧扣当今文化消费新需求,发挥“老字号”品牌优势,产品特色优势,瞄准文创产业新需求,研发设计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文创新产品,同时推动数字文创发展,满足群众消费需求,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提升“老字号”文化品牌价值。

(以上为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前门都一处餐饮有限公司副经理、都一处烧麦技艺传承人吴华侠在全国两会上提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