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中央一号文件”带来的新机遇

“中央一号文件”带来的新机遇

作者:冯昭    转贴自:中国品牌杂志 中国品牌网    点击数:12730


2月1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二十大之后的首个,也是连续三年聚焦乡村振兴,可以说亮点多多。文件从农业强国、大食物观、支持脱贫地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实施“一县一业”强县富民工程等多个角度,为守好“三农”基本盘指明方向。
 
首提农业强国新内涵
 
近年来的相关文件,曾提出教育强国、体育强国、文化强国等顶层设计理念。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叶兴庆指出,建设农业强国就是要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匹配的农业。
 
供给保障强,是指农业的首要功能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农产品,要有强大的产出能力和供给保障能力;设施装备强,是指通过科技进步、设施建设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经营体系强,是指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延长农业产业链,使小规模农户能够在产业经营体系中分享到高比例的增值收益;产业韧性强,是指能够经受得住重大自然灾害、极端气候变化和国外市场剧烈波动,提高农业的气候韧性和储备调节能力;竞争能力强,是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降低成本,提升农产品的国际价格竞争力。
 
立足当前,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要把重点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集中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抓紧研究制定建设农业强国规划,细化提出未来五年、2035年、本世纪中叶的目标任务,明确路线图、施工图。
 
中国人民大学品牌农业课题组组长、福来咨询董事长娄向鹏认为,将建设农业强国写进中央一号文件,意味着我国农业进入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从追求数量转变到追求质量,讲究效率和效益。从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不仅仅是理念,也是一种战略、路径选择,无论对政府还是龙头企业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选择。
 
“大食物观”再入文件
 
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写入“树立大食物观”,并将其作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的重要内容。
 
七年时间,中国饮食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大食物观”也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深化。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分领域制定实施方案”等内容写入其中。
 
中央一号文件还特别提及“培育壮大食用菌和藻类产业”、“实施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三年行动”。
 
近年来,食用菌产业方兴未艾,仲景香菇酱、汝阳香菇、庆元林菇等区域农业品牌均产生了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其中,“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在2022年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藻类是一种非常丰富的生物资源,包括海带、紫菜、裙带菜等,品种繁多,有助于丰富餐桌、扩充食物的多元渠道;油茶产业的发展,则会对湖南、江西等油茶大省产生重大利好。
 
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曹志军表示,再度将“树立大食物观”纳入一号文件,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即今后要将“树立大食物观”变成一项系统性工程,“我们要跳出食物看食物,从各个方面执行落地,包括加强耕地保护、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培养农业新型人才等。”
 
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成亮点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部分,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消费帮扶,持续推进消费帮扶示范城市和产地示范区创建,支持脱贫地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
 
区域公用品牌是乡村振兴和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尤其对于脱贫地区,是实现地方可持续发展,实现造血功能的一个重要路径,目前,全国各地许多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推进这项工作。
 
2022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有关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聚焦现代产业园区,以粮食、蔬菜、水果、畜牧、水产、茶叶等为重点,塑强一批品质过硬、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区域公用品牌。目前,这一实施方案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有专家认为,区域公用品牌必须实名制,品牌须由“产地名+产品名”构成,这是非常重要的底层逻辑。同时要做好顶层设计,找到战略之根与品牌灵魂,把产业规划好,不要想到哪儿做到哪儿,避免走弯路,不能钱花了、时间浪费了,却没有实际成效。
 
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
 
电商直播,是农副产品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重点发展农村电商”以及“促进农副产品直播带货规范健康发展”。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
 
“如今,我国农村电商已经过了普及应用阶段,开始转型升级,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表示,当前我国农村电商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总体来讲,我国农村电商政策的“四梁八柱”已经建立,农村电商交易规模持续提升,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得到较大完善,农村网民数量稳步增长,农村物流成本大大降低,配送时间下降明显。但仍需看到,农村电商还存在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农产品商品化处理能力低等诸多问题。
 
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电子商务首席专家李鸣涛也认为,当前我国农村电商已基本完成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的建设,打通了农村快递物流瓶颈,农村地区的电商意识和参与能力得到普遍提升,已经开始从普及应用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
 
从平台打造的角度来说,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建设,有助于推动各地农副产品和电商平台的对接,进一步提升农村电商的组织效率,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对电商人才培养、电商生态培育以及农业高质量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首提“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部分,首次将“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写入其中。
 
最近两年,全国各地的预制菜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方兴未艾。例如,山东、广东、福建、河北、江西等省早已出台预制菜产业扶持政策,争做“预制菜之都”,味知香、千味央厨、惠发食品、海欣食品、得利斯等企业均在加大投资布局,抢占预制菜万亿赛道。
 
目前,预制菜正处于发展初期,长期来看具有较大的扩容空间。中信证券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预制菜规模约3500亿元。预计2026年预制菜规模将有望增长至6341亿元,2031年有望增长至10212亿元。一方面,餐饮企业更加追求降本增效和标准化;另一方面,年轻消费者生活节奏加快、对方便快捷的预制菜需求更加明显。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刘锐认为,在政策红利下,未来几年将有更多企业投身预制菜产业。
 
其中,两类预制菜企业将获得较好发展:一类是连锁餐饮或团餐企业,通过向产业链前端拓展,建设中央厨房、中央工厂和集中采购配送中心;另一类是对于特定产品生产具有专业水平的预制食品加工企业,它们在某一领域深耕多年,在原料的品种、品质、生产工艺和设备性能、产品品质与标准等方面,都有较为成熟的经验。
 
实施“一县一业”强县富民工程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一县一业’强县富民工程。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向县域梯度转移,支持大中城市在周边县域布局关联产业和配套企业。支持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农高区托管联办县域产业园区”。
 
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要完善县乡村产业空间布局,立足整个县域统筹规划发展,科学布局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着力提升县域产业承载和配套服务功能,增强重点镇集聚功能,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地下沉、向园区集中,打造城乡联动的产业集群。
 
以县域为单位,重点发展“一县一业”,找好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以此为载体,以品牌建设为抓手,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才能真正可持续发展。
 
海南师范大学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中心顾问杨建国表示,“一县一业”强县富民工程有利于加速推动县域跳出就“县域”论“发展”的固有束缚,进一步增强县域开放引领、合作带动,以开放合作引入竞争压力、形成合作助力、注入外部活力,大范围拓展县域经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空间,站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大视野下,重构县域产业发展路径,构建开放的县域产业体系,促进形成国内统一的县域经济开放市场,进一步完善县(市)间联动机制,促进县际协同发展。
 
另有专家认为,这不是“一县一业”首次亮相一号文件,但是今年的提法更为具体,以工程实施来推进,力度更大,可能会有后续的相关举措,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