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纺谈”让人心焦 输欧配额矛盾难解 “那你们说应该怎么办?”面对台下纺织出口企业代表关于配额分配办法的异议,商务部部长助理傅自应数次反问。
这是第98届广交会期间的一幕。商务部于18日举行了一场与纺织出口企业的座谈会。正是在这个会上,一些大企业对输欧纺织品配额分配办法中,照顾小企业的做法提出异议。
其实,本届广交会期间,除大、小企业在输欧配额分配上矛盾难解外,相当数量企业还在不同场合,对中美谈判原则与策略提出不同看法。
这表明,中国纺织业至少在整体与个体、大企业和小企业两个层面上,已开始出现利益分化的格局。
中美“纺谈”:“好”协议等你等到我心痛
对于久悬未决的中美纺织品争端,企业显得“火烧眉毛”。
在广交会开幕(15日)前两天,中美第六轮纺织品磋商失败。广交会开幕当天,部分纺企和新闻媒体座谈。不少企业负责人表示,理解政府为纺织品贸易创造稳定环境的苦心和努力,但同时对谈判迟迟未达成协议更为担心。浙江凯喜雅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毛永祥说:“对企业来说,时间很重要。当然,基数和增长率也重要,但企业等不起。”广东丝绸进出口公司王勇力副总经理认为:“如果再等两三个月,即使中美最终达成协议,企业商机也没了,可能连生存都成问题”。
甚至有企业提出,政府在谈判中可做“让步”,基数低一点、增长率低一点都可以接受,“增长率8%哪怕‘242条款’规定的7.5%都行”,关键是要尽快达成协议。企业心情如此迫切,是因为一两个月后,欧美采购来年春季服装集中下单时间已过。
当然,也有企业并不持这种观点。雅戈尔进出口公司经理严海平就认为,一个坏的协议,不如没有协议。
而在18日的座谈会上,另一些企业人士也表达了类似迫切的看法。对此,商务部部长助理傅自应表示,单个企业“可以不关心总体基数、增长率问题,只关心自己的市场份额”,但政府要站在整体立场上考虑问题,“尽最大努力给纺织业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显然,在达成一个什么样的中美纺织品协议方面,企业和政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企业出于生存发展考虑,难舍眼前订单;而政府为长远、整体计划,不会屈服美方压力。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梅新育博士评价说,在中美纺织品谈判中,部分企业表现得“没有耐性”。“做生意不是就这一届广交会,何况现在转向其他国家的定单,今后肯定还会回流。因为无论是从生产工艺还是产能上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纺织业都很难完成这些定单。政府在谈判中据理力争是正确的,因为美国对华纺织品设限实属无理,中方不能在此问题上开一个不好的先例。”
输欧配额:大小企业利益难“摆平”
输欧纺织品的配额管理办法,似乎也面临“两面不讨好”的尴尬。
湖北美尔雅进出口公司总经理李克国指出,9月份前欧盟的8000万件中国“压港”纺织品,基本是国内小企业冲击造成的。
有观点进一步将矛头直指配额管理办法。小企业猛冲出口,看重的是为来年出口打下足够的基数。有的小企业甚至货到欧盟后,只能作为垃圾扔掉也要出口,就是这个原因。这种观点认为,小企业在短时间内可以迅速形成产量冲击市场,有品牌的大企业要求精工细作,生产周期长,出口基数的增速反而低于小企业,相应根据基数和业绩分配的办法不利于大企业。
一些小企业在广交会上也向记者抱怨,无论是按业绩分配还是招标,配额大部分都被大企业拿走,小企业一般仍无缘此类好事。
目前的配额管理办法,是9月中旬出台的,对纺织品出口配额按业绩和招标方式进行分配。而在此前,是完全按照业绩进行分配,引起了众多小企业的不满。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指出,商务部修改配额分配方案前,在西部召开了8省市座谈会,又在江浙与大企业和部分商务主管部门进行座谈。大部分企业和商务主管部门当时认为,应修改原来的分配方案,一是要实行招标,二是允许调剂。“现行的办法体现了这两个变化,应该说兼顾了各方面利益。”
曹新宇还表示,通过招标“价高者得”的机制,鼓励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的作用很明显。他进一步指出,说有的企业纯粹为了冲基数把“垃圾产品”运出去,很可能是推测,“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事实根据”。
当然,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在指责配额分配办法。江苏国泰集团副总、国泰华联进出口公司党委书记马辛认为:“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利益很难平衡。不可能完全按业绩分配,否则对后加入出口行列的小企业不公平;也不可能完全招标,否则对出口业绩好的大企业不公平。所以,目前折中的办法相对比较合理。”
不要给谈判者施加过多压力
欧美围绕此次对华纺织品争端,其内部就出现了严重的利益分化,其程度远甚于中国。据欧美媒体报道,与生产者不同,欧美进口商、零售商、消费者团体反对或不赞成对华纺织品设限。即使在纺织品生产者内部,也是意见不一甚至尖锐对立。如《亚洲华尔街日报》曾报道,在中国投资建厂、规模较大的美国袜业公司,就与美国国内的中小型袜厂,对待中国纺织品的态度截然相反。
专家认为,中国纺织业利益格局出现分化,实属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如何看待并解决这种现象,对于作为直接谈判者的政府部门、作为行业中介组织的商协会而言,是个新的课题,应当认真研究、妥善解决。
“企业关注自己的利益是对的,但不应完全把希望放在配额管理方式上,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政策因素,更不应给谈判者施加过多压力。否则,结果可能适得其反。”马辛说,“企业不应怨天尤人,要靠自己,关键是要拿出质量、款式、价格过硬的产品。”
这与商务部部长助理傅自应的看法不谋而合。傅自应说:“中国纺织业应尽快转变增长方式。不能一味依赖数量增长,不应一味依赖政府在谈判中创造数量增长的空间。中国的能源、环境等方面,也承受不了纺织业无限制的数量式增长。”
“1美元效应”:提升附加值更重要
“纺织品出口企业目前的最大问题,不在于出口数量多少,而是如何消化增加的成本。”马辛认为。
如企业出口纺织品时为规避风险,多采用“小批量多批次”下单方式,将本来一次性下大单子的方式,改为分期分批走货。假如原来完成一笔大单子整个流程需要20天,分成若干小单子后,每单完成所需时间差不多也有20天,完成相同总量时间就大大增加,导致各种成本增加;同样一批数量的货物分成若干批交货后,每批货物到港后海关都将对其进行环保等方面的检测,检测费用将成倍增加等等。
有的企业为规避配额产品的风险,转为生产非配额产品。马辛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将部分受限的毛制、棉制产品,改为用亚麻、晴纶等生产。这就要加大研发投入,研究诸如麻和棉的比例多高才能既使成本最低,又能满足穿着舒适性要求等问题。此外,非配额产品市场的接受度一般并不高,需要企业做市场推广,这又需要增加成本等等。
另外,人民币升值、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等因素,都将在长期内构成成本上升的压力。
如何降低成本压力?曹新宇说,目前国内纺织业重组、梯度转移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东部地区纺织业受煤电等困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后可能形成:内地纺织业以供应国内市场为主,沿海纺织业以出口为主,且附加值高、品牌好。”
在傅自应看来,应对成本上升的根本出路,在于国内纺织业改变增长方式、提升产品附加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