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泉州鞋企自家品牌何日能打天下

泉州鞋企自家品牌何日能打天下

作者:     转贴自:福建日报    点击数:855


    作为全国鞋类出口基地的泉州,因出口量大,坐到了全国第二把交椅的位置,然而,泉州鞋类出口依然有90%是靠给像耐克这样的国际品牌企业贴牌来赚取外汇。

    据统计,泉州国检部门1-8月共检验出口鞋类6.82万批、14.23亿美元,出口值占福建省的1/2,全国的1/8,在全国五大出口鞋类基地中列第二位。福建省今年有33个品牌产品荣获2005年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排在全国第五位,泉州有12家鞋类企业的产品上榜,其中11家为旅游鞋生产企业,而全国同类企业上榜的仅有15家。8月份揭晓的2005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福建省有27个品牌入选,其中泉州有5个鞋类品牌入选。美中不足的是,泉州鞋类企业尚无世界品牌,据了解,目前泉州鞋类出口90%以上是贴牌形式出口的,1-8月鞋类出口平均每双单价仅为几美元,仅有为数不多的靠自己品牌出口的企业,如“亚礼得”、“特步”、“鸿星尔克”等,单价最高达10多美元。有关人士分析,作为鞋类生产和出口基地,实际上泉州制鞋的技术、质量已经达到相当水平,但由于缺乏较高知名度的自有品牌,导致做同样的鞋,得到的回报却是别人的“零头”。比如,一双耐克鞋,生产厂商只能获得几美元的加工收益,而耐克公司凭借其品牌优势却能获得几十甚至上百美元的利润。

    即便是这样,低价鞋的出口形势也不容乐观。今年初以来,国际市场油价不断上涨,原油从2004年初的30美元/桶,一路最高升高到70美元/桶,造成合成橡胶价格及塑料中乙烯类原料平均价格不断增长,增加了出口鞋类的生产成本,人民币升值也使出口鞋类价格优势进一步受到削弱。而且,低价鞋的大量出口,还给贸易保护主义者以口实。国外反倾销已成为我国鞋类出口的重大障碍。6月30日始,欧盟决定对来自中国的劳保鞋和皮鞋开展反倾销调查,8月5日,商务部预警纺织面料鞋将于近期遭到欧盟反倾销调查。

    毫无疑问,如何加大科技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已经是横亘在泉州企业家们面前一道不得不逾越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