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三星邀请网红宣传翻车,代言人该如何为品牌赋能?

三星邀请网红宣传翻车,代言人该如何为品牌赋能?

作者:     转贴自:中国国家品牌网    点击数:1031


740)this.width=740 alt=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234144841298.jpg border=undefined>

在粉丝经济、饭圈营销盛行的今天,品牌想要与广大消费者进行沟通,通过代言人搭建桥梁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

有的品牌选择了有转化号召力的明星,销售量高歌猛进;有的品牌选择了调性气质相符的代言人,成功增强用户认知;而有的品牌却因为流量失火,导致口碑、销量双崩塌。

最近,三星的新品发布会预热广告就不幸翻车了。原因是三星请来了黑料颇多的网红痞幼为其助力,引发消费者的不满。坐拥千万粉丝的痞幼非但没有为品牌引流,反而让三星引火烧身。

不仅如此,很多人还将对痞幼的不满,逐渐上升到品牌层面,认为三星这样做属于“自降身价”,严重拉低了品牌档次。特别是本次要推的新品属于售价近万元的高端机系列,对标苹果13Pro,选择低俗网红的做法着实有损品牌形象。

随着舆论的发酵,三星也在其官微删除了痞幼相关宣传视频。

740)this.width=740 alt=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234144455545.gif border=undefined>

 


很多手机品牌选择代言人,都是出于打开某一市场的目的,比如小米、vivo等国内的品牌主打年轻人市场,就会邀请王俊凯、宋仲基这种人气偶像做代言。

除此之外,还希望借助代言人的力量,改变自身品牌的市场地位,增加曝光量,提升产品知名度。

不过,深耕于一个行业,树立起一个品牌,都需要长久积淀,所以商家无论是做何种形式的营销,应该懂得爱惜自己的羽毛,没有必要利用噱头收割短期话题流量。

众所周知,原本三星在中国市场就存在较多争议,早前的一些做法也曾伤害消费者感情,此番操作下来,无疑将品牌与用户之间的鸿沟挖的更深了。

740)this.width=740 alt=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234144455545.gif border=undefined>

 


其实在三星之前,也有不少品牌因为选错网红代言人而引发争议。

比如前段时间,劳斯莱斯邀请晚晚夫妇做宣传,就让很多消费者感到不适,大家认为网红代言人与劳斯莱斯顶级豪车的身份不匹配。就连王思聪都发微博公开表示品牌方做法太low,以后不会买了。

此外,奔驰也因为选择杨笠做代言而“真翻车”,受到不少男性用户的抵制。

华熙生物旗下的子品牌润百颜更是为了博眼球引流,邀请了以辱女闻名于互联网的孙笑川为其带货,最终遭到反噬。

当然不只是网红,明星代言人翻车的案例我们也屡见不鲜。

像是以一己之力坑惨数品牌的吴亦凡;被郑爽牵连导致股价大跌的PRADA;因罗志祥而躺枪的蒙牛、纽西之谜等都是前车之鉴。

站在品牌的角度来看,挑选明星做代言人仿佛是一场押宝式的赌局。当所谓的“粉丝经济”、“流量经济”逐渐被引入到营销推广中,品牌享受着流量红利的同时,也承担着更大的风险。一旦出现公关危机,那么福祸相依的双方都将遭受重创。

740)this.width=740 alt=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234144522663.png border=undefined>

在《品牌相关性》一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即顾客是非理性的,普通消费者缺乏可靠的信息、计算能力与充分的产品知识来获取相关信息并优化决策。因此,顾客更依赖于传递完善信息和线索的代言人。

由此可见,选对代言人,可以助力品牌升级,用好代言人,则可以帮助企业进行长远的品牌资产沉淀。

所以,品牌在挑选代言人的时候,就应该遵循“长期收益法则”。

与产品的保鲜期同理,网红明星也是有“生命周期”的。随着粉丝喜好的变化,网红明星基于流量的商业价值,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品牌在代言人的选择上要摈弃流量思维,不能仅凭一时的热度做评判,而是要考量多维度的数据。

另外,选择代言人也可以看做是一项投资,需要为其未来预期买单,因此风险评估也在所难免。明星自身的美誉度、过往品牌代言数量、团队危机公关处理能力、代言费和广告投放费用比例等,都该划分到品牌风险评估的范围内。

还有一点,就是品牌与明星的匹配度,也决定了他能为所代言的产品赋能多久。如果明星本身的人设与品牌调性严重不符,则会适得其反。

虽然,代言人早已成为品牌宣传不可或缺的一环,艺人与品牌之间也存在着微妙的共生关系。

不过对于企业来说,网红流量明星的加持只该是锦上添花,任何代言人的价值最终都要投射到品牌身上,投射到消费者层面,一旦本末倒置,只能得不偿失。

以上众多的案例也说明,无论选择为何,风险永远存在。希望经历了一次次流量危机之后,各大品牌都能重新审视代言人这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