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一家北京土生土长的粤式餐饮拿到了数千万元投资

一家北京土生土长的粤式餐饮拿到了数千万元投资

作者:韦香惠    转贴自:界面新闻    点击数:993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11220175345615.jpg740)this.width=740>

 
 
据36氪报道,粤式餐饮企业行运集团在2021年9月完成Pre-A轮融资,由北京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基金独家投资,融资金额数千万元,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旗下子品牌门店扩张与供应链打造。
 
公开资料显示,行运集团成立于2018年,2017年团队主创人员在北京三元里推出第一家港粤煲类海鲜品牌门店“行运打边炉”。2021年,行运集团旗下又推出了以粤式海鲜为主的子品牌“肥福排档” 和烧鹅快餐店“肥小福”。
 
其中,“行运打边炉”和“肥福排档” 定位中高端餐饮,门店平均面积分别在470平米和1450平米,适用商务餐饮和家庭聚餐,客单价在250元到350元。“肥小福”烧鹅更面向下沉市场,兼具正餐、快餐和小吃的功能,客单价35元到55元,门店面积在85平米到130平米之间。
 
大众点评显示,目前行运集团在北京拥有8家“行运打边炉”门店、2家“肥福排挡”和2家“肥小福”烧鹅快餐店。
 
长期以来,粤菜领域较少传出投融资信息。粤菜讲究食材新鲜和原始的烹饪方式,食材成本压缩有限,这一天生属性导致了它人均消费不低,且会影响出菜速度和翻台率。
 
目前,“行运打边炉”和“肥福排挡”的翻台率分别为2.8和3,利润主要靠高客单价支撑。以打边炉为例,这种广式火锅的主要食材,就是生鱼片、鱿鱼片、生虾片等海鲜,食材本身成本和售价都较高。相对而言,走平民路线的“肥小福”烧鹅翻台率较高,2021年10月在北京慈云寺开张的首店,日均结账次数稳定在400次以上。
 
行运集团创始人赵磊对36氪称,因为具备优质海鲜渠道、菜品新鲜精致,所以能够做高客单价,收获高利润率。目前行运集团的毛利率可达到60-70%。
 
基于不同的定位,行运集团对旗下品牌采取了差异化的扩张策略。肥小福以标准化门店形式快速向全国扩张。而行运打边炉和肥福排挡则走精品严选路线,以一线城市为拓展方向,每年预计新增2到3家门店。
 
据行运集团方面介绍啊,“行运打边炉”门店专门聘请了香港设计团队,为门店营造香港大排档的沉浸式用餐体验。“肥福排档”作为“行运打边炉”的升级版,设计风格上偏向打造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就餐环境,装修成本将近1万元/平方米。而“肥福排档”的员工全是广东籍。
 
目前,行运集团共有400余人,创始人团队均为拥有十余年餐饮经验的80后传统餐饮人。为了减少核心员工流失,行运集团给旗下餐饮品牌各部门制定业绩目标,达标员工可获得10%的门店利润分红。同时,为了增加员工的“主人”意识,行运集团向门店管理层开放5%的新店股权认领。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餐饮界普遍认为粤菜要走出广东、走向全国困难重重。但如今,在北京、上海开出的粤菜餐厅正日益增多。未来,行运集团在扩张中也将面对更多粤菜同行的竞争。
 
顺应市场变化,让新派粤菜品牌们被更多年轻消费群体接受。无论是炳胜集团推出的“小炳胜”还是点都德推出“木棉”,他们都在做新派粤菜的尝试,保留原有食材品质的基础上,有更多的制作元素及组合上的推陈出新。
 
老派粤菜品牌也在发展多品牌策略,除了分散风险,也是为了覆盖不同消费群体、提升市场份额以及形成品牌矩阵等。主打全天茶市点心的“点都德”,在去年将旗下副牌“德小馆”开进了上海正大广场。
 
据36氪报道,目前行运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以继续拓展门店并搭建供应链系统等配套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