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访指挥家易杰:一根指挥棒,说不尽的中国故事

访指挥家易杰:一根指挥棒,说不尽的中国故事

作者:     转贴自:新民晚报    点击数:17547


“作为一名音乐家,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用音乐来传播优秀的中国文化,让中国作品成为西方舞台的常演曲目。”近日,80后的旅美指挥家易杰携女高音歌唱家丽安娜·克布尔、男中音歌唱家史考特·迪斯本撒在纽约圣约翰大教堂深情演绎了《思乡》《我住长江头》《大江东去》和《阳关三叠》等中国作品,两位外国歌唱家在易杰的细细讲解和指导下,唱出了作品的中国风情以及“意在言外”的韵味,也勾起了观众的浓浓思乡情。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17818423678.jpg740)this.width=740>


图说:2019年,易杰在圣约翰大教堂指挥曼哈顿音乐学院室内合唱团 资料图 受访人供图

这不是易杰首次执棒外国歌唱家或是音乐团体来演绎中国作品。易杰2004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师从指挥家张国勇和马革顺。他2013年至2019年在美国曼哈顿音乐学院学习,获得合唱指挥博士学位。易杰曾在卡内基音乐大厅、林肯中心等地标型音乐厅和艺术中心担任指挥。常年活跃在国际舞台、被视作全能型指挥的他,数年来坚持在西方舞台携手西方艺术家频繁演奏中国作品。2015年,易杰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指挥《黄河大合唱》,由纽约国际音乐会(DCINY)交响乐团以及2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歌手组成的合唱团演出。2017年、2020年,易杰又先后执棒美国弗洛里吉室内合唱团、圣约翰大教堂合唱团演绎《阿拉木汗》《牧歌》等中国歌曲,两支合唱团成员很多都是首度演唱中文歌曲,极具民族风情的旋律、优美的歌词和歌曲中所展现的意境唤起他们对中国的向往。《牧歌》的演出录像也作为重要资料展出在圣约翰大教堂的官网上。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178184154379.jpg740)this.width=740>


图说:2015年,易杰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指挥《黄河大合唱》 资料图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要让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歌唱家或是合唱团来演好中国作品,并非易事。作为指挥,易杰每次和外国合唱团合作,都会给团员们特制一份语音表,以便让团员在有限的排练时间里掌握较准确的中文读音。易杰根据自己多年和不同国家歌唱家合作的经验,开创了一套中文演唱的国际音标(IPA)语音表,用西方人所熟悉的意、法、德、英语德为基础,向美国合唱团员讲解中文语音。比如,中文中的韵母“e”音,在演唱时与法语的元音“”非常相近,因此易杰在语音表中将“e”标为“”,好懂也方便记忆。

易杰对中国作品常常有独到见解,能够挖掘和表现中国作品中更深层次的内涵。虽说中国作品的西方演绎或许也会带来惊喜,但他更偏爱原汁原味的呈现:“我不断寻求和西方歌唱家或是音乐团体合作演绎中国作品,是希望他们能从中领略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体味中国音乐之精髓,而并非只追求表面形式上的组合。”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2178184143378.jpg740)this.width=740>


图说:2019年,易杰(左)在圣约翰大教堂指挥曼哈顿音乐学院室内合唱团 资料图 受访人供图

“《牧歌》为静,《阿拉木汗》为动,在指挥这两首作品时的音乐处理各不相同。”在演唱《牧歌》时,易杰要求合唱团员注重元音,以追求饱满,悠扬的和声效果;在演唱《阿拉木汗》时,辅音的发音则要非常清晰,要让每个歌词充满生命力,以体现阿拉木汗活泼,动人的音乐形象。让易杰记忆深刻的是,去年《牧歌》的演绎让他的一位同行久久不能平静,易杰说:“美国同行和观众都很喜欢这部作品,在疫情的阴霾尚未褪去之时,曲中对宽广的草原的描绘带给人们心情的疏阔以及对自然的敬畏。”

80后的易杰认识到,当代音乐家将更多肩负起“桥梁”的责任。他说:“我希望用手中的指挥棒,讲好中国故事、诉说中国情感,也让更多世界观众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