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正视“弱势并购”,中国企业如何抉择

正视“弱势并购”,中国企业如何抉择

作者:     转贴自:中外管理 宏 君    点击数:1151


    弱势心态的缺失 并非“蛇吞象”

    自2004年中国“IT老大”联想并购全球“IT老大”IBM的PC以来,国内就流行起一个很刺激的比喻:“蛇吞象”。

    然而到了今年,顿然发觉该比喻着实肤浅。

    仿佛中国传统喜欢先结婚后恋爱,海外并购在中国的次序居然也是颠倒的。

    2004年,中国企业“提前”过了海外并购的“整合年”。人们在TCL、联想的“蛇影”背后指指点点,为它们的肠胃功能而议论纷纷时,却忽略了一个常识:任何消化与整合的前提,都必然是捕获与吞咽。

    于是,2005年,随着中海油、海尔、华为相继出手而纷纷未能如愿,我们才扭回头来补过“并购年”。是的,在我们盘算自己如何消化大象之前,首先应该想明白:如何让大象愿意进入自己的嘴巴!

    这时,我们会恍然:问题的实质早已不是一条蛇与一头象,早已不是双方的规模殊异,而是一条被看成尼斯湖恐龙的蛇,面对着一群受了惊的大象!于是,问题便复杂得多,阻力更大得多……

    因强而弱

    当中国企业寄希望于很本分地进行规范的商业交易,却意外遭受到不平等打压时,我们是否想过:在现阶段,我们的海外并购“环境”就不可能是平等的,我们注定是弱势的!

    在并购领域,所谓“强强联合”在上世纪末的资本亢奋之后,已被证明是自欺欺人——比如奔驰与克莱斯勒的尴尬、惠普与康柏的没落;只有“恃强吞弱”才是有实效的并购模式——比如思科的“一生”。而中国企业,眼下却不得不另辟“弱势并购”这条注定的险路前行。

    不错,中国迅速强大了,但这看似有利的底气,恰恰构成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弱势基因。

    所谓“一个受惊的象群”,中海油此次体会应该最深。它面对的既不是“目标”优尼科,也不是比自己大的“对手”雪佛龙,甚至也不仅是那些上窜下跳的国会议员,而是充满了民族情绪的整个美国!

    在这群世界上最庞大也最强壮的象群面前,任何一家企业都无力回天……

    而这群大象之所以会受惊,根在它们“看”到了中海油、海尔、华为背后所蕴含着的巨大力量。而这种力量,是当年如日中天的岛国日本所无法比拟的。

    可以说,海外并购中的中国企业,正因为中国国力的日渐强势,而陷于“弱势”。

    站在对方的角度看自己

    弱势并非不幸,否则增兵减灶、草船借箭也不会名垂千古。关键是要充分预估形势进而准确定位自己,然后策略地利用形势、主导形势。否则等待我们的难免是愤然含泪。

    因此,越是在快速成长中,中国企业越需要看到自己的弱势。而是否弱势,本质并不在于自身的大小,而在于我们所呈现的“面目”可能激起的敌人寡众。

    从结果看,此番中海油虽在尽力做到公平交易所需的规范与本分,但当面对美国逾七成民意的反对时,我们该做的,就只有反思自己。

    古人云:知己知彼。在今天互为一体的世界上,不知彼,就意味着不知己。然而我们从企业到媒体,又有多少人能认真分析来自大洋彼岸的歇斯底里?殊不知,我们可以怒斥“不可理喻”的唯一理由,是就此永远“拂袖而去”。而只要想分享欧美发达市场,那就要先了解并“理解”它们的多虑与误解,乃至它们的“双重标准”,进而“策略”疏解之。

    总之,如果我们还想跟寅吃卯粮的“八旗子弟”打交道,就得承认他是个“爷”。

    也只有我们从心态上自知弱势,才能从结果上赢得强势。

    世界万物,就这么现实,就这么辩证。

    弱势中 中国企业如何抉择?

    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都是“以小吃大”,或者是弱势地区的企业试图快速实现全球化而并购强势地区的企业。在并购中,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弱势并购”,它在风险上比“强势并购”要大得多!

    “弱势并购”到底该不该做?有多少胜算?在“弱势并购”中,中国企业该如何思考?如何规避风险?

    弱势并购:能不能?

    天道并购投资咨询公司董事长俞铁成认为:“弱势并购”的案例在国外也存在,看待并购如果单纯看是“大吃小”还是“小吃大”是不对的。尤其在发达资本市场,由于金融工具比较多,还可以有境外基金投资,所以即便是“弱势并购”也很容易办得到。比如:联想并购IBM PC部门,只要联想能够借到钱,就可以做。

    他进一步指出:具体到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最近的几个案例,比如上汽、中海油的并购行动,不论成败,都说明中国已经有一批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他们已经具备了并购谈判和国际运作的能力。既然市场是世界性的,当中国企业具备一定的行业地位时,就应该走出去。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是缺乏经验的。但没有经验并不可怕,你可以请人来帮你。所以,俞铁成认为:“中国企业只要想清楚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购海外强势企业就是可行的。”

    “但在并购中,虽然事先要经过评估,但是不确定因素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并购不是一场志在必得的战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场赌博。而愿赌,就得服输。”

    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是必然的。相对于并购的对象,中国企业处于弱势,这也是正常的。而成功与否的关键不在于双方的规模,而在于公司的战略决策、谈判和执行的能力,在于天时、地利与人和。

    弱势下如何掌握主动?

    虽然,进军海外是中国企业发展壮大后必然的选择,但目前具备这种能力的中国企业并不多,进军海外似乎仍需要不断修炼。

    美国前商务部副部长、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院长Jeffrey Garten今年在北京参加IBM年度论坛时曾经提到了一个成功率较高的并购法则。他说:如果有两家公司长期合作,彼此了解,它们的并购就容易成功;另外,如果一家大公司要买一家小公司,成功的机会也较高;但如果一家企业要买与自己规模相当,或是规模比自己还大的企业,那就要小心了。面对“蛇吞象”式并购,中国企业也应该小心了,弄不好最终会令企业难以消化。

    而且,并购研究专家从大量的企业并购案例中发现一条重要的规律:并购是否成功,主要是看并购方能够给被并购企业带来什么,而不是从被并购企业获得什么。而这也正是中国企业往往想不清楚的问题。

    “中国企业并购时往往仅考虑如何解决自己目前的困境,却忽视了:并购式拓展只是从一个难题转换为另外一个难题,就像千斤重担从一个肩上换到了另外一个肩上。这同样考验中国企业的实力和智慧。而且因为并购是一种大投入、大运作的经营方式,风险更加集聚,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企业多年的积累毁于一旦。 ”这位专家说道。

    而且,这些被中国公司并购的失败企业,实际上并不是被中国企业打败的,而是受挫于第三方企业,比如:被TCL并购的阿尔卡特手机是败在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的手下;被联想并购的IBM PC是败在康柏、戴尔的手下。在此前提下,中国企业不能也不敢以胜利者的姿态去接收。为此,他们必须接受被并购企业提出的诸多要求:人员不能裁、工资不能减、管理制度不能改,整体的管理甚至还要受被并购方所控制。

    如此一来,如何才能摆脱原来的困境?则是中国企业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你要买的是什么?

    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企业必须思考自己的战略,想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虽然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具有深刻的经济根源,决不是一个短期的偶然行为。但海外并购并不适合每一个中国本土企业,中国企业采取海外并购战略时,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全面分析,切不可操之过急。

    德国著名的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罗兰·贝格,曾经对于“中国企业正在世界各地掀起一波声势浩大的并购浪潮”的现象发表过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国企业有太多的机会导向,而非战略导向。只图便宜而做出的不慎决策,会让企业长远受损。(相关报道参见本刊今年第7期)

    业内人士评价上汽、南汽抢购英国罗孚个案时表示:南汽以近6000万英镑的价格购得罗孚汽车的制造、研发和发动机生产分部,相比1994年β砉疽?亿英镑拿下整个罗孚汽车集团,价格不算昂贵。但由于宝马、本田的核心技术并不在此次并购项内,南汽集团只是买下了一个空壳。除前期投入外,工人的工资、维持英国工厂运营和重新研发所需资金都是巨额数字,对自身资金并不充足的南汽而言,要使其健康运转,难关漫漫……并购的风险,从成功之日起才逐渐摆上案头。

    面对找上门来的机会,面对豪门伸出的橄榄枝,中国企业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我要的到底是什么?

    你会恰当地表达自己吗?

    回到近期发生的并购案例,比如:中海油和海尔,都未果而终。分析主要原因:其一,冷战思维作祟;其二,沟通问题。

    金岩石指出:美国老百姓其实并不关心中国。但联想并购IBM,海尔争购美泰克,然后是中海油并购优尼科,这三大并购实际上把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变成了美国老百姓都相信的事情了。于是,中海油谈判的对象就不是优尼科了,而是美国政府。于是,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就成了一场注定要受挫 的交易。

    有关海尔退出竞购美泰克的原因,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价格因素;二是政治因素,海尔并购美泰克可能会引起美国政界的高度关注;三是商业因素,海尔计划准备保留美泰克在美国的销售和配送团队,同时把产品制造转移到低成本的中国,然而该设想遭到工会组织严密的美泰克员工的反对。

    以上两个案例中,美国政界固有的冷战思维以及美国民众的误解,是中国企业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而“中国国有企业的海外并购是中国政府的政治图谋,中国欲图控制他国自然资源”、“中国私营企业也与政府存在紧密联系”等论调,尽管都源自不折不扣的误解,但这是目前中国企业现在到海外发展时所难免的困局。

    正如并购专家王巍所说:“我们如何进入全球,如何在全球的舞台上合情合理地表达自己,这是中海油这次并购提出的新题目,这才是有价值的。中海油的管理层毕竟通过这次并购与全球企业短兵相接,给予我们全国和业界看到了不同经营理念正面冲突的机会,这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如果我们总结得好,这种积极意义将推动我们下一步海外并购。”

    所以,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如何沟通,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尤其重要。但中国企业在这方面却存在先天不足。要解决,王巍指出:“首先第一要了解自己是谁;第二要了解人家的规则是什么,我们争取要学会它,并且利用好中国自身的庞大力量去逐渐改变规则”。

    中国企业出门了海外并购来到了

    当三国时代到来……

    任何产业的周期都要经历从春秋到战国再到三国的过程,也就是说,一个行业是最大的三家企业控制70%的市场份额,余下的30%由小企业控制,这些小企业每天都有可能死亡。

    在一个行业的春秋时期,企业各干各的,每个企业都活得很好,正所谓“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但好景不长,很快就会展开战争,进入战国时期,战国的结果是三国鼎立,产业趋于成熟。可以说,任何产业都是在大多数企业走向死亡的过程中成熟的。而并购则是企业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不断新生的结果。

    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当你知道企业早晚要死的时候,你有两种选择:一是通过并购脱胎换骨,一是干脆卖给别人。

    所以并购不神秘,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个必然选择。这也是傅成玉、张瑞敏等经营者们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

    企业在经历春秋、战国之后,到了三国时期,这时的必然结果是三家企业都不赚钱。因为只要这三家企业把价格拉上来,就会有一大堆小企业以低价进行竞争,就会再度回到战国。

    所以这三家企业只能把价压低,这样的结果是当产业的生命周期衰退的时候,一年之内就会把前几年赚的钱都赔掉。如果在这个时期企业活了下来,就还有机会再赚几年,然后再准备赔掉。

    也就是说,企业真正的暴利时期是春秋和战国时期,成熟企业的利润率也就只能比银行利润高一两个点。而企业能不能盈利取决于借银行多少钱,如果负债高,企业就必然走向死亡。

    并购,以逃脱周期性死亡

    在投资银行家的眼里,企业只要经历了春秋战国之后的国内产业整合,就一定会进入国际。企业是没有国界的。在那些已经全球化了的行业里,中国公司别无选择,跨国并购是必然的。这样才能够维持一个周期不死。

    具体到一个企业如何进行跨国并购,简单讲,自己得知道你是谁。你在产业里是强秦,还是弱燕?如果你所在的产业在下坡,那在这个产业里怎么玩都得死,除非通过并购逃出这个产业。每个企业家应该想三五年后你所在的行业是什么样,或者认命被买,或买别人,弄一个能活下去的企业,把自己脱胎换骨。

    所以每个具体的并购都是改变市场地位,用买活的东西来抵消自己内在的死亡。虽然有时并购可能是陷阱,但你却不得不跳,因为你已经到了绝处。如果是优秀企业家,应该争取将自己企业的生存空间,放在一个行业和产品和企业的生命周期来考察,什么时候应该并谁,买谁,什么时候应该卖给谁。

    每个企业都有周期,包括:产品、经济、产业的生命周期。在三个周期中,通过并购来经营周期。正如冯仑所说:企业有四条命,分别取决于政府、自然界、技术创新和周期。政府、自然界、技术创新让你死,你都无法逃脱。你惟一能克服的,就是周期。如果是周期让你死,想不死就要并购,要在同一个组织平台上获得新生,再经历一个新的春秋、战国、三国,周期往复。

    吸引外资越多,越要跨国并购

    跨国并购其实真正的背景是国际资本流动。

    现实的情况是,随着外国资金进来,你就得出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市场一体化。从2002年始,中国市场成为全球吸引FDI(对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地方,每年在600亿美金以上,连续3年世界第一。

    而据统计,过去30年世界FDI的70%是通过并购实现的,在中国目前这个数字只是30%,也就是进来的600亿中有180亿是来收购中国企业的。如果是70%(就是400亿)的国外资金是用来收购中国企业的,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十年之内外资会把全中国都买光,这是很可怕的事!

    所以,他们过来,我们就得出去。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根源,就是外资的进来。未来5~10年,是中国经济全面国际化的时期。

    我们应当看到:全球资本市场已经挪到中国,很多行业将来很可能没有中国企业,比如:汽车业、彩卷业、化妆品、照相机、手表等行业。跨国公司正在中国上演新时代的“甲午海战”。

    中国的高速成长使许多企业不得不做出选择,或者选择做一个已经被外资占领的产业,或者杀出去,像联想、海尔、新中基那样。

    所以,跨国并购将不可避免。

    弱势跨国并购的三大陷阱

    在最近发生的几次跨国并购中,中国企业总体是处于弱势的。在这种类型的并购中,如下三个方面是中国企业往往容易忽视的。

    第一,大家往往不能理解跨国并购中的政治博弈。中海油的案例就说明了跨国的大并购不可能没有政治。通过资本市场的并购本身,就是政治博弈。

    大的并购不仅要考虑技术因素,还要考虑外交和政治,必须有政府公关。所谓投资银行业务,就是投资+银行+政府公关三种角色。所以中国企业一定要意识到:跨国并购非常容易涉及政治和外交。

    第二,注意金融陷阱。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没有负债,按净资产收购企业,就是同时把资产和负债都纳入自己的经营体系中。尤其要注意的是:当企业发生重大变化时,企业目前的信用额度随时可能被中止。按照一般的逻辑,收购一个100亿的企业,如果它有30亿是负债,人们往往认为70亿就可以收购,因此为这70亿用了所有的信用额度。但你必须考虑的是这30亿的信用额度如果没了,你必须有替换机构。如果你是国内并购,银行还信任你,你还能拿到。但到了国外,你可能就拿不到了,因为中国的金融机构还没有国际化。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随时都可能陷入这样的陷阱。

    比如:中海油本身的市值220亿,如果用180现金收购优尼科之后,假如市值是400亿,如果中海油不是在香港上市而是在国内上市,就很可能陷入破产危机!因为优尼科本身的负债是40%多,如果3个月后,优尼科原来的债权人索债和信用额度中止,中海油就必须有80亿现金!当你缺钱的时候,一分钱就能难倒英雄汉,让你陷入破产危机。

    第三是经营陷阱。收购国外企业,比同类中国企业要便宜很多,因为国外的破产制度很强,企业面临破产威胁就得卖。但在日常经营中,企业为了少交税会加速折旧,这使得企业越老,实际资产就越高于账面资产。而且国外企业有很多都是百年品牌,无形资产也往往会低估,甚至用它实际价值20%的价格就能收到。

    但是,经营这样的企业所需要的管理能力,比国内企业要强很多。

    你如果不能迅速完成转型,不能迅速把国内企业的优势和当地的劣势进行整合,你的企业会迅速陷入经营危机。如果外国人能把企业顺利经营它是不会卖的,寻求被并购,就说明在经营中他们有自己克服不了的困难。

    所以中国企业在收购的时候首先必然要先问一个问题:假如我是对方,我为什么要卖企业?要知道,在国外卖掉一个企业,所得的钱中交税占了大头。这只能说明:这个企业继续经营下去的代价是他们不愿付出的。如果他们的困难正是你的优势,跨国并购才能真正得到成功。只有你有理由证明你一定比他经营得好之后,你再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