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阿里公布了2017年三季报,营收和利润都保持了高速增长。和美国的亚马逊比,中国的电商市场前景更好?
我们先看阿里的最新财报:总收入55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60%,环比增长9.8%,同比增速创过去15个季度新高;中国零售业务(包括淘宝、天猫和聚划算)达到395亿,同比增长64%,其中广告收入增长了57%达到262亿,交易佣金同比增长46%至100亿,其他新零售收入同比增长437%至32亿(其中一大块来自于银泰百货的并表);
云计算业务继续保持了100%增速达到了29.8亿,我们之前说过阿里云已经是全球最大的云服务平台之一。阿里巴巴Non-GAAP净利润达到了220亿,同比增长了70%,净利润率达到了40%。简单来说,阿里巴巴收入增速60%,利润增速70%,净利润率40%。
我们再来看看亚马逊的最新财报:收入同比增长33.7%至437亿美元,云计算平台AWS收入46亿美元,同比增长42%。北美市场收入同比增长35%,国际市场收入同比增长29%。经营利润达到了1.45亿美元,经营利润率0.8%。
由于两者对于如何计算收入的方式不同,所以对比收入的意义不大,我们更多从增速和利润率角度去看。两者的单季度增速都在加速,说明了无论中美,电商渗透率在进一步提高。但是我们再看增速和利润率,显然阿里更好。从常识上看,越高的利润率代表着越强的定价权。我们把非电商业务剔除后,发现阿里的定价权比亚马逊高很多,后者的AWS给经营利润贡献了大头。这就牵扯到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电商的空间比美国更大,下面是一些定性的思考:
对比美国,我认为中国有三大红利。
第一个红利是传统零售业态的不成熟。中国改革开放是从80年代开始的,真正意义的零售业态也是从80,90年代刚开始。到了2000年以后,中国家庭才开始真正摆脱贫穷,进入小康,也逐步有了中产阶级。所以一开始的零售业态是非常不成熟的。而2000年以后,电商就逐步开始了。基本上是在零售业态没有建立壁垒之前,就开始对其进行冲击。这是一个典型的高纬度打低纬度模式,同时获取了增量和存量市场。
而美国电商起来的时候,传统零售已经很成熟。亚马逊创立前,美国都有几个超级大的零售公司:从Woolworth,Macy百货到沃尔玛。所以亚马逊更多是商业模式的优化,渠道和体验的优化去抢一个存量市场。
第二个红利是劳动力红利。这里我想说的不仅仅是劳动成本低,而且效率更高。这些人不仅成本便宜,工作还认真卖力,出工又出活。说到人口红利,中国拥有的不仅仅是廉价,而是素质高,工作动力强。这导致整个中国物流的效率高,能将货物及时投递到家家户户。海外却完全不是如此。
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就高很多,传统快递公司UPS和FEDEX都是有工会的,员工不仅懒,没几年还要求加工资。物流成本就非常高。不仅仅是美国,前一段时间去日本旅游,发现日本的电商一点都不发达。也和日本的劳动力成本过高有关。
第三个红利是大都市化生活方式。电商最重要的一个是价格,另一个是便捷性。都市化的生活方式,让物流投递的成本更低,也更容易推动电商的发展。中国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全球最多,城镇化其实带来的是更强的都市化。越来越多人向大城市集中。二三线城市流入一线城市,四五线城市人口流入二线城市。
人口的集中化大幅便捷了物流的效率。相反,美国城市居住比较分散,有些时候开车20分钟只能送一家人,导致中西部区域的电商渗透率一直起不来。
第四个红利是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率。
这里又牵扯到两个因素,一个年轻人口的数量,另一个是流量成本。移动互联网作为新兴产业,更符合年轻人的潮流。而中国在移动互联网爆发的阶段,正好在人口红利末端,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使用度就会更高。相反,美国大量的老人比较Old School,别说移动互联网,连新的电子产品都不用。另一个是上网流量的价格红利。为什么中国移动互联网长尾用户那么多?因为上网价格更便宜,实用门槛就很低。如果是美国动不动80到100美元的包月通信计划,将把许多人屏蔽在外。
最后的思考,阿里的市值必然超越亚马逊。
目前阿里市值4700亿美元,亚马逊市值不到5500亿美元。当然阿里市值里面还没有包含蚂蚁金服,支付宝。但就光以电商的维度看,阿里是一台更强劲的印钞机。况且阿里现在对于渠道的垄断力越来越强。在零售这个行业,渠道就是一切。今天,中国越来越多的商场早就开始了转型,向娱乐,体验模式转变。
单纯商品的流量渠道被阿里垄断了。而在这种垄断下,阿里成为了中国最大的零售渠道商。这也导致其竞争对手越来越难生存,纷纷退出这个市场。而互联网比传统零售更强的就是网络效应,使用的人越多,数据越大,最终的用户体验也会更好。
阿里的中国电商巨无霸之路,依然在路上。在全球范围来看,阿里也是最有竞争力的电商平台。相信不久,阿里的市值就将超越亚马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