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国内首次“触网”,仅在上海地区推出网上商城的宜家家居正试图更大范围接触电商。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宜家已经与天猫进行洽谈以谋求合作。对此,《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宜家中国方面了解到,宜家计划在2018年开始试点在非自有在线平台推出宜家产品,但目前尚未确定合作商家。
一直以来对电商持谨慎态度的宜家,在业绩增速放缓以及家居电商浪潮兴起的压力之下,不得不拥抱互联网。但错过电商增长期,本土化经验不足的宜家能否在国内家居电商市场突围?
宜家触网
日前,宜家宣布计划通过第三方购物平台销售家具产品。有国内媒体报道称,宜家此前已经和天猫方面进行过洽谈。也有国外媒体称,亚马逊将是宜家的合作商之一。
对此,宜家中国方面不置可否,其公关总监许丽德在给本报记者的书面回复中表示,宜家计划在2018年试点在非自有平台推出宜家产品,并在未来几年进一步推进。目前宜家尚未决定在哪些平台或市场开展试点。
“宜家一直满怀好奇之心,期待探索新的领域,并且努力学习接触和服务更多顾客的新知识,为此,我们接受了开展试点与测试的理念。”许丽德同时表示,宜家主要精力仍会放在现有销售渠道上,包括IKEA.cn及各大宜家商场在内的销售渠道。
事实上,在此次宣布入驻电商平台之前,宜家已经自建网上商城“试水”电商。去年9月1日,宜家网上商城上线,包括9500种宜家商品,但是购物功能仅对上海地区开放。据了解,宜家网上商城小件物品由亚马逊物流配送,大件商品采用宜家此前的物流体系,而上海宝山商场为供货商场。
在网上商城上线首日,宜家网站一度“瘫痪”。而在接下来的试点期间,频频可见消费者因网站反应速度慢、注册复杂、物流慢、运费贵等原因在社交媒体上吐槽体验太差,宜家网上商城也因此被指在中国水土不服。
虽然没有透露网上商城的销售数字,但宜家方面表示,目前网上商城的销售达到预期。“上海网上商城是宜家中国电商的先行版,通过这个试点,宜家期望试水在线市场,了解顾客需求,磨砺内部流程,为大规模在全国上线在线业务做好准备。”许丽德表示。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互联网家装背景下,百安居、顾家家居等家居家装企业均已入驻第三方平台,宜家选择和第三方平台合作是明智之举。“平台能够导入流量,加上宜家自身的影响力,以及其对供应链的管理能力,对毛利率的把控,宜家要超过其他杂牌还是很容易的。”电商分析师李成东表示。
增长需求
作为一家传统的家居卖场,体验式购物一直是宜家的特色。在宜家商场,大量商品通过样板间展示,顾客根据宜家规划的路线体验购物。同时,宜家在卖场内提供餐饮服务,在2016年,宜家餐厅的收入甚至达到17亿美元,约占营收总额的5%。
而这或许也正是宜家电商发展缓慢的原因。据媒体报道,宜家创始人Ingvar Kamprad曾在2008年驳回运营电商的建议,理由是电商买卖会减少来店的客人,这样会失去一些额外生意。
然而,2015年,宜家时任CEO Peter Agnefjaell承认互联网革新了整个时代,逐步拓展爱尔兰、捷克、澳洲等国家的电商业务,并计划,5年内有宜家门店的地方就有电商。
这一转变的背后,除了各大传统零售业态纷纷触网,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宜家集团的增长速度正在放缓。
本报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梳理宜家近年来财务数据发现,其2012财年至2016财年营收分别为270亿欧元、279亿欧元、287亿欧元、327亿欧元、350.7亿欧元,增速分别为1.8%、5.9%、12%、6.8%。
而就在去年6月,宜家时任CEO Peter Agnefjaell提出,宜家2020年的营业额目标为500亿欧元。也就是说,平均每年增速要在10%以上。
与宜家全球市场整体增速平缓相比,中国市场却成为宜家增长最快的市场。2016财年,宜家中国区销售额为125亿元,同比增长18.9%。
宜家1998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直到2011年,开店速度平均每年1家;2012年起,宜家开店速度提高到每年3家。截至今年6月,宜家中国一共22家卖场。
这一数据显然无法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在淘宝上,随手一搜就可以看到各种宜家代购店。一位北京的代购告诉本报记者,买家需支付除商品本身费用,需增加5%~10%不等的代购费,以及邮费,有些商品还需要支付包装费,收到款之后她前往北京宜家四元桥商场采购,再通过快递将商品寄给顾客。事实上,除了外地客户,不少北京本地的消费者为了省事也会选择代购。
“中国市场有一些本土化的特点,宜家也看到了中国消费者的变化,中国的85后、90后正在成为消费的主力,而这些群体已经适应了网购。宜家还没有强势到坚守自己的模式不改变。除此之外,宜家或许也看到了其他的一些国际巨头为中国市场而改变。”家居电商观察人士王建国表示。
宜家方面对记者表示,宜家中国近年来提升了开设新店的速度,计划将以每年3~5个新店开业的速度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
据了解,2016年,宜家网上销售收入增长30%,为14亿欧元,约占营收的5%。而在宜家此前500亿欧元的销售目标中,宜家希望电商销售占到10%。
行业痛点
在刚刚过去的“6·18”网络购物节上,家居建材成为电商平台的热销品类。然而,在业内看来,对于所有的家居电商企业来说,物流都是最大的痛点。也正因为此,家居类企业普遍对电商反应滞后。
“大件物流成本都比较高,整个售后服务都比较难做。”李成东表示,宜家部分商品是组装式的扁平化包装,相对比较适合电商运输,但是有些商品后期仍然需要处理成适合电商发展的包装。
在物流专家赵小敏看来,当前国内的物流企业发展仍不够成熟,目前并没有专门针对家居家具产品的运输标准,从而导致家居电商消费者在售后方面投诉较多。
许丽德告诉本报记者,宜家中国正在积极建设自己的物流和仓储体系,从而为全国运行全渠道业务做好准备。
王建国认为,宜家一开始的模式就是鼓励消费者DIY、自提,从来就没有免费送货上门服务,一般通过第三方配送,消费者自己购买服务,所以线上销售同样会延续线下的方式。而对于宜家的自建物流体系,比较可能的情况是找一些现有的快递企业合作。“宜家不太可能像京东一样自建物流体系,那样成本高,耗时也长。”王建国表示。
除了物流和仓储问题,也有分析认为,宜家此时进入电商平台实际上已经错过了最佳增长期,且同质化产品也越来越多,电商对于宜家会有一定增长,但增长空间有限。
王建国也认为,虽然天猫等平台自带流量效应,但是天猫上的企业数量也多,一定程度上会对宜家造成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