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this.width=740>
清晨,阳光刚有些许热度,老余就已经背着装得满满的竹篓回来了,路上看到同村村民便打招呼“下午到我家吃清明果”对方也是笑着回答“好哦,中午吃了饭我就去”。这是小山村里一种奇特的交流方式,包清明果是个很麻烦的过程,两三个人一下子忙活不过来,小山村里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将同村村民聚在一起,包清明果,也是交流的一种渠道。
740)this.width=740>
竹篓里装得满满的,是一种草本植物,当地人称为“青菶(beng第三声)”,我查阅了相关资料,才得知这种植物学名叫鼠麴草,俗称清明草,是制作清明果的原材料之一。
740)this.width=740>
老余耐心地将青菶洗干净挑去杂草,然后用土灶烧了一大锅热水,将十来斤青菶一同下锅焯,并向锅里撒了些石灰粉。焯好的青菶又被拎到小溪里漂洗,然后被揉成一个个拳头大小的球状。
740)this.width=740>
昨夜浸泡的一斗大米和两升糯米已经吸够了水分,老于将石磨洗干净,将青菶球一个个切碎,准备开始磨米浆了。把混合好的湿米和青菶沿着石磨上面的小孔放下,老于用手慢慢推动石磨旋转,老于的老伴隔一会儿便倒些水进去,只看见石磨下不断有青绿色的米浆流淌出来,这些米浆将会是清明果富有特色的面皮。
740)this.width=740>
磨完米浆,老于从米仓里翻出来一块黝黑的红糖,“去年种的甘蔗多,就榨了几斤砂糖,手艺不到家,有点焦了,但还是很香的看我一脸疑惑,老余如此回答。用刀将红糖切碎,拌上糯米粉,老余又炒了些芝麻,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碾碎。这些食材混合搅拌,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土榨的红糖、现炒的白芝麻,那香味令人无法自拔。然而这仅仅是甜口清明果的馅料而已。
740)this.width=740>
吃完午饭,老于家里已经聚起了四五个村民,老余的老伴催着老余赶紧烧火“做和(huo第四声)头”。当地将米浆由液态炒至固态的流程称为“做和头”,将类似于面团的青菶米粉团称为“和头”。
做和头是一个很费体力的活,一般都是由家里的男丁制作的,数十斤的米浆在热锅里反复翻炒捶打,中途间歇倒入菜籽油,一锅十几斤的和头至少需要十几二十分钟才能完成,这途中不能停止翻炒,否者会马上糊锅,一锅的和头也全部报废了。即使是青壮年很很难胜任,因为这需要的不仅仅是体力还需要足够的技巧才行。老余在这方面就属于造诣颇深的,村里人做清明果一般都喜欢叫老余去做和头,因为他做出来的和头不会太糯也不会太硬,更不会出现焦皮或者烂生的情况。
[NextPage]
740)this.width=740>
刚炒出来的和头热腾腾的,表面温度超过八十度,内部温度超过一百度。然而,包清明果就是要乘热,温度稍低,这些和头就会变硬、变干,就不能包了。锅铲刚离开和头,还冒着一阵阵的热气,老余老伴双手就已经抹上菜籽油开始揉了,还招呼着村民“赶紧,乘着热开始包喽”。不得不佩服老人的手艺,别看和头还是热腾腾的,老余老伴双手就没有停过,戳揉揉和头,掐成一个个小疙瘩,边上帮手的村民接过一个个小疙瘩往里面填入糖馅、菜馅。
740)this.width=740>
填糖馅的封好口再揉成圆球状,塞进木制模具里印上花纹,轻轻敲击模具,一个个精致的糖馅清明果就算完成了。填菜馅的比较麻烦,先要把热乎的和头疙瘩揉成面皮,再将菜馅填进去,包成巨型饺子,然后将封口处掐出花纹来,这菜馅的清明果也算包好了。
740)this.width=740>
如此炒制了三锅的和头,都是前一锅的和头包完了,后一锅的和头刚上来,这时间把握、炒至和头的人与包清明果的人都是拿捏得十分准确的。
[NextPage]
740)this.width=740>
包完了清明果,村民们就坐在门口聊天,老于俩口子洗干净锅开始蒸清明果了。木制蒸桶底部放上洗干净的棕榈叶子,再把清明果一个个整齐地码好,水开了即可下锅蒸。
740)this.width=740>
蒸上来的清明果外形依旧是那么精致,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糖馅的咬下一口,芝麻红糖便顺着嘴角溢出,甜而不腻,唇齿留香。菜馅的咬开后,也是汤汁四溢,山笋、野菇、腊肉、豆芽、野藠、鲜肉、咸菜,各种鲜美的食材在一个小小的菜馅清明果里发挥出最大的魅力。
740)this.width=740>
一口气连吃了七八个清明果,看着这个淳朴的小山村,感受着周边自然地气息,然而此次行程即将结束,或许以后的每个清明时节,我都会怀念这一刻的美味。
740)this.width=7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