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泰航空亏损罚款麻烦缠身 被迫启动20年来最大改革
亏损、裁员、罚款
国泰航空被迫启动20年来最大改革
国泰航空近日麻烦不断,从八年首亏、计划裁员到操纵货运价格被罚款,接连的负面消息让这家公司经营雪上加霜。面对严峻的形势,这家香港最大的航空公司正酝酿20年来最大改革。不过,行业竞争往往落后一步便可能满盘皆输。业内普遍认为,过去的一年中,国泰航空在香港航空市场出现急剧变化的时候,没有及时做好战术战略调整,亏损成为必然结果,而未来的改革计划能否奏效还有待市场检验。
麻烦缠身
最新财报显示,2016年,国泰航空实现营收927.5亿港元,同比下滑9.4%。更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去年亏损5.75亿港元,和2015年盈利60亿港元形成强烈对比,这也是国泰航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对于亏损原因,国泰航空披露,集团的核心航空业务在去年面对严峻的经营环境,业绩受到多种因素的不利影响,而与其他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则是主因。去年,多家航空公司大幅增加可运载量,往来中国内地及国际航点之间的直航航班增加,廉价航空公司带来的竞争加剧,而货运业务则遭遇运力过剩等难题。
另外,访港旅客人次减少以及港元升值等,也增加了国泰航空的运营压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两天前,陷入亏损的国泰航空,又因牵涉一桩货运价格操控案,被欧洲委员会开出5712万欧元罚单,约合4.24亿元人民币。
为了节流,国泰航空开始谋划削减30%的人力成本。行政总裁朱国梁发表了一封内部信,“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充裕,必须要有强烈的紧迫感来面向将来。我们需要一个新的组织结构,重组必须会使得一些角色变得多余”。
据接近国泰航空的人士透露,这家公司计划拿香港的中高层“开刀”,预计会在今年夏天公布具体人员裁减计划。目前,国泰在香港大约有1.9万名员工,如果除去飞行员和空乘,其他职能部门的员工总数为5300名左右。
亏损背后
事实上,因为业绩承压,国泰航空自去年起就有所行动。该公司先是于2016年1月28日宣布将全资持有的港龙航空改名为国泰港龙航空。去年10月,国泰航空又发布消息,取消了下半财年的盈利预测,并宣布将对业务进行深入检讨。为了给经营减负,国泰航空一直在节省成本上疲于奔命。去年5月,朱国梁指出,客运业务开始转差,收益受到冲击,需要进一步控制成本,故推出三招节流措施,包括检讨营运和预算、停止一切非必要的部门自主开支以及暂停招聘营运非关键的职位。
不过,似乎有关节流措施并未生效,不久前,香港当地媒体报道,朱国梁于内部月刊中指出,集团正面对近年最严峻的挑战。一位不愿具名的航企高管称,除了面临中国内地大型航空公司的竞争外,近期港元兑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也导致国泰航空的运营成本不断上升。
“当下,国泰航空可谓内忧外患。”资深民航专家綦琦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从客观外部因素来看,随着自贸区的建立,香港在中国内地和国际间转口贸易功能被削弱,客货量降低。同时,广州、深圳等城市纷纷强化国际航线枢纽建设,大量开通国际直飞航班并且低价促销,到香港转机飞国际航点的旅客量锐减。”而从内部原因剖析,在香港航空市场出现急剧变化的时候,国泰没有及时做好战术战略调整,此外,国泰机型老旧带来的运营成本高企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巨大变革
眼看经营压力持续加大,国泰航空在最新战略中提出,要有一个更精简、能迅速应对运营环境变化的架构,措施包括提高生产力、增加收益能力以及拓展收入来源等,为此国泰将从最高管理层开始调整组织架构,到年中落实关键改变计划。
具体来说,该公司称改革重点会放在精简架构,意味着后勤部门势必重组。国泰航空还强调,2017年公司会在客户、运作、商务及人才管理方面重新厘定责任范围,设立新职能组合。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转型方面,澳洲航空或许可以提供一个范本。2015年澳洲航空扭亏为盈,而且通过裁员、淘汰旧飞机、调整航线以及飞行目的地等方式,过去三年,澳洲航空一共节省16亿美元的成本。
“国泰航空也应迅速变阵,比如在航线设置方面,应避开广州、深圳新开航的城市,调整并降低香港和澳洲的班次;加快更新机型的速度,有效降低运营成本。”綦琦分析,“对国泰航空而言,裁员只是节流,开源才最重要,或许该公司可以考虑将旗下港龙转型为低成本航空,而国泰主攻全服务业务,实现差异化发展。另外,也可通过持续增加选座费、机上上网等辅助性服务作为新的盈利点。”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在业绩快速下滑之时,国泰将被收购的传言日盛。对此,航空观察员王疆民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有传言称,中国内地大型航空将收购国泰,我认为短时间内难度较大,国泰航空的当务之急还是进行公司内部调整,但实施效果有待观察”。北京商报记者 肖玮
740)this.width=7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