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家电优势难以复制,海尔能否挽回颓势?
|
|
|
家电优势难以复制,海尔能否挽回颓势?
作者: 转贴自:国际金融报 傅光云 点击数:1179
销售额大幅滑坡,上半年巨亏近4亿,经营模式遭受质疑
05年9月26日,海尔电器集团有限公司(01169.HK)在港交所发布2005年中期业绩公告称,由于受手机业务亏损的影响,截至2005年6月30日,海尔亏损高达3.97亿港元,而04年同期,海尔则盈利4500万港元。 海尔公告资料显示,尽管海尔的洗衣机业务依旧增长强劲,营业额2005年上半年增长了约19%,达13.04亿港元,然而由于移动手机业务营业额于2005年上半年大幅度下跌约51%至8.14亿港元,截至6月30日,海尔6个月的经营额为21.18亿港元,比去年同期的27.48亿港元减少了23%。上半年,海尔手机营运方面亏损为6570万港元,而由于收购移动手机业务所产生的商誉减值亏损达5.497亿港元之巨。 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海尔由盈利转向亏损?海尔今年的业绩将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这将是海尔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吗?这是众多投资者所关心的问题。 “目前来看,形势不容乐观。”东方证券分析师陈刚分析说,海尔现在可能有些盲目追求多元化,并认为海尔的国际化也可能有些过头。
家电优势难以复制 陈刚指出,海尔进入移动手机行业以来,就一直采用它的家电经营模式,试图把它成功的家电经营模式复制到手机行业来,然而,海尔并不能把家电业务和手机业务整合到一起,不能把它的家电优势转移到手机业务上来,这恰恰是问题的所在。 陈刚分析说,手机是快速电子消费品,在很多方面和家电不同。首先,手机要求很强的科研能力,需要快速地不断创新,而家电相对来说这方面的要求没这么强。一线品牌手机不断强化技术优势,在手机行业,一天技术领先,可能就是天天领先。海尔等国内手机厂商在这方面并不具备这样的科研创新能力,这也是波导和海尔等国产手机在短短一年内市场占有率下降40%-50%的主要原因。其次,手机的设计理念和设计能力也要求非常高,必须时尚好看,这和家电行业有较大的差别,这也不是海尔的强项。第三,手机品牌优势要求非常明显,越是领先品牌,越是受到消费者偏爱,国内消费者会越来越多选择著名的领先品牌。第四,手机行业对管理、成本控制和规模的要求很高。这些特点决定了手机和家电完全不同,也是海尔很难把它的家电优势转移到手机业务上来,实现不了整合效应的主要原因。 此外,陈刚还指出,在手机渠道上,海尔也不具备优势。现在电信运营商在和手机厂商进行战略合作的时候,都是与大品牌进行合作,海尔虽然在洗衣机和空调等家电渠道上有优势,却不能运用到它的手机业务上面来。
传统产业不乐观 海尔除在手机市场上表现糟糕,它的传统优势项目洗衣机也表现得不尽如人意。虽然其营业额增长了约19%,而实现利润却仅仅为2240万港元,比去年同期的5580万港元,下降了一半还多。 对此,海尔解释说,主要归因于2005年的新产品开发支出庞大,加上塑胶和钢片等原料价格上涨所致。海尔称,现在原材料价格已趋于稳定并有下降趋势,而其位于山东胶南的产能达100万台/年的新厂将于2005年下半年投产,再加上洗衣机消费市场旺季的到来,这些都会对其下半年业绩有所贡献。 陈刚指出,海尔新厂的投产和计划在重庆投资设立新厂,有助于海尔围绕主业发展,然而洗衣机等家电行业是成熟行业,价格战使得行业获利空间有限,而扩大产能则有可能面临一个负面作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可能给海尔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 因此,陈刚认为,海尔未来的利润将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整个原材料价格能否回调;第二,手机和家电的资源能否很好得到整合。从手机业务层面上来看,仅仅有制造,没有核心技术,根本不可能有丰厚的利润回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