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李嘉诚斥资15亿港元建慈山寺 内设防弹禅室

李嘉诚斥资15亿港元建慈山寺 内设防弹禅室

作者:     转贴自:     点击数:1910


     3月31日报道 外媒称,香港首富李嘉诚斥资15亿港元捐造的慈山寺,根据寺方秘书长倪启端表示,订于4月15日起开放予公众善信,但每天限额400人,并已接受网上和电话预约。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3月30日报道,有别于其他多数寺庙,慈山寺内参拜观音时不准烧香,以“供水”取代;寺内而且还建有一个盛传是李嘉诚专用的防弹私人禅修室。

     
     位于新界大埔洞梓占地约4.6万平方米的慈山寺,在建造期间,因为负责施工的俊和工程公司与李嘉诚的长实集团就工程改动所需的额外费用发生纠纷,双方两年前一度对薄公堂,而有关寺院建造材料之精挑细选,以及一个盛传足可抗御炸弹和子弹的私人禅修室,亦因此而曝光。

     慈山寺秘书长倪启瑞表示,寺方有必要限制入寺人数,不接待旅行团,目的要“保持番寺庙清幽,另外面对附近居民,如果太多人流,会对附近居民有影响”。他补充预约入寺要选定时段,分八个时段分散人流,参观者可参加抄经、供水和行禅等活动。

     寺方近日安排传媒入内参观,包括盛传是李嘉诚专用的私人禅修室。该房间位于寺内三座僧寮其中一座之内,睡房连洗手间面积约27平方米,布置淡雅简朴,放置一张双人床、一部电视机。门窗有防弹玻璃,洗手间作为“安全房”。

     据记者观察,洗手间木门内嵌钢板,异常厚重,大力才能推动,墙身明显加厚。主人房注重对外联络,有3台电话,洗手间墙身有按键式警报器,将紧急讯息传至保安或控制中心。

     根据慈山寺的设计和造像顾问何培斌教授的介绍,以及上述工程费用官司案的法院文件显示,寺庙用料豪华,木材采用从非洲进口紫檀木兴建,大雄宝殿三尊大佛的莲花状宝盖镀上24K金。而屋顶采用日本烧造银瓦,确保色泽均匀。何培斌指,全寺部份摆设价值难以估算,例如2012年斯里兰卡总统送赠佛陀悟道处的菩提圣树折枝,从敦煌莫高窟以精密仪器拍摄,复制出“弥勒经变”、“文殊经变”和“普贤经变”壁画。

     报道引述倪启瑞表示,他否认寺庙过于豪华,强调寺院模仿唐代设计,亦希望犹如学院帮助市民学习佛法。他说:“佛法在东方琉璃世界非常之清凉,而西方的世界是黄金为地,佛法有很多不同法门,我们希望提供适宜环境给人学习”。

     倪启端亦否认寺院特别为李嘉诚打造私人禅修室的说法,设计也非李嘉诚授意,而是由建筑团队构思。不过报导引述资料显示,建寺工程正是由长实发展部承担。倪说,高设防房间是用作招呼大长老、僧王,但拒绝透露保安投资额。李嘉诚曾到场观察,亦参加法会,但暂时没有入住。

src=UploadFiles/2015331135126434.jpg740)this.width=740>

     香港首富李嘉诚斥资15亿港元捐造的慈山寺 (图片来源: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

 


【延伸阅读】港媒:屈臣氏转股权 李嘉诚个人获息远逊去年捐款


     中新网3月22日电 和黄分拆旗下零售业务王国屈臣氏上市一事突变,21日宣布转售屈臣氏24.95%权益予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套现440亿元(港币,下同),大部分资金用作派特别息。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作为长和系大股东,李嘉诚在今次交易获可观股息,个人从交易将获分派约七十亿特别股息。不过,他认为今次派特别息非特别事,亦不想吹牛去年捐了多少钱,强调一直爱国。

     报道称,据和黄资料显示,李嘉诚基金会自成立至今共捐出一百四十五亿港元,与此比较,特别息也不是大数目。

     和黄及长实同时派发每股七元特别息予股东,分别相当于二百九十八亿元及一百六十二亿元,实际的股息现金总额则为三百一十一亿元,因为长实持有约50.26%和黄权益,会从交易获得约一百四十九亿元特别息,而最终长实会派发一百六十二亿元特别息多股东,差额十三亿元会由长实补贴出来;副主席李泽巨指,希望可以每股“齐头”派七元特别息。

     有记者问,日后长和再有出售资产时会否再派特别息,长和系主席李嘉诚表示:都有这个可能性,但具体时间上好难肯定。他又再补充,派特别息需要考虑当时的资金需要,对股东负绝对责任。即使派都不出奇,主要为股东想。

     至于今次交易,派特别股息是否集团有资金需要,李嘉诚笑说:“讲笑咩?”李泽巨指长实的股东权益高达三千六百多亿元,帐面值较市值(昨日收市计为二千七百九十三亿元)还要高;长实本身的负债比率低,负债净额与总资本净额比率只有2.3%,可以说是没有负债。无论是投地,或是新的投资项目,长实具备足够实力。

     不过,今年一月底电能实业分拆港灯电力投资上市,集资二百四十一亿元,则未有向电能股东分派特别息,所得资金都是作为海外并购之用。

【延伸阅读】李嘉诚10亿捐款交收完毕 港大赞捐助具变革性意义


     中新网11月30日电 香港大学2005年获长和系主席李嘉诚承诺捐款10亿元(港币,下同)作医科教学用途,港大为表谢意,医学院因而以李嘉诚冠名。早前有传媒指称港大仍未收足全数捐款。港大医学院院长梁卓伟29日出席学院毕业礼时证实,整笔捐款交收已全部完成,并赞扬李嘉诚的捐助具“变革性意义”,港大永远感谢李嘉诚的慷慨,以及基金会灵活配合港大的需要。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有传媒于今年8月报道称,“李嘉诚基金会”于8年前承诺向医学院捐款10亿元,但港大至今仍未“收足”全数款项,质疑李嘉诚“违诺”。基金会当时即发表声明反驳指,有关捐助的细节和安排,均按照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和大学方面的建议。徐立之也解释,李嘉诚的捐款是以分阶段形式注入,有关安排符合国际惯常做法。李嘉诚其后表示,基金会的捐款“没一次拖欠,提早捐款就试过好多次”,重申分期付款是配合港大争取配对资助的需要,更透露事后收到徐立之因此而发出的道歉信。

     梁卓伟昨日出席学院毕业礼致辞时表示,“李嘉诚基金会”的整笔捐款交收已全部完成,并形容李的捐助具“变革性意义”,“我们永远都会感谢李先生的慷慨,以及其基金会一直灵活配合本校的需要,当中包括使到捐款能让我们从特区政府的配对补助金计划中,得到最大效益”。

他续说,医学院短期内会成立首个永久捐赠基金,指无论是旧有或新设的研究计划,都会继续成为李嘉诚的主要资助项目,又称凭借基金会的支持及与伙伴大学的合作,港大将进一步探索最佳方法培育下一代医学人才。

[NextPage]

 

【延伸阅读】李嘉诚被指“拖欠”捐款 港大称按协议分期支付


     中新网8月29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李嘉诚基金会2005年向香港大学捐款10亿元作教研发展,获大学将医学院以李嘉诚冠名答谢。有媒体28日报道称,港大仍未收齐该批捐款,并质疑李嘉诚“拖欠”。港大校长徐立之28日回应时强调,有关款项一直按双方协议以分期支付,基金会并无违背承诺。李嘉诚基金会亦强调,捐款细节和安排均按港大的建议及既定机制如期拨款,以配合大学争取政府“配对资助金”的需要。

徐立之:分期支付国际惯例

     徐立之表示,李嘉诚基金会大部分的捐款均用于医学院,一直按计划以分期支付,而由于双方有协议,校方不能透露目前所得金额以及捐款年期。港大发言人则补充指,对一些大额捐赠,以分阶段形式注入是普遍安排,也是国际惯常做法;而港大对接受捐赠有既定机制,按实际情况,将2005年李嘉诚基金会的10亿元(港币 下同)大额捐赠分阶段形式注入,强调李嘉诚基金会对捐款安排,一直信守双方协议。

     港大发言人28日补充,医学院一直妥善运用有关资金,例如早年为配合三三四课程改革及双轨年需要,医学院将有关捐款用作配对,以额外聘请更多教研人员。另捐款亦支持了医学院各研究中心,拨入“医学院发展基金”,让学院每个部门、单位及教研团队可以因应需要而申请拨款,过程公开、透明。

     港大重申,李嘉诚基金会所捐赠的一分一毫,均用于教学、科研、临床服务及知识交流这四大核心工作,令医学院每一个学系及教研单位均直接受惠。

基金会:支持教育热诚不减

     李嘉诚基金会28日回应指,有关捐资细节按港大方面的建议安排,以配合大学争取配对资助需要,基金会在捐款事务上无需要作任何隐瞒。基金会并强调,虽捐助港大一事曾历经不必要的风风雨雨,李嘉诚对支持本地教育的热诚绝不减退,基金会新一轮的捐款计划也即将展开,已收到逾200项申请,包括香港各大院校的新建议书,基金会将一并作考虑。

【延伸阅读】港大医学院将以李嘉诚冠名 校方证实未收齐捐款


     人民网香港8月28日电 据媒体报道,全球华人首富李嘉诚在8年前承诺将向香港大学医学院捐款10亿港元,香港大学为表感谢将医学院以李嘉诚冠名,但李嘉诚至今仍未完全捐出捐款。今日,在出席香港大学开学典礼时,港大校长徐立之证实此消息,但表示对方有分期付捐款的项目,并没有违背承诺。

徐立之强调,李嘉诚早已承诺他将分段捐款,但由于双方有协议,不能透露李嘉诚已捐出金额和捐款年期。(郭晓桐)

【延伸阅读】李嘉诚8年未完成10亿捐款 港大指没违反承诺


     中新网8月28日电 据香港《明报》网站消息,香港大学医学院2005年获李嘉诚承诺捐款10亿元(港币 下同),港大校长证实,捐款是分期支付,至今尚未收完钱。

     港大当年为了答谢长和系主席李嘉诚的捐款,将医学院冠名为港大李嘉诚医学院。港大校长徐立之28日称,他们当年与李嘉诚协议,分期支付款项,至今尚未收完有关款项,他强调,李嘉诚没有违反承诺,但他不能透露已收了多少钱。

【延伸阅读】李嘉诚推“宁养计划” 捐款总额逾6亿港币

src=UploadFiles/2015331135236225.jpg740)this.width=740>


图片来源《文汇报》

     中新网4月29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癌症病患者往往都受到病情的反复煎熬,为了守护他们的生命尊严,令他们在患病期间,能带着一点宽心和微笑,李嘉诚基金会于1998年起在广东设立第一所宁养院,为贫困末期癌症病人提供免费镇痛治疗及家居服务;基金会更于2007年与医院管理局合作,推行《人间有情--香港宁养服务计划》,革新宁养服务模式, 纾缓病者及家人身心上的苦痛,至今基金会于内地及香港的捐款总额已逾6亿元(港币,下同),受惠人数逾百万。

港推行6载 捐款1.26亿

     “宁养计划”在香港推行6年多以来,李嘉诚基金会已捐款逾1亿2600万元,加上医管局的配套资金,于医管局辖下10间公立医院设立宁养中心,共让27000名末期癌症病人得到适切支持;计划下所提供的门诊及日间宁养服务更逾230000人次。 另外,计划又着力培训宁养大使及成功招募义工,合共2700名,并提供约50000节社交心理支持,亦提供哀伤辅导服务予约2000名儿童及超过1300家庭。

诚哥公开信谢医护奉献

     为了给一众医护人员和服务团队打气,基金会主席李嘉诚于上周五在报章刊登了一封公开信,衷心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他又与宁养服务合作伙伴聚餐,分享助人路上的点滴,“对于在生命边缘挣扎的病人,宁养工作就如给渴者一杯白开水,平静、和暖,减轻身心痛楚; 如此有意义的工作,应该延续下去。”他希望医管局可以继续支持宁养服务,把支持病人的力量发挥到最大。医管局主席梁智仁则感谢李嘉诚对提升香港公立医疗服务的贡献,又赞扬“宁养计划”造福有需要的病人及其家属。

     其实,“宁养计划”是由于李嘉诚看到其中一位挚友被癌细胞夺去生命,临行前痛苦难当。他想到富者享有最顶级的医疗服务,所受癌痛折磨尚且如此,更何况贫困病患者。因此,基金会于1998年就在广东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设立第一所宁养院,为贫困末期 癌症病人提供免费镇痛治疗及家居服务,至今全国设有32所宁养院,每年免费服务16000名病人,历年来让数十万家庭受惠,累计捐款人民币4亿7600万元。

 

(2014-04-29 09:36:02)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15331134952964.jpg740)this.width=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