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便利店代收货:“收货宝”尝第一口蛋糕的滋味

便利店代收货:“收货宝”尝第一口蛋糕的滋味

作者:中国品牌总网    转贴自:     点击数:3264


     在“生意”层次,收货宝主要做三件事:帮形象、帮便民、开微店。帮形象,是指从外观上对便利店进行改进,改变其原来简陋陈旧(有的甚至连店名都没有)的形象,吸引更多顾客上门。
你印象中的社区便利店是什么样子?低调地待在小区门口,没有促销,也不吆喝,店老板们常见的状态就是等待,等生意自动上门?这意味着他们高冷、不屑于门庭若市吗?似乎不是。这安静的背后,他们对什么蠢蠢欲动?

     很多电商在瞄准这个群体,试图激发他们卖货之外的潜能,比如代收货。但现实是大多数的企业折戟于此,京东与好邻居的合作已成为一个失败样本。

     而第三方代收货企业“收货宝”却在这个领域尝到了第一口蛋糕。作为菜鸟网络旗下“菜鸟驿站”(原天猫服务站)最大的第三方合作伙伴,收货宝目前已覆盖1万余个社区便利店、平均每个网点月接单量超过1000单。今年的双十一更是收包裹收到手软。

src=UploadFiles/20141125175857380.jpg740)this.width=740>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14112517599111.jpg740)this.width=740>

     做到这一步,收货宝用了三年多。在亿邦动力网与收货宝创始人许建伟的对话中,一个最重要的主题是“如何搞定便利店”。只有真正摸透便利店的行业生态、店主心态,才能抓住其痛点,激发其潜能,让其成为物流业的蚂蚁雄兵。

     你所不知道的便利店生态

     “你知道北京的社区便利店老板都是哪里人吗?”

     许建伟告诉亿邦动力网,收货宝对数万家社区便利店做过调查,发现北京地区的便利店老板主要来自两个地方:河北与东北。而上海的便利店老板中有60%是福建人,剩下主要来自江苏等地。

     这个问题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便利店行业的特殊生态。“中国人做生意喜欢扎堆。福建人在这里开店,那么很有可能给他供货的就是他的老乡,彼此之间是有生态关系的。”许建伟说到。也是因为了解便利店店主的上下游渠道,收货宝拓展网点的时候,会到批发市场蹲点,等店老板来进货,“一网打尽”,事半功倍。

     但仅仅让店主们知道收货宝、加入收货宝只是个开始。真正要“绑住”他们,让他们尽心尽力做代收货,还要下的工夫太多了。

     像马斯洛需求原理一样,许建伟将便利店老板的需求总结为三个层次:生存、生意、生活。收货宝需要在这三个层次来“讨好”店主,设计相对应的服务。

src=UploadFiles/20141125175833128.jpg740)this.width=740>

     在“生存”层次,收货宝主要帮助店主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比如交社保(由于没有单位编制,便利店店主无法交社保)、做法律援助。

     在“生意”层次,收货宝主要做三件事:帮形象、帮便民、开微店。帮形象,是指从外观上对便利店进行改进,改变其原来简陋陈旧(有的甚至连店名都没有)的形象,吸引更多顾客上门。

     帮便民,则是指鼓励店主拓展收发包裹、洗衣、维修,甚至帮助社区老年人网购等业务,增强与顾客的粘性。“相比超市,社区便利店的优势就在于便利。因此,我们要想办法让他们做更多便民的业务,黏住顾客。”

     开微店是收货宝还在酝酿的一块业务,主要是开发一款手机开店app,店主可以将商品上传到app,进行社交传播,用户可以在手机下单。这一产品的作用在于“让用户买更多”。

[NextPage]

 

src=UploadFiles/20141125175810786.jpg740)this.width=740>

收货宝正在酝酿的“微店”功能

     在“生活”层次,收货宝主要在做的是专业培训和行业交流,例如定期为店主做零售培训,举办行业沙龙,为供应商和便利店搭建交流的平台。

     “只要能多赚钱,店主们一定会不遗余力。”许建伟总结到。据他介绍,便利店正常一天的销售额约为两三千,利润约20%,一个月下来收入一两万元,去除房租、水电费,能剩下五六千到一万元。加入代收货业务,一个包裹所获得的佣金是八毛钱,做得好的便利店一个月能收入两三千。而这些都是纯利润,不需要额外投入。

     “现在有的店主已经把很大一块区域拿出来放包裹,因为店铺营业额在提升。”许建伟告诉亿邦动力网。

     为什么跟连锁便利店合作难成功?

     现在的许建伟,基本上对于收货宝的未来有了明晰的规划。而在此之前,他坦承,收货宝也“交过不少学费”。

     教育用户是收货宝创立初期遇到最大的困难,无论是消费者、便利店还是快递员,在最初都很难接受第三方收货这种模式。“最早的时候,我们经常接到顾客投诉,说包裹送到便利店被拒收,这是因为店主还没有习惯接收不属于自己的包裹;还有的快递员不习惯把包裹送到便利店,老是通过打电话问顾客自己的住址。”许建伟告诉亿邦动力网。

     让人“心塞”的还有电商平台。许建伟回忆,最初收货宝与淘宝谈合作的时候也并不被看好,淘宝方面考察了很多次,但都难以获取其信任。

     除了市场的教育,收货宝自身也经历了一些试错,最典型的是与连锁便利店的合作。“因为我们原来对零售行业比较熟,又加入了连锁行业协会,所以认识不少连锁企业的老板,初期跟他们都尝试过合作,金象大药房、好邻居、物美……都合作,但都不成功。做成功的都是个体户便利店。”

     为什么?许建伟和团队后来做了很多反思,其中一个原因是,相比于个体户,连锁店的人员流动性更高,因此培训成本也很高。刚刚教会一个店员使用收货宝的系统,可能很快就离职了。

     但这并非最关键的原因。“连锁店的店员是为别人打工的,而社区便利店的店主是自己的老板,他们眼中的顾客都是贴着人民币来的,所以会珍惜每一个顾客上门的机会。”在许建伟看来,这才是影响便利店代收货积极性和执行力的最重要原因。

     个体便利店主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有助于生意的业务,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也会更加卖力。许建伟印象最深的一点是,当接单量比较大的时候,店主们会在包裹摆放上“各显神通”。“有的店主以手机尾号为标准编排包裹,比如一个顾客的手机尾号是7,那么他可以直接到编号7的包裹堆里取货;有的店主以收件人的姓名首字母排序,姓名首字母为w的顾客可以直接在编号w的包裹堆里取件。”

src=UploadFiles/20141125175730978.jpg740)this.width=740>


“半熟人”关系下的人情与规范

     在完成了市场的初步教育,逐渐走向规模化后,收货宝必须要面临的是规范化。最基本的一点是,便利店对包裹有序、自动化的管理。目前,收货宝为店主开发了专门的管理软件,软件包含订单管理、佣金结算、客服通讯三个基本功能。每一个进店的包裹,都需要通过扫条形码录入系统,纳入电子化管理。

     另外,收货宝近期正在尝试建立几个旗舰店,尝试将便利店代收货做得更标准和规范:更整洁的门头和装修、更规范的包裹堆放、更合理地利用店铺空间。

     除此之外,许建伟介绍,收货宝正计划与菜鸟驿站合作,发布一个代收货行业的规范和标准,如取货的验证、机制等等。

     而在行业真正实现规范化之前,异常状况一直在发生:店主不会使用软件(或者会使用软件的店主出差,留下不会使用软件的家人);店主不看验证码就让顾客取件;有多个包裹的顾客需要报多个密码……各种接踵而至的问题在驱赶着收货宝不断做出流程规范和优化。

     但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许建伟看来,便利店与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半熟人”的关系,因此这当中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人情化”场景,店主对有的顾客关系很熟,觉得核对验证太繁琐,会选择让顾客直接取件。

     因此,如何实现人情与规范化的平衡,将考验收货宝团队的规则制定智慧。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141125175644609.png740)this.width=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