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网络支付谨防常见七大骗局

网络支付谨防常见七大骗局

作者:中国品牌总网    转贴自:     点击数:911


    网络支付在为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容易给个人银行账户的安全带来威胁。为降低大众网络支付风险,营造安全、高效、便捷的支付环境,银行专家揭示网络支付常见七大骗局,帮助消费者提高警惕,快速识别。

慎扫二维码降低盗用风险

    银行专家提醒,一些不法分子提供的二维码其实是木马病毒的下载地址,病毒被下载后,可以自行安装,并不会在桌面上显示任何图标,而是潜伏在移动终端后台中运行,悄无声息地盗取持卡人的信息。

提防虚假客服切勿泄漏动态码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客户网购信息后,以“退款”或“退货”为由假扮客服,电话联系客户要求与客户网上聊天,并要求客户点击其提供的“钓鱼网站”的链接,以此盗取用户银行卡密码及动态验证码。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实际上,在退货及退款环节不需要校验动态码或交易密码。

关注支付安全慎设账户密码

    由于目前某些中小网站的安全防护能力较弱,容易遭到黑客攻击,不少注册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便因此泄露。而如果用户的支付账户设置了相同的用户名和密码,极易被盗用。

网络社交陷阱多身份验证防诈骗

    有些不法分子盗用持卡人亲友的社交网络工具如qq、微信等,与持卡人聊天,令其放松警惕。随后索要持卡人信用卡正反面照片,以此获取足以进行网络支付的三项重要信息——信用卡的卡号、有效期和卡片背面末三位数字,从而盗刷信用卡。

慎用公用wifi保护账户安全

    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账号也有可能被犯罪分子利用。持卡人使用wifi后,被植入木马病毒,可能因此被盗取移动终端内的银行卡信息;除此之外,不法分子会把正规网站的网址“绑架”到自己的非法网站上,当持卡人使用其wifi网络并输入正确网址时,会跳转到一个高度仿真的假网站,如进行网络支付,将导致卡片信息泄露。

警惕低价陷阱拒绝“钓鱼网站”

    有些打着“低价”、“优惠”等旗号的“钓鱼网站”链接,通过互联网、短信、聊天工具、社交媒体等渠道传播,持卡人一旦输入个人信息就会被不法分子窃取盗用。

关注手机安全谨防木马病毒

    许多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冒充10086,向用户发送短信链接并要求用户下载客户端。而这些链接其实是“钓鱼网站”,所下载的客户端实际上是木马病毒。不法分子利用木马病毒窃取卡片信息并进行网络购物,同时将发送到用户手机上的短信验证码转移到了自己的手机上,从而完成支付。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14101114524277.jpg740)this.width=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