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欧洲手机舞台上的中国面孔

欧洲手机舞台上的中国面孔

作者:     转贴自:第一财经日报    点击数:2968


    “国产手机厂商到欧洲很难做好,因为欧洲对质量、品质要求比较高,它们可以往东南亚、印度这些国家出口手机,但在欧洲会比较难。”

    在欧洲人还不怎么听得惯夹杂汉语的英文之前,他们可能已经熟悉了华为、联想、TCL等来自中国的手机品牌。

    从CES、MWC到IFA,越来越多的国产厂商活跃在国际电子消费展的舞台上,其中,国产手机厂商俨然成为这些展会的常客。《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德国IFA展会上看到,在参展的八家主流手机厂商中,有超过一半来自中国本土,个中原因不难猜测:当国内市场需求临近饱和之时,向海外寻找机会成必然。

    不过,面对各种专利和技术壁垒,中国厂商要做的也许不仅仅是“展示”。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IFA展上对记者表示,中国厂商进入欧洲市场非常难,专利就会把企业搞晕,但也正是如此,企业需要夯实内功,在技术上做投入。

    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科技公司负责人则对记者表示,在欧洲一项技术专利的撰写费用就高达10万元人民币,但如果真正想“全球化”,欧美市场是必须要过的一道坎。

    征战欧洲

    智能手机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让众多的厂商不敢轻言放弃9月这个一年中最黄金的时段,而iPhone新品的即将到来又逼迫其他手机厂商要抢先造势。

    “我们选择这个时间,是希望消费者有多种选择和比较。”余承东对记者表示,还是想好好竞争一下,因为这对华为来说也是一个机遇,华为正处于继续往上成长和发展的阶段。

    事实上,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今天的全球化已经呈现主动化、个性化等特点,而不像过去那样被动接受国外技术。在过去,参展的中国品牌远远少于国外品牌,原因是展会上国际品牌的产品在技术创新上的领先超前,使得国内品牌参展意义不大。

    以华为为例,在此次IFA展上,华为同时发布两款新品手机,超八核4G旗舰Mate 7和4G精品华为G7。在提前一天举行的新品发布会上,余承东对记者表示,华为以前是做低端的,现在华为消费者业务改变了路线,从低端往中端、高端发展,实现高中低全面覆盖。

    “因为不往高端走的话,说白了很难活下去,利润空间会被压缩得非常厉害。”余承东说。

    华为西欧市场部相关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华为向消费者转型的策略一直存在争议,能否把运营商、企业、消费者三大业务同时做好也没有成功的先例,但华为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进入”欧洲市场的目标,份额稳定在5%以上,接下来的目标则是达到10%到12%,这时候才是站稳脚跟的时候。

    从去年开始,华为终端在欧洲展开了强势的体育营销,2014年全程赞助西甲联赛,同时还赞助了英超阿森纳、法甲巴黎圣日耳曼、意甲AC米兰、德甲多特蒙德等四支球队。与三星动辄上亿美元赞助足球赛事全程不同,华为更多与足球俱乐部展开战略合作。“足球是我们认为和当地消费者沟通比较好的方式之一。”上述市场部负责人说。

    而TCL也在展会上带来了近30款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无线智能连接设备、数据卡、智能路由器及配件等产品。TCL通讯CEO郭爱平表示,目前TCL海外销售占比超过90%,在四大区域市场中,美洲(北美+南美)市场占比超过40%。

    TCL于2004年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后,也历经了18个月的亏损和业务调整。面对国产品牌在中国市场集体走向颓势,TCL选择依靠ALCATEL品牌重点在海外市场布局。

    “欧洲国家是全球品牌的高地和奠定全球影响力的中心,法语覆盖到整个非洲和法属殖民地,西语能覆盖整个拉美包括北美一部分地区,德语能覆盖欧洲以及很多东欧国家,英语则是覆盖全世界的语言。”余承东对记者说。

    跨过专利壁垒

    但事实上,欧洲市场并没有想象中容易攻破。

    艾媒CEO张毅对记者表示,海外市场与中国市场的营销方式不同,用户对电商产品的购买习惯也存在差异,这就需要厂商制定适合海外本地市场的营销方式,避免线上线下产品互搏。另外,专利之争仍然不可避免,如果没有丰富的核心专利积累,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会非常困难。

    “国产手机厂商到欧洲很难做好,因为欧洲对质量、品质要求比较高,它们可以往东南亚、印度这些国家出口手机,但在欧洲会比较难。”余承东对记者说,欧洲市场对专利的重视度很高,在没有形成规模时可能不受重视,但一旦形成规模,各种专利的高收费就会接踵而至。

    HTC董事长王雪红曾向媒体感慨:“中国若无核心技术,将永远被欧美公司阻挡在外。”HTC正是因与苹果的专利战纠缠不休,产品被禁止在欧美销售,全球市场份额明显下降、股价大跌而导致元气大伤,成为公司转折点。

    而上述科技公司负责人则表示,公司赚到第一个100万元就花费了40万元申请专利。“高昂的专利申请费令很多公司畏惧。尤其是国际专利,光一项专利的撰写费就达到10多万元,申请美国专利需要花10万元、欧洲专利花20万元、日本专利10万元。”

    “华为采取的方法是交换专利,中国厂家没有专利不能到欧美市场来,来了只能死,因为你现在挣的钱将来都会退回去。”余承东对记者说。


    自2006年与沃达丰成立第一个联合创新中心以来,华为已在欧洲与主流运营商建立了18个联合创新中心。联合创新中心所涉足的技术研究领域,从最初的无线接入,扩展到网络通信技术、业务支撑系统、能源及行业解决方案等各个主要领域。

    而在下一代技术的市场竞争中,欧洲已被华为圈定为第二本土市场。此前,华为已经完成了在欧洲的本地化。2013年,华为在欧的采购金额达到34亿美元,同比增长11%。华为在欧洲的7700多名员工中,80%是本地人。未来5年,华为还将在欧洲新招聘5500名员工。

    “其实我们现在在欧洲市场是一步步地走,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钱投入广告、营销。虽然华为在通信领域非常知名,但是只有运营商知道,普通消费者并不知道。这两年才开始打造华为品牌,开始从零提升到去年的52%,今年我们的目标是68%。”面对欧洲市场的表现,余承东表示,华为在南欧的西班牙、意大利做得不错,德国、法国正在赶上来,步子慢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