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被外界称为“狂人”,常常口出“狂言”,3月4日他被爱听真话的温总理点名发言。这一天,温家宝看望参加全国“两会”的政协经济界委员,并听取大家的意见,李书福被点名发言,他慷慨激扬,讲了民族汽车品牌的问题。事后他对记者说,“今年我的提案就是关于保护和扶持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的,因为现在已经到了中国本土汽车产业的危机时刻,不重视不行了!”
能做摩托车,为什么不能做汽车
“现在的照相器材先进多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书福对一位摄影记者的摄影器材产生了兴趣,他说,“这使我想起了我很早从事的职业,我也给人家照过相。”
1963年,李书福出生在浙江台州一个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他开始了经商生涯。怀揣800元,他买了一架照相机,开始经营自家的照相馆,生意还算红火,但他并不满足于冲洗照片所带来的微薄利润。
一年的照相生涯使李书福至今记得“什么样的姿势照出来好看”。一年之后,21岁的李书福带着2000元钱转向实业。几经磨难,李书福开办了一家电冰箱厂,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一年的营业额居然可以达到四五千万元。1989年,李书福的电冰箱厂产值已经超过1亿元。电冰箱为李书福赚到了大钱。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李书福的企业由于规模小,关门停业了。
1989年,李书福到深圳读书,潜心学习经济管理。读书期间,李书福注意到了建材里的商机。他毫不犹豫开始筹备建材生产企业,他的厂子很快产出了中国第一张美铝曲板。此后,他们生产铝塑板,成为全国第一家铝塑板生产厂商。就在这时,海南的房地产热又让他心动,但是这次投资却让李书福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在李书福几十年的创业生涯中,摩托车被称为“他画得最完美的一个圆”,在此后每当人们怀疑他能否造汽车时,他就会拿出摩托车的例子来说事。1994年,中国的摩托车需求量已经很大,但主要依赖进口,李书福首先想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他“武断”地决定要进入摩托车行业。
让这个当时26岁的、执拗的年轻人想不到的是,进军摩托车行业,第一道关口就是国家的产业政策。他跑到国家机械部,请求批准同意生产摩托车。李书福回忆说,机械部的大门,他进都进不去,只好隔着门,跟里面的一个在扫地的人对话,结果这个扫地的人把李书福奚落了一顿。碰了一鼻子灰,李书福回到了台州。年轻气盛的他,跑到杭州,找到了一家濒临倒闭的国有摩托车厂,跟他们搞合作。
据李书福回忆,所谓的合作就是花钱向这个国有工厂一张一张地买合格证,生产一台就给他们几百块钱。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了将近十年。1998年,国家机械部才留意到他们,在让他们兼并台州一家负债6000万的国企之后,正式批准了吉利摩托车生产权。
摩托车的滚滚利润使吉利集团跻身全国民营企业前四强,每年为国家创造上亿的税收。这个“最完美的一个圆”成为李书福如今与人论辩造汽车能否成功时必定援引的一个例子:“当时很多人也不相信我们会生产出摩托车来。结果全中国第一辆踏板式摩托车就是吉利搞出来的,后来所有的摩托车厂都学我们!”
当李书福决定做汽车时,企业中连他自己在内没有一个人懂汽车。“李总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但也许正像那句话说的,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李书福的一位部下说。
李书福从企业职工名单上挑了三个以前在汽车厂工作过的员工,连同他在内四个人形成“研发核心”,他们到全国各处跑,看个体户怎么造汽车,看汽车院校怎么造汽车。在见识了千奇百怪的创意后,李书福也有了大胆想法:用玻璃钢造“奔驰”。李书福买了好几辆奔驰来研究,又从香港托人买回奔驰的配件。1996年,李书福造的“奔驰”下线。
他他们的异想天开最终还是破灭了。主要是玻璃钢容易变形,不是今天这里翘起来了,就是明天那里歪了。用玻璃钢花小钱做大事,这条路走不通。那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奔驰”迄今还躺在李书福临海的工厂里。
还是要用传统工艺,但是自己并不掌握技术,于是北上求教。在上海,他们受到了冷落,继续向北,终于一汽研究所同意“用他们的资金来当科研项目做”。
研发有了眉目,但又碰到了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目录。上不了目录,就生产不了轿车。目录,目录,这两个字像一个梦魇一样纠缠着李书福,让他食不甘味、彻夜难眠。
天无绝人之路。1997年,一次偶然机会降临了。一天,李书福跟一些四川朋友吃饭聊天时发牢骚说,他想生产轿车,但就是生产权解决不了,国家政策怎么这样啊。这时,有一个人说,他有一个朋友,是四川德阳监狱监狱长,也是监狱下属汽车厂的厂长,尽管不能生产轿车, “但通过努力,可以生产一种像轿车的客车。”李书福说:“‘像’轿车也行,试试吧。”
这次合作并不算愉快,因为两家企业是体制和文化完全不同的两匹马,拉同一辆车当然不和谐。经过艰苦的努力,吉利终于收购了对方的所有股份,1998年8月在台州,李书福自主研发的轿车“豪情”下线,吉利正式挤身中国“小车”市场。
但是,还是没有轿车生产权。1999年,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视察吉利的时候,李书福对他说:“请国家允许民营企业尝试,允许民营企业家做梦,请给我失败的机会。”但是,在当时吉利生产汽车被认为是一种“很敏感的事”,“豪情”下线仪式,李书福请了许多领导,但许多人不敢去,不少官员认为吉利“是在犯罪”,业内的许多人则讥讽“坐豪情这样的车要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
2001年10月,吉利终于熬出了头,拿到了准生证。大喜过望的李书福豪情万丈,说“以前是不让你做没有办法,现在让你做了,就要看你的本事了”。2002年,吉利先是推出与奔驰车外观相似的“优利欧”,说是要超越夏利2000和赛欧,而且还要与捷达和桑塔纳轿车比拼。接着他又语出惊人,称吉利要动用最先进的开发手段,在两三年里开发出与奔驰车媲美,但价格之低到不可思议的国产轿车。然后是推出价格只有15万元的“中国第一款”国产跑车“美人豹”。
现在是本土汽车的“危机时刻”
“几年前,根本没有本土汽车品牌这个概念”,李书福说,“我们在夹缝中刚刚长出头,我们需要更多的阳光和呵护,否则很可能全军覆没。”
记者问,有人认为中国没有汽车产业优势,没有必要刻意发展,不如去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您怎么看?李书福立即情绪激昂地反驳:“你说我们的优势产业是什么?还不是些劳动密集型的,这样的产业优势并不可靠,也不长久。汽车是战略产业,可以拉动钢铁、机械、橡胶、化工、玻璃等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
一谈起我国汽车合资的问题,李书福就情绪激动:“本来是想学技术,可结果是引来了一群狼!”他说,在合资谈判中,国外厂家什么都可以让步,可一直坚守自主品牌,我们忙活了20年,到头来我们是在给人家打工!
李书福认为,汽车业作为我国的第五大产业,却长期由国外企业把持着命运,尽管与跨国品牌的合作引进了大量先进技术,但合资道路并没有换回汽车研发的技术。另外,令李书福“不服气”的是,现在消费者一提起国产车,就有一种不信任,一提外国车就觉得好,他觉得这是消费者对汽车不了解,因为绝大多数买车的中国人都是自己的第一辆车,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大家越了解汽车,就会越信任质优价廉的本土品牌”。
在名为《加大保护和扶持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的力度》的提案中,李书福痛心疾首地写道:中国本土汽车品牌已经到了“最关键”和“最困难”的时候了。李书福解释道,“最关键”是因为自主开发经过这么多年的曲折和磨难,终于有了些许亮点,有了几个可以继续孕育的胚胎,比如,吉利、奇瑞、哈飞等;“最困难”是就目前的市场生态而言,在与跨国品牌短兵相接的惨烈竞争中,自主开发企业及自主品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这些考验中,钱是个硬指标。“只要有钱就能够买到技术,买到零配件,请到人,设计出好的产品”,这是李书福的理论,但是汽车毕竟是还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要造车,大量的钱从哪里来?
当年造车,吉利集团能够拿出来试验的资金也就一个亿。但真造车这点钱就远远不够了,李书福的办法是搞“老板工程”,几个愿意搞汽车的老板集合起来,各自出资,负责造车的各道工序,独立核算。车勉强造出来了,但是这条融资渠道因为各个老板之间的小算盘而最终崩溃。
李书福说2004年吉利赚了1个多亿,但是这几年对吉利汽车的投入总共已经达到了20多亿。对于汽车这样一个大投入、大产出的大产业来说,民营企业家李书福觉得有点无助。
李书福最后用了他经典的呼吁结束谈话:“挪威的森林”(指众多合资汽车企业都是外方品牌林立)不属于中国!我以一个汽车人的身份呐喊:救救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