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独孤求败——波斯帝国
当印度、中国还处在诸侯争霸的混沌中,文明的星火才刚刚在爱琴海上点亮时,统一了中东两大文明中心的波斯帝国孤独地傲视周边,誓要把一个帝国、一个君王的理念在已知世界贯彻到底,于是公元前五世纪初,波斯不断西进导致持续约半个世纪的希波战争,最后却以波斯失败告终,帝国由盛转衰。最终,在公元前331年,末代君主大流士三世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彻底打败,公元前330年被杀,波斯帝国灭亡。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欧非的世界性帝国,波斯帝国的出现既是西亚北非古代文明的终结,又开启了希腊罗马古典文明的先河。这个尊奉琐罗亚斯德教的国家并不排斥外来文明,它以包容的心态对古代两河文明和埃及文明进行了总结和升华,为后来的伊斯兰文明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同时,第一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帝国的耀眼光辉又激起了其他民族建立新帝国的雄心。
波斯帝国在漫长的岁月中留给我们太多的精彩,它既是东西文明的中介传播者,更是文明本身,故都波斯波利斯恢宏的宫殿遗址仍旧在诉说着帝国昔日的辉煌。
二、一个人的精彩——亚历山大帝国
这完全是属于一个人的帝国,一个属于天才的帝国,帝国的建立完全有赖于他的军事天才、政治远见和一往无前的决心,以至于要将帝国的荣耀完全的依附他神圣的名字下——亚历山大。公元前334年,继位不到2年,年仅22岁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即率领3万步兵、5000骑兵和160艘战舰向当时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波斯挑战。在他出神入化的指挥下和身先士卒精神的感召下,所向披靡的马其顿方阵纵横在欧亚非大陆之间——在宏伟的金字塔下、在巍峨的兴都库什山上、在印度茂密的丛林里……广袤的东方大地成为亚历山大大帝演绎战争传奇的最好舞台,于是伊苏斯、高加米拉成为后人以少胜多的代名词,而年轻的帝王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向前、向前,直到世界的东方尽头(当时的希腊人还不知道中国,把印度当作世界的最东方)。如果不是手下的将士不堪长期跋涉征战之苦,亚历山大肯定执意要将神秘的印度次大陆收入囊中。
与同为征服者的成吉思汗不同,亚历山大并不“只识弯弓射大雕”,这位征服者充当着一个忠实的传播者,将希腊的文明之种撒播在广袤的土地中,从而开启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伟大时代——希腊化时代。作为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他不像他的老师一样鄙视东方文明,而是试图去建立一种多元化的体制,虽然这个梦想在他33岁去世时连同整个帝国一般轰然消逝了,但他所引发的东西方交往的潮流却一发不可收拾:东方的物产开拓了希腊人的视野,东方的思想则丰富了希腊的哲学;同样,希腊的雕塑艺术使印度、西域乃至中国的佛像更加栩栩如生,希腊语则成为东地中海世界的“普通话”,为后来的拜占庭帝国能屹立欧亚千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地中海世界的霸主——罗马帝国
这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奇迹,一个建立在七座山丘上的原本并不起眼的蕞尔小邦,最终演变成了囊括地中海、地跨欧亚非、统治西方文明世界的大帝国。这一奇迹的创造者——罗马,在世界历史上惟一一次把地中海世界、把古代文明的诸如埃及、希腊等文明发源地都统一在一起,以一种完美而强有力的存在维护并发展着西方文明:罗马法、两院制、公民社会、基督教等帝国的遗产深刻影响了近现代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进而影响了整个世界。
所以在今天西方人眼里,只有罗马配得上“伟大”这个词,以致在罗马帝国灭亡后,不少人仍孜孜以求,梦想拥有与罗马一样的帝国荣耀——灭亡罗马的蛮族首领最大的梦想,竟是成为“罗马人的皇帝”;本是日耳曼人的第一帝国,却自称“神圣罗马帝国”;拿破仑也是古罗马的崇拜者,他曾效法罗马人,任执政官;沙皇俄国以“第三罗马”自诩,力图建立一个世界帝国;美国也是按罗马帝国的发展模式建立、发展起来的,当下更是以“新罗马帝国”而自命不凡。总之,“罗马”在西方已经成为帝国的代名词,罗马人的理想和精神业已深入西方文明的骨髓。
四、民族大迁徙的原动力——大汉帝国
公元4世纪后期,向来平静的欧罗巴大地突然骚动起来,东方的地平线突然冒出一群怪物——一群人和马结合在一起的怪物,如高山上的暴风雪般地呼啸而来,令人震惊的是人们还未看清对手的面孔,就在“死亡之雨”的攒射下毙命、溃散、逃跑……面对“上帝之鞭”,阿兰、汪达尔、东哥特、西哥特等部落只好成群结队地涌入罗马帝国,而雄踞地中海、曾经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则在这股蛮族迁徙洪流的冲击下全面崩溃,欧洲的古典文明为之中断一千年。令后人惊奇的是促成这场历史巨变的“上帝之鞭”,竟是是不敌汉帝国、被迫西迁的北匈奴。追根究底,东方的大汉帝国便是推动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民族迁徙浪潮的原动力。
汉是继秦之后第二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王朝,相比于秦二世而亡的短暂,大汉帝国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帝国——从公元前202年刘邦登基,到公元220年汉献帝被废,除去王莽的短暂篡权,汉帝国统治中国达四百余年,其文治武功达于鼎盛——破匈奴、收两越、征朝鲜、拓西域,“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成为强汉雄风的最好写照,由此奠定华夏民族此后近2000年在东亚大陆的轴心地位;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的塑造下,原来七国的人民和周边的诸多部落形成了较为一致的文化和心理状态,逐渐被抟成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在张骞一往无前的“凿空”之旅中,西域第一次进入了华夏民族的视野,从此开始融入中国;甘英向西一路跋涉到波斯湾,丝绸之路从此成为欧亚民族物产、技术和思想交流的大动脉,帝国的声威振于异域万里之外,华夏文明远达欧洲。
作为当时与罗马帝国并立的世界两极之一,汉帝国不仅以一个高度文明、富强的国家闻名于世,而且他所开创的中央集权制的平民帝国模式深入人心,一直延续到近代。
正如电视剧《汉武大帝》开篇词所讲:“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这正是大汉帝国的光荣所在。他在两千年前的历史深处俯视着这个他所凝聚、并一直延续至今的伟大民族。
五、信仰的力量——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起源于广袤浩瀚、黄沙漫天的阿拉伯半岛。公元7世纪,狂放剽悍的阿拉伯人,在先知穆罕默德的指引下,高举伊斯兰教旗帜,在圣战的呐喊声中,走出阿拉伯半岛。东征西战,南攻北伐,以摧枯拉朽之势,并吞波斯、横扫北非、席卷西南欧、进兵药杀水、饮马印度河,建立起一个西起比利牛比利斯山和大西洋东岸,东至印度河和帕米尔高原,北起中亚的绿色山谷,南至撒哈拉沙漠,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空前大帝国,其领土从东到西近1万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阿拉伯人在经略四方的同时,还忠实地履行了一个传教士的义务,将《古兰经》的神谕带往世界各地,彻底改变了世界的文明版图,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由此成为安拉的信徒。
当古希腊罗马的光辉逐渐黯淡,隐没于中世纪的暗夜中时,阿拉伯人不仅翻译和保存了古典文化,而且把东西方文化冶为一炉,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璀璨文明,如皎洁的新月点亮了夜空,默默静候新的黎明。
六、承前启后——拜占廷帝国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社会在日耳曼蛮族和天主教会统治下重回蒙昧,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而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帝国作为罗马帝国的正统继承人却屹立欧亚长达千年,以她的力量和智慧粉碎了来自东方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突厥人等异教徒一次又一次大规模的侵袭,将穆斯林死死挡在欧洲之外,在几个世纪中保护了基督教世界。在11个世纪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始终是西方文明世界的中心,欧洲的古典文化在这里得以保存,直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
帝国灭亡后,许多拜占廷人携带着古代的珍贵文献流亡到西欧各国,使得生活在天主教神权世界的人们重新看到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和恺撒。在古希腊罗马光辉思想的影响下,人性战胜了神性,希腊人的理性之光照穿了教皇和封建制度所构成的重重帐幕,给西欧带去了文艺复兴的光明。在拜占廷帝国的废墟上,诞生了西欧的新世界。
在欧洲的北方,拜占廷帝国给予斯拉夫民族的文字、礼拜仪式和教会,使他们与君士坦丁堡之间产生强大的精神联系。拜占廷末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非亚嫁给了俄国的伊凡三世。拜占廷帝国灭亡之后,俄罗斯以继承拜占廷遗产的名义,宣布莫斯科成为“第三罗马”。这一称号一直延续到1917年俄国革命时为止。
拜占廷帝国的文化和宗教遗产至今仍然可以在俄罗斯、保加利亚、希腊等国家看到。在希腊的东正教圣地阿索斯山的20个自治修道院和拔摩岛的圣约翰修道院上,作为拜占廷帝国永存的象征,帝国的金底黑色双头鹰旗至今仍在飘扬。
七、世界的征服者——蒙古帝国
13世纪的欧亚大陆,一股洪流从蛮荒的蒙古高原喷涌而来,触角所及,富庶的城市顷刻变成废墟、宏伟的庙宇瞬间化为火海。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蒙古铁骑踏遍了从太平洋到多瑙河的广大土地,三分之二的文明世界在野蛮人的铁蹄下呻吟,一个个以文明自诩的民族在他们的狂飙下瑟瑟发抖,一支支貌似强大的军队在他们铁蹄下灰飞烟灭。在那些古老帝国的废墟上诞生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帝国,谁都没有想到在游牧民族行将退出历史舞台时上演了如此磅礴的压轴大戏——征服全世界。
随着蒙古的征服风暴横扫整个欧亚大陆,被中亚各个部族阻断的丝绸之路再次被打通,用词夸张的马可·波罗让东方成为西方人心目中的天堂,而当征服洪流退潮,这条通道又重新滞涩后,这又成为了西方人大航海的强烈欲望本源,从而推动了整个世界文明的进程。
“蒙古人治下的和平”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进步开创了完美的空间与机会,导致中国发明的大批传播,其中包括火药、机械、印刷术和炼铁高炉等,这为正在西欧形成的新文明所充分利用,从而实现了质的飞跃,人类文明也将进入全球化的新时代。
八、“第三罗马”——俄罗斯帝国
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这是一个姗姗来迟的国家。东方的大唐帝国早已辉煌不在、美人迟暮,后起的阿拉伯帝国却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西欧诸国业已完成了封建化的过程,而生活在广袤的东欧大平原上散漫的斯拉夫人才在入侵的北欧海盗强悍武力的组织下抟成了一个国家的雏形——基辅罗斯。
谁都不会想到,这个鄙陋的荒远小邦最终将震撼整个世界。虽然有匍匐在蒙古人马蹄下长达200多年的不堪回首的岁月,但这个民族在与生俱来的扩张欲望的驱使下,他们在摆脱蒙古人统治后不到400年的时间里,从一个莫斯科城邦国拓展为一个地跨欧亚,面积相当于全球陆地面积1/6的世界帝国。
君士坦丁堡陷落后,俄罗斯接过了拜占廷的双头鹰徽章,自诩为“第三罗马”,矢志复兴东正教和罗马帝国,与宿敌奥斯曼帝国先后进行了10次大战,成为这个当时最强大的伊斯兰帝国衰落的主因。正是这种独特的使命感使俄罗斯人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极大冲击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纳粹德国压倒优势的毁灭打击下,她不但没有崩溃,反而越战越勇,直至攻克柏林,将“铁幕”一直推进到中欧腹地,成为唯一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
苏联解体后,迷茫和困顿一时笼罩着这个国家,但俄罗斯人有真正的内在精神,忏悔和赎罪意识使它的精神随时得到磨练,而又不产生束缚作用;俄罗斯人的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在十月革命前,他们的文学、绘画、芭蕾舞、戏剧、音乐和一些科学就已经居世界领导地位,在冷战期间也在很多方面领先;俄罗斯人更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意志和能力,她能够在没有任何榜样和支援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然后自己把它推翻。将来,她又会以怎样的方式令世界为之震撼呢?
九、革命导师——拿破仑帝国
拿破仑的军事才能使他的帝国在军事征服上达到了古典典范——又一个亚历山大、又一个凯撒,他使法国的疆界越过莱茵河伸展到吕贝克、越过阿尔卑斯山脉伸展到罗马。但他对于西方文明的贡献绝不只是军事——拿破仑决定了欧洲以及整个西方以后的文明形式。作为一个帝国,肆意践踏其他民族和国家,这无疑是对大革命精神的一种背叛,但同时拿破仑贯彻1789年革命的原则,将民主、自由和法制的火种传播到了整个欧洲,觉醒的人民最终将这块大陆带向新的黎明——奥斯特里茨的“太阳”升起来了,启蒙主义的光辉将照耀整个欧洲。值得讽刺的是,拿破仑所“冒犯”的各国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而对于自己帝国的评价,拿破仑无疑是明智的,他将《民法典》作为自己毕生的荣耀,而不是40多场战役的胜利,因为那一切终将在滑铁卢灰飞烟灭,而法典却会让他和他的帝国成为不朽。
十、“日不落”的辉煌——大英帝国
“北美和俄罗斯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我们的牧羊地;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草原有我们的牛群;秘鲁运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而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种植园遍及西印度群岛;西班牙和法国就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是我们的果园……我们洋洋得意、充满信心,极为愉快地注视着帝国的威风……”
这段恢宏的描述属于一个史诗般的帝国——大英帝国,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年代,凡是地图上涂有粉红色的地方都是大英帝国的领地,其领地总面积比本土面积大100倍。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大英帝国治下的领土总面积和人口总数都达到了全世界的1/4,这种帝国扩张达到了人类文明史的顶峰。它是如此的庞大,以至于太阳从来都不曾在它的领土上落下,骄傲的女王的臣民们赋予了这个国家一个不朽的名称——日不落帝国。
但英国的伟大并不在于它开拓了登峰造极的辽阔版图,这个在13世纪就出现议会和宪法的国家注定要引领人类文明实现质的飞跃——大英帝国蒸汽战舰的隆隆炮声震醒了许多还沉迷于自身文明的东方国家的人们,使他们开始“睁眼看世界”;在殖民、掠夺和剥削全世界的同时,也把工业文明的技术、生产方式、精神和理念传播到了全世界;帝国的政治经济体系将全世界联成了一个紧密的整体,使人类文明进入了全球统一发展的新阶段;当帝国最终不得不从其广阔的领地撤退时,却给当地留下了议会民主、多党竞选等丰富的遗产,同时也确立了英语世界通用语言的优势地位。也许时至今天,日不落帝国也未沦落。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