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2014年是中国改革措施的落地之年,而金融改革居于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工业化过程中的中国和同阶段的日本一样,采取“金融压制”的策略,用压低资金成本等一系列措施,尽可能的使存量资本被最大程度的用于扩大再生产,将工业化和改革的成本向全社会分摊,直到2006年这个阶段才暂告段落。在经过了几年的彷徨后,中国政府终于决定解开金融压制的枷锁,启动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可兑换,汇率改革和资本双向流动。在金融领域里,让市场决定价格。
但是这个过程将会受到国际金融局势,国内环境和实体经济的影响。这里列出八个可能的趋势
中国可以躲过美联储退出QE 的冲击?
2013年年末,伯南克在任期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开始缩减QE, 在随后的问答中,伯南克暗示,在2014年如果一切顺利,每次减少100亿美元购债可能会成为常规,这意味着美联储在2014年的头三次会议(1月29日、3月19日、4月29 日)可能每次减100 亿,后半年扩大规模,甚至在2015年进入加息周期。
历史上,美联储三次转入紧缩周期都使新兴市场产生了波动:1994 年2 月和1999 年6 月导致资金撤出,而2004 年6 月导致大规模资金流入 。2008年危机后,新兴市场先于欧美复苏,于是带来了大规模的资金流入。在2014年,QE这场史无前例的宽松缓缓落幕,对新兴市场影响几何,会不会重现去 年5-6月份资金撤出的动荡?
高盛发布报告称,由于美联储比预想的要延后退出QE,新兴市场国家争取到了一定时间,他们缩小了经常项目赤字,受冲击会明显减小。而对于中国这样有着严格管制且经常项目长年盈余的国家,反而会得益于发达国家的复苏。
一个更热情加入“自由贸易区”的中国?
随着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多哈回合谈判破裂,由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慢慢站到了推动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前台。目前,日本很可能将在2014年上半年加入这个奉行零关税原则,已经拥有11国的贸易组织,韩国也在已经宣布加入谈判。如果日韩成行,TPP将覆盖世界上全球40% 的GDP和30%的贸易总量,成为最大的全球贸易协定之一。TPP不同于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FTA)模式,涵盖所有的产品和服务,且规则透明。另一边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同样强势推进。中国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进展缓慢,似乎被隔离在了世界贸易经济合作格局之 外。
在三中全会改革措施完全落地,自贸区制度实现推广之前,中国几乎没有可能成为TPP一员:贸易关税,减少对汇率的干预、利率管制、负面清单管理,招标程序、保护知识产权等多方面阻碍重重。
但是中国正在不断扩张自己的区域性合作领地:中国和东盟的自贸区升级版谈判、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等等。但领土和历史争端可能会破坏这些合作的氛围。
发行市政债以解决地方政府债务?
中国审计署公布的17.8万亿地方债和30万亿政府债务,规模略低于市场预期,普遍被认为风险可控。但地方债的主要问题不在于总体规模而在于流动性,中国发改委官员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承认,2014年后将出现城投债偿还高峰,已经允许城投公司“借新债,以偿还旧债务”。
发行市政债可能是解决地方政府债务的方法。市政债需要人大审核通过,有详细的预算,和现在的地方融资平台卖地收入相比,是“硬约束”,把过去通过城投公司,融资平台甚至通过当地国企融资的债务显性化,有利于核查和监管。
[NextPage]
但市政债最大的阻碍是法律层面,中国《预算法》和《担保法》规定,地方政府不能直接负债,也不能为债务提供担保。地方融资平台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为绕过限制而存在。
自贸区资本项目有限放开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
在资本项目管制的条件下,人民币国际化采用了一条跨境贸易结算+离岸中心的曲线道路。
2013 年是这一路线突飞猛进的一年,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排名显示人民币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规模已占到总量的2.2%,首次跻身前十位。据中国银行报告显示,2013年前11个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4.07 万亿元,已超过2012 年全年规模。同时,离岸人民币市场也在不断壮大。据统计,海外人民币存量已突破万亿元大关。中国已经 与23 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总规模超过2.5 万亿元。根据SWIFT 统计,人民币已经成为世界第八大交易货币;在国际贸易融资货币中,人民币已经取代欧元,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常用货币。
但要真正促使人民币国际化取得质的飞跃,资本项目有限度的放开势在必行。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在年末的论坛上提出,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其中核心是资本项目 可兑换,推进的重点在于完全可兑换这一领域。央行副行长易纲则在《求是》杂志撰文,外汇管理重点将从“正面清单”向“负面清单”转变。正在深入研究将深入 研究“托宾税”、无息存款准备金、外汇交易手续费等价格调节手段,抑制短期投机套利资金流出入。
复星集团CEO梁信军认为,人民币国际化一旦加速,人民币在全球的占比有可能会到15%—20%。
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如何进一步放松利率汇率管制
“蒙代尔不可能三角”指,对于一个开放经济体来说,“资本自由流动”、“独立的货币政策”和“汇率稳定”这三项政策目标,最多只能同时实现两项。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认为,“不可能三角”并不是金科玉律,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只假设了理论上的极端情况。盛松成指出,大国利率和汇率都不是由套利资金决定的。美国采用了“先外后内”的次序:先实行本币国际化、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再实行浮动汇率,最后利率市场化,取得成功,英国和德国同样“先放开资本管制,再推动汇率和利率”,结局却有喜有忧。而日本和韩国遵循“先内后外”,日本经济在改革后却陷入泥潭,韩国则遭遇了亚洲金融危机重创。
综合各方消息来看,上海自贸区成为资本项目兑换试点的同时,中国可能在2014年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通过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资产证券化和存款保险制度等 措施,扩大利率市场化定价范围,逐步实现利率并轨。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预测,2015年会基本实现利率市场化。
至于最早开始的汇率改革恐怕会较为谨慎,延续2005年以来的方针,逐步减少央行常态干预。目前,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意义并不大。三菱东京日联银行首席金融市场分析师李刘阳认为,在2020年之前不会实现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自由浮动汇率将很遥远。
同业监管加强 利率高位盘旋 钱荒常态化?
无论中国人民银行是失误还是有意为之,2013年的6月钱荒都被视为这一年的里程碑式时刻。
而2013年年底未见其声,就名动商业银行江湖的银监会的“9号文”则是“钱荒”在监管层的某种延续。2014年,银监会将会拿出真正的”9号文“,规范同业业务,限制买入返售业务,逼迫表外资产回到表内。
中金公司银行分析师黄洁指出,银行资产端(尤其是非标资产)增速持续超过负债增速,银行真正去杠杆才能解决“钱荒”的常态化:放缓广义资产端(尤其是同业非标资产)的增速,同时降低期限错配。资金需求方无法产生足够的现金流,借新还旧愈演愈烈,占据了银行大量信贷资源 。银行资产负债部门对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准备不足,过度追求盈利,导致超储率过低和期限错配严重。
中金强调,去杠杆需要时间,需要经济、财税体制等系统性的改革真正抑制非市场主体(如融资平台)的投资冲动,非货币政策能单独解决的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短期利率一定会经历上升的过程。
中国股市改革措施落地
新股发行改革、信息披露制度改革、优先股、保护中小投资者“国九条”和新三板全国扩容这一系列资本市场的改革似乎让多年陷于熊市的中国A股投资者看到了些希望。
兴业证券张忆东认为,中期来看,这些改革将构建更健康、更有资源配置效率和价值发现功能的A 股生态环境,投资者行为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场外增量资金也有望向A 股重新配臵。股市体制改革构建更良性的A 股生态环境,吸引场外资金进入,厘清各种圈钱乱象改变A 股市场净融资(IPO+增发-分红-回购)长期为负的窘境,提升A股在大类资产配置中的相对吸引力。
互联网金融从边缘走向主流
互联网金融是2013年的一大亮点,无论是百度式的补贴收益,还是余额宝利用支付账户余额购买货币基金,不仅补充了传统金融销售渠道的作用,更通过货币基金的膨胀,倒逼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但无论是百度和阿里,虽然在购买流程、用户服务和营销上都取得了创新,但是依旧停留在分销的阶段,没有能够在制造金融产品上取得突破。大批创业者涌入的的P2P贷款行业,则遭遇了监管风险和大面积倒闭的麻烦。
在2014年,无论是小微贷款、P2P贷款,互联网销售理财和基金产品都会在规模扩张中走向成熟。随着监管完善和推进,传统金融机构的不断拥抱,互联网金融势将从边缘走向主流,成为中国金融改革中的先锋之一。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