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过不了多久,米老鼠、绝地武士(《星际大战》系列的主角)、变形金刚就会同时现身迪斯尼乐园了。
中国品牌总网讯:收购电影集团——卢卡斯影业尚未尘埃落定,11月7日,迪斯尼筹谋收购孩之宝(Hasbro)的消息又不胫而走,后者是全球顶级的玩具制造商,被誉为“变形金刚之父”。如果进展顺利,迪斯尼在娱乐产业中引发的震荡将持续扩大,正如在卢卡斯影业并购后有评论表示,此举不仅会撼动电影界,而且会在整个娱乐产业引发连锁反应。
到目前为止,孩之宝的并购传言尚未被迪斯尼官方证实,能否“消化”卢卡斯影业也尚待时间回答;而随着王国的壮大,迪斯尼要如何扮演一个称职的“家长”来经营整个家族更是一个高悬的问号。在给《中国经营报》记者的回复中,迪斯尼的公司传播负责人Michelle Bergman对此并没有给出回答,“一切以官方信息为准,进一步消息尚不便透露。”
划算的交易
迪斯尼此次是“捡了一个大便宜”。
10月30日,飓风“桑迪”依然肆虐。迪斯尼的电话会议也以此为开场白,对“在应对飓风的忙乱中发布消息带来不便而感到歉意”;就在大概3个小时前,迪斯尼宣布了对电影集团卢卡斯影业的并购。根据协议,迪斯尼将为此支付40.5亿美元(基于10月26日迪斯尼股票的收盘价格),其中一半现金支付,另一半,则向后者发行4000万股股票,这也使得卢卡斯影业的创始人卢卡斯本人成为乔布斯之后、迪斯尼的第二大个人股东。
此次并购颇受好评,正如RBC资本市场公司的David Bank所说,一般来讲,分析师都会对传媒业的并购颇多质疑,但是这个并购,从财务、策略上都无可挑剔。
考虑到卢卡斯影业本身已有的诸多光环,许多分析师认为迪斯尼此次是“捡了一个大便宜”:除了声名显赫的《星际大战》系列电影,《夺宝奇兵》、《美国风情画》等也广受好评;其影业集团旗下拥有的工业光魔和天行者音效更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后期制作公司。
资本市场喜欢这样的“故事”,迪斯尼的CFO Jay Rasulo在电话会议上做出承诺,表示迪斯尼将在2015年开始推出全新系列的《星际大战》,并且在此后每2~3年持续推出一部,至少要在2005年第6部的基础上追加3部,这将为迪斯尼带来至少15亿美元的票房收入;而在迪斯尼擅长的消费品领域,《星际》则被预计将带来每年2.15亿美元的授权收入——这还只是直接收入,尚未考虑其在其他平台上的后续开发:比如电视台的发行,主题公园的增值,甚至未来网络游戏上的贡献。
一直以来,迪斯尼所擅长的正是“专利变现”,并且让其在整个迪斯尼生态中循环成长。票房发行、主题公园、有线电视、消费品是这个传媒帝国目前主要的四大板块。
而这同样也是卢卡斯放心地把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交付给迪斯尼的原因所在,“如何把一个外部品牌纳入其业务架构,并与其他部分协同发展,迪斯尼在这方面做得得心应手。”宣称即将进入半退休状态的卢卡斯,也计划担任迪斯尼的咨询顾问的角色。
温和的并购
“并购是扩展产业链条和调整产业结构的一个惯用的手段。”
正如卢卡斯所说,迪斯尼在并购上的确轻车熟路。
对比1996年收购电视巨头ABC的190亿美元、2006年74亿美元收购皮克斯、2009年40亿美元收购Marvel(漫威)——40.5亿美元收购卢卡斯影业也不算什么大手笔了。
“迪斯尼早就进行了多元化发展,它不仅仅进入了电影业、传媒业,而且很早就进入了电影衍生领域:进入了制造业和旅游业。”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胡正荣说,迪斯尼一直要打造全媒体和全感受的产业王国,相比于其他传媒集团的转型步伐,迪斯尼的行动更快。
目前,迪斯尼超过60%的收入来源于从1985年开始创办和并购的新企业。
对于迪斯尼而言,不断地与“新技术接近”也是其业务突进的方向。在平面动画领域执掌数年的迪斯尼,在《米老鼠》中赋予了动画片声音,在《白雪公主》中赋予了动画人物色彩,而在1995年首次与Pixar(皮克斯)合作的《玩具总动员》则被认为是赋予了动画片3D——该片全球票房高达3.62亿美元,刷新了动画电影的纪录。
此后两者的合作更加默契,几乎每一部影片都大获全胜。当时美林证券的一份报告就显示,与皮克斯合作的时期,迪斯尼近年从电影业务中获得的利润,有一半是来自于皮克斯的贡献。因此,在与后者产生利益纠葛而渐生罅隙之时,迪斯尼干脆以74亿美元把皮克斯收入麾下。
这场并购的主角除了彼时出走苹果而心有不甘的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董事长及行政总裁乔布斯,还有一个就是迪斯尼现任CEO Bob Iger。当时的Bob刚刚履任,与被称为“暴君”的前CEO艾斯纳相比,Iger是一个在外界看来过于“温和”的人,以至于在其接替艾斯纳之初,《迪斯尼战争》一书的作者詹姆士·斯图尔特曾公开指责其“缺乏判断,过于谦虚”。
不过最终却是“以柔克刚”的策略发挥了作用,当时两家公司的关系由于此前乔布斯和艾斯纳的相互抵触而僵持不下,据Iger回忆,当他见到乔布斯的时候,他以一个iPod使用者和爱好者的“粉丝”身份向乔布斯“打探”后续产品的开发计划,“对他的技术和进展表示出的兴趣,使我们的关系逐渐升温。”
尽管74亿美元的出价让外界质疑过高,但事实证明,这样的代价是值得的。买入皮克斯之后,迪斯尼大举占领动画片市场,成功续写《玩具总动员》系列,还推出了《飞屋环游记》等票房佳作。
同样的故事也在漫画改编领域重演,当迪斯尼发现动漫的魅力时,许多著名的漫画版权已经被对手收入囊中,而奋起直追的方式就是再次动用资本杠杆。2009年,迪斯尼向Marvel伸出了橄榄枝——尽管后者《X-战警》、《蜘蛛侠》的发行当时仍然控制在索尼、福克斯手里,而且超人、蝙蝠侠等竞争对手的产品又牢牢占领着市场,但是迪斯尼仍然毫不犹豫地以40亿美元的价格将其揽入。
现在,对眼前这笔交易的价值判定或许还为时尚早。确定的一点则是,其战略意义要远胜于短期收入。正如Iger所说,这项并购能为迪斯尼带来男生受众群体——这对于依靠《美人鱼》和《风中奇缘》等角色完全征服女生市场的迪斯尼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短板。
“并购是扩展产业链条和调整产业结构的一个惯用的手段。”胡正荣说,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科技的日新月异更需要传统媒体去寻找新业态中的领先者进行并购合作。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能享受到并购果实,时代华纳和AOL的并购就以失败告终。“一方是大的传媒巨头,具有成熟而固定的组织化运作,而并购方则是新生方向,具有灵活而活跃的公司文化,如果在后期整合中完全吸收进来,则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很大。”三星[微博]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林瑞明认为,比较好的则是维持一种“虚线关系”。
“不插手”也是迪斯尼的一贯姿态,此次并购卢卡斯影业也是如此,并购后,原卢卡斯影业联合主席凯瑟琳·肯尼迪升任总裁,公司员工将留在位于旧金山的原总部办公——当年的皮克斯也是这样。
还是那只老鼠吗?
迪斯尼未来会更关注社交和移动游戏领域。
“一切都始于一只老鼠。”这是王国的创立者沃特·迪斯尼(Walt Disney)最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当1928年米老鼠的形象跃然而出时,不知道沃特·迪斯尼是否设想过这样的情境:这只神奇的老鼠,不仅收复了蜘蛛侠,参与了“星际大战”,甚至凭借“where’s my water”的APP在新媒体游戏领域小露锋芒。
不过,业务战线的快速铺设也引发了外界的担忧。就在2010年,迪斯尼支付超过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社交游戏公司Playdom,当时就有分析人士担忧这可能会让迪斯尼的并购陷入战略性错误。
而在胡正荣看来,“迪斯尼在并购方面一直坚持内容加渠道并购的战略,对卢卡斯和皮克斯等的并购是实现内容上的并购,而对新媒体领域的并购则更多是渠道上的考虑;对内容领域的并购是为了更好地聚集优势资源,而并购渠道则是为了使资源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沃特·迪斯尼很早也对自己的王国有过一个结论,“迪斯尼的王国永远都不会消失,会不断有新的内容装点,一个动画人物的创作,结束了就消失了,人们不能继续拥有和感受他,迪斯尼要提供的远超越这些,我想要一些有生命、能够永远存在的东西。”
对于当时的沃特·迪斯尼来说,这个有生命的东西就是主题公园;而对于Iger来说还有另外一番天地,他在电话会议上也表示,迪斯尼未来也会更关注社交和移动游戏领域。
不过,米老鼠的主题公园,和拥有绝地武士的游戏社区,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大家都在期待答案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