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万科问题井喷,王石称或因质量失去房企老大地位

万科问题井喷,王石称或因质量失去房企老大地位

作者:     转贴自:中国房地产报    点击数:1880


    中国品牌总网讯:“大家要做好准备,万科可能会为了质量沦为老二老三。”在5月11日的股东大会上,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万科A)董事会主席王石这番严肃沉重的危言,意味着这艘千亿航母到了需要大整修的关键时刻。

  分析者认为,今年以来爆发的一系列楼盘质量事件,仅仅是“墨菲定律”夹裹下的万科所遭遇的诸多问题之一。与管理人才流失问题一样,尽管可以找到各类偶发性因素的托辞,但企业快速发展和规模膨胀到一定程度所带来的价值观念与内部管控的失衡才是更深层次的根源。

  “质不过关,量只是过眼云烟,单纯的规模从来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更不会因为规模而影响公司的价值观。”5月17日,万科董事会秘书谭华杰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问题井喷

  进入2012年,市场的持续低迷加速了楼盘质量问题的发酵,众多房企纷纷爆出“质量门”,身为行业老大的万科更是首当其冲,培育多年的完美企业形象倍受冲击。

  沸沸扬扬震惊全国的“安信毒地板”事件余波未了,深圳万科第五园六期精装修房又陷入“纸板门”事件;随后,福州万科金域华府百余名业主以质量问题为由,将福州万科公司起诉至法院;青岛万科蓝山项目业主维权事件则不断用“行为艺术”表达对万科诚信问题的抗议……

  从消费者对万科产品的赞许与信任,到不断爆出的“质量门”,再到万科业主维权事件的逐步升级,万科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品牌与质量信任危机。有愤怒的业主们来到深圳万科梅林总部献花圈,打出挽联“哀悼万科已逝的品质”。

  业内同行对于万科的产品质量也一直不乏微词,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更是曾经尖锐地对万科提出批评,“万科的产品太粗糙,建议万科能做一次反省。”

  包括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内的开发商,都将这种质量问题的井喷一定程度上归结于不动产价格的波动。

  “市场调整期,包括产品质量在内的各方面投诉都会增加,与2008年情况相似。”万科相关人士表示,“此外,国内建筑、装修行业施工技术、工艺落后,现场手工作业多,一些质量通病难以完全杜绝,这也是普遍存在的客观问题。”

 

[NextPage]

 

  除此之外,多数业内人士也强调,过于追求高速的周转和规模的增长,使得万科的内部管理失控,尤其是在推行全面精装修后,这些内在因素导致万科的质量问题不断显现。

  这一点,万科自己也坦承无遗,“公司的规模化装修采购、施工相对客户自行装修有优势,但并不能完全消除细节失误和质量瑕疵。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存在系统性风险。”

  “对于万科而言,维持企业形象的相对完美,继而维持龙头老大的行业地位,是催生万科不断向高峰攀登的动力,千亿、两千亿、三千亿……但当这些令人振奋的数字在不断增长的时候,如果停下脚步回过头来,可能会发现身后已是一片狼藉。”一位长期关注万科的观察人士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