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大连服装节启幕,本土品牌服装“集团冲锋”

大连服装节启幕,本土品牌服装“集团冲锋”

作者:     转贴自:中国时尚品牌网    点击数:1362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1195174238305.jpg740)this.width=740>

  前天下午在大连世界博览中心,第20届真维斯国际休闲时装北部赛区在此举行。

  “普兰店中国西装名城”授牌仪式明天在大连世博广场举行,这标志着大连服装产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我国又一动力强劲的服装产业集群地在大连形成,普兰店西装产业的带头企业大杨集团表示,会借此机会,在普兰店打造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这引发了大连服装企业对未来发展之路的新一轮思考。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1195174230167.jpg740)this.width=740>

      大连服装产业另一巨头,大连思凡服装服饰有限公司则提出,大连服装企业应该利用自身的加工优势,充分壮大,形成集群优势。未来的大连,应不光有西装产业集群,还应该有时尚女装集群、童装集群,甚至内衣集群。

  普兰店一年制衣8000万件

  市委常委、副市长曹爱华出席了授牌仪式。“以大杨集团为龙头的普兰店西装产业集群地,为大连服装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理念、新模式,”副市长曹爱华在授牌仪式上说,“这是我市第一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地,希望我市服装企业能以此为鼓励,积极进取、开拓创新。”

  西装名城成功授牌,对于普兰店的服装产业来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大杨集团董事长李桂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有利于大连西装品牌的发展,以及上下级产业链的形成。”在李桂莲看来,形成产业链的障碍不大,“毫不夸张地说,除了大杨之外,在普兰店做西装的,都是从大杨出来的。”李桂莲说道。彼此间经营模式的默契以及技术工艺的熟悉,都为打造一条运转流畅的产业链条打下了基础。

  目前,普兰店已经有600多家服装企业,年综合加工能力8000万件,能一年为每个大连人做13套衣服,年产值约占大连全市服装产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而随着产业集群地的形成,普兰店的服装加工能力将被进一步放大。

  加工优势应当好好利用

  而在昨天下午,大连服装产业的另一个巨头,大连思凡服装服饰有限公司发布了他们今年的女装新品。目前,思凡的营销网络已经覆盖全国,成为中国原创高级女装中最高端的牌子。而他们的终级目标相当豪迈,“做成全球知名的高级女士综合消费用品。”思凡董事长李志谦对记者说,说白了,就是奢侈品。

  而这光靠思凡自身的力量很难达到,形成产业集群,或上市也许是个好办法。董事长李志谦在接受采访时说:“大连发展服装产业的基础非常好,特别是在服装加工方面,目前大连的服装加工量占整个东北三省的70%以上。大连的服装企业应该利用好这一优势,更多的合作。就我来说,我希望大连多几家女装企业,其他牌子的女装起来了,我不怕,都起来才好,形成产业集群之后,发展更快。”“现在,大连已经有了西装产业集群。而在服装产业的其他领域,大连也有可以做带头人的企业,在未来,我们还可以有女装产业集群、童装产业集群、甚至内衣产业集群。”

  就在本届服博会上,国内其他地区的产业集群地已经显出威力。比如河北容城,第一次参加大连服博会,就已经亮出了“中国北方服装名城”的口号,号称年产服装4.5亿套。而其主要加工的产品,不仅有西装,还有女装。竞争就在眼前,大连服装产业何时“集团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