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总网讯】 近日,因《金龙鱼,一条祸国殃民的鳄鱼》一文成名的郭成林,又因涉嫌损害金龙鱼商品信誉罪受审。最惹人关注的是:郭成林受聘于鲁花的公关公司北京赞伯。因此,检察院认为鲁花的这位“公关代理人”抹黑了竞争对手,应该负刑责。
6月10日,鲁花集团做出正式回应,表示公司从未参与此事。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据了解,早在2004年鲁花就有过一起针对金龙鱼的“幕后操盘案”,发动很多媒体刊登了一则某粮油学会斥责金龙鱼1:1:1调和油涉嫌虚假宣传的声明。但事后鲁花负责人却对媒体坦承,这些声明一部分是鲁花出钱做的。
金龙鱼品牌持有者益海嘉里集团负责和媒体对接的人员表示,金龙鱼对转基因食用油进行了标识。同时,金龙鱼也是中国最大的非转基因食用油供应商。对于油品来源,金龙鱼指出,“金龙鱼品牌食用油的原料油脂来源都是从国际、国内油脂油料市场上采购的,完全按照产品国家质量标准生产加工。”
[NextPage]
中国油脂行业协会常务理事汪学德表示,虽然部分食用油使用的是转基因原料,但精炼后油脂中的转基因成分几乎就没有了。
上海粮油行业协会秘书长赵志伟表示,按照规定,只要在外包装上标注采用转基因大豆加工而成,就可以生产销售,农业部转基因检测中心曾表示可以安全食用。他建议市民,不必太过回避转基因食用油。
去年蒙牛利用公关公司有组织、有预谋、成规模地“抹黑”竞争对头伊利,曾经引发国人一场虚惊。食品领域接连发生的“抹黑门”一再刺激着消费者的神经,在公众食品安全忧虑较重的今天,这种为了商业利润而绑架消费者的行径更加让人难以容忍。其行为,早已超越单纯的恶性竞争,而演化为一种戕害公众安全感的公共事件。
问题食品事关民族形象,事关百姓最基本的安全感。当我们强调“重典治乱”之时,对这些妖言惑众、影响特别恶劣的“伪食品安全问题”,决不能以其“没有对消费者造成实际危害”为由放其一马,而应与“扰乱公共秩序罪”(甚至“危害公共安全罪”)等罪名叠加处罚,以儆效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