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总网整理报道】 日前记者从接近奇瑞高层人士处了解到,奇瑞与斯巴鲁合资的框架合同已经签署,根据计划,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在奇瑞大连基地国产斯巴鲁车型。而合资公司细节的谈判还在进行之中,合资细节还有待于完善中。
记者从上述知情人士处理解到,富士重工和奇瑞确定在大连建立300亿日元(约合4.56亿美元)的工厂,建厂初期的年生产量将达到5万辆,成熟后最终年产辆将达至15万辆。奇瑞和斯巴鲁的合资项目早在去年就开始谈判,去年年底,斯巴鲁母公司日本富士重工公关部负责人渡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正面承认了与奇瑞的合资谈判。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对于奇瑞、吉利和比亚迪们纷纷由自主走上合资之路,盖世汽车网CEO陈文凯认为:“这是自主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面临再次发展的需要而作出的选择,而在合资中积累技术、资金和管理的自主品牌企业,还能反过来影响自主品牌,使自主品牌在这一轮回中获得再次提升。”
国内三家主要自主品牌企业中,奇瑞已是三个主要自主品牌企业中唯一没有外资成分的企业。此前,吉利已通过收购VOLVO运作VOLVO在国内的国产;而比亚迪不仅借巴菲特之力取得资本市场成功,后又与戴克联合开发新能源。而斯巴鲁在中国销售最好的车型是森林人,本身在定位和特征上与奇瑞互补,加上可合资的对象并不多,自然也成为奇瑞首选的合资方。
[NextPage]
虽然斯巴鲁是小众品牌,但以技术称道的斯巴鲁进入中国合资还是受到多家企业青睐,上汽、长城等企业都曾与斯巴鲁接触过。
奇瑞在中低端车市场已经占了30%的市场份额,不过,中国的消费市场正在升级。专门从事经销商服务软件的国际300强企业ADP在对经销商网络展开调查后发现:“中国目前的消费已经到了升级换代阶段。” ADP经销商服务亚太区总裁兼总经理麦鲍波认为:“这种阶段的消费特征是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不会那么迫切,但会选择更加高端和更加喜欢的车型。”
4月份,奇瑞汽车共出口12521辆,同比增长132.5%,创下近三年来的新高。奇瑞出口的品种也不仅仅是QQ和旗云等型,正在经历由经济型车到奇瑞瑞虎、A1、A3等转型,通过与斯巴鲁合资同时能扩大奇瑞在国家上的美誉度。
而对于奇瑞而言,虽然自主品牌已做到国内最大,但由于没有经历过合资,合资公司的管理理念和操作流程也是奇瑞的“短板”,通过斯巴鲁也能取长补短,更好打造自主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