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台湾多家饮料塑化剂风暴 再掀食品安全恐慌

台湾多家饮料塑化剂风暴 再掀食品安全恐慌

作者:五月    转贴自:人民日报    点击数:3271


 

【中国品牌总网整理报道】据台湾媒体报道,今年4月,有关部门例行抽验食品时,在一款净元益生菌粉末中发现,里面含有DEHP,浓度高达600ppm(百万分之一)。追查发现,DEHP来自昱伸香料公司所供应的起云剂内。昱伸公司是台湾最大的起云剂供货商,目前涉案的昱伸公司负责人赖俊杰已被收押。

 

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孙璐西表示,起云剂原本是合法食品添加剂,常用于运动饮料、果冻等食品饮料以帮助乳化。但DEHP是一种环境荷尔蒙,比三聚氰胺还毒,吃下肚后不会立刻排出。台湾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凌永健指出,这应是全球首件DEHP污染饮料案例,污染规模为历年罕见。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1153011225648.jpg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工商人员对台湾问题饮料进行检查

 

由于影响范围大,台当局由卫生署等组成跨部门应变小组,全力追查污染食品的来源及流向。随后,岛内食品药品管理机构确认,悦氏等多家知名运动饮料及果汁、酵素饮品已遭污染。

 

截至27日,有毒塑化剂风波牵涉到岛内厂商近200家,使用过遭污染原料的制造厂商95家,商品多达130种。28日,台行政院官员透露,卫生署发现新北市土城区的宾汉香料化学公司,也疑似在起云剂中掺入与塑化剂同类的可塑剂(DINP),而且影响层面比昱伸更大。

 

[NextPage]

 

影响到香港上海市场

 

在这场塑化剂风暴中,岛内食品饮料行业受到重创。黑松、台糖、台盐、金车、白兰氏、盛香珍等知名厂家,陆续发现自家少数产品遭DEHP污染,已主动通报。向来以高规格食品安全标准自豪的台湾,却曝出如此食品丑闻,引发国际关注。

 

src=http://www.ppzw.com/UploadFiles/201153011326281.jpg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超市下架涉案饮料

 

有毒塑化剂污染,对香港市场造成了影响。继特区政府呼吁市民暂停饮用3款受污染饮料后,台湾一家大型食品生产商26日晚间承认在港销售的一款儿童钙片受到污染,并表示将主动回收。另外,经查实,上海口岸今年3月曾进口一批悦氏运动饮料,可能含有被毒性化学物质污染的起云剂,目前上海工商部门紧急要求零售商下架相关产品,截至27日共封存台湾悦氏运动饮料”5019瓶。

 

对此,26日,台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食品组组长蔡淑贞直言,这起事件可能重创台湾食品形象。另据《联合晚报》报道,由于问题产品、原料曾经被运往香港、美国、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台湾卫生署24日起,固定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台湾食品遭塑化剂污染事件的最新进度。

 

到底谁是罪魁祸首?

 

风波爆发后,岛内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希望可以将对民众的危害降到最低。

 

[NextPage]

 

23日,台行政院消保会邀集卖场及经销商,配合回收可能受污染的食品。24日,有关单位还公布了相关退货措施,要求厂商无条件接受退货,消费者如遇刁难可以申诉。27日起,要求岛内1.7万家超市、便利商店,全面将含有起云剂的商品下架,3天内提出合格证明,才可以重新上架。

 

 

调查显示,30年来台湾许多饮料食品中的起云剂配方里,都被加了塑化剂,这可能是导致台湾生育率低、不孕症增加等的直接原因。

 

台湾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网、业者累积几十年建立的品牌信任度,为什么竟然被一个昱伸香料工厂打趴?

 

29日《中国时报》发表社论,给出了一些思考。社论指出,昱伸以塑化剂替代价格为其5倍的棕榈油,大量降低成本,低价格因此吸引下游的大盘、食品业者大量进货。似昱伸这种没有道德的业者,当然要严办。可那些知名大品牌,应该有一套严谨的流程,采购原材料时难道就只找便宜的供应商?昱伸为什么可长期供应比同业便宜原料,当中是不是有蹊跷,这些知名品牌的采购与质量监管人员,从来没想要去关心了解吗?塑化剂风暴也许掀开的是食品界共犯结构。

 

岛内司法部门负责人表示,赖俊杰可能会面临30年徒刑。赖俊杰被检方移送时,曾不以为然地说其实业界很多都是这么做的,这句话被岛内媒体反复回放,看来,接下来的风暴还远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