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15家企业入围超级零售航母

15家企业入围超级零售航母

作者:     转贴自:经济观察报    点击数:1652


  商务部依然想打造“超级零售航母”。

  2004年,商务部就曾出台了一份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名单,并提出将对名单上的20家企业给予一定支持,将他们打造成中国的“超级零售航母”。但成果寥寥。

  若干年过去,这份名单再次被写进商务部的“十二五”规划,数量变成了15家,15家名单依然在此前的20家范围之内。但商务部并未透露哪五家被排除在名单之外。名单上成员之一的负责人显然并不对政策支持抱有太大的希望,他说:“我们现在主要是踏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目前流通业的问题并不是培育几个大型的企业,应该改变的是他们生存的土壤和空气,这些改变了,企业才谈得上发展壮大。”商务部研究院国内贸易与市场研究部研究员张育林说。

  名单浮沉

  时至今日,这份名单上的企业有的已经物是人非,但是“超级零售航母”却并没有如期望的被打造出来。

  商务部的一位主管官员说:“这件事情进展的确比较缓慢,根本原因是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想法有差异,各个部门也没有很好的形成统一意见。但是这个事还是会推行下去,因此被写进了‘十二五’规划。”

  名单出炉之初,主管部门就提出将从品牌保护、企业所得税的交纳方式、项目财政支持、公司重大项目审判、流通企业财务公司设立、企业债券的发行、公司重组、资产并购、债务处理等方面出台具体措施支持这些企业。

  “但是企业和政府的想法不一样,企业总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直接采取行政手段干预。但是政府部门始终会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么直接干预呢?两者根本没想到一起去。”上述商务部官员说。

  他说,还有一个很关键的资金问题,在各个部委之间形不成统一意见。比如与之相关的发企业债券和建立财务公司,一些主管部门就提出来,政策的制定是要普惠,并不能单独为一个行业或者说某些企业制定特殊的政策,这样是不公平的。税收优惠更是不可能的。

  种种问题,造成“零售超级航母”名单的名存实亡,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几年间,虽然多次被提及,但是均无实质性进展。

  金融危机之后,出口形势回暖严峻,内需在中国的经济结构中地位越发重要。如何提振流通业,进而扩大内需提上日程。打造“零售超级航母”的概念再次被唤起。

  关键是“土壤”和“空气”

  虽然几近夭折的 “零售超级航母”名单再次被写入了 “十二五”规划,但是命运如何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上述商务部官员说:“能给予的支持在政策层面上还要会同其他部委展开新一轮的讨论,能否取得进展是个未知数。从过去一些年的沟通看,效果并不是很好。”

  在张育林看来,培育大型商贸企业并不是当务之急。她说:“流通行业现在最主要的是大的环境问题,给这个行业一个公平的环境,逐步建立起这个行业的发展规划,这些解决了,才能再提建立大型企业。”

  上述企业负责人说:“虽然政府一直表示,要努力为商业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但歧视性电价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如果按成本计算,中国的商业电价比国际上通行的电价高很多,影响了国家商业企业的竞争力。”

  “我们认为关键问题在平等,价格高低不重要,但是要合理。电力也是商品,不能不同用户实行不同的收费。”他说。

  “如果连一个大的公平的发展环境都没有,支持几个大企业又有什么用呢?即使成功了,也只能是标本,不可复制。”张育林说。
 
 

   

    
 

        

 

男装招商 女装招商 童装招商 休闲装招商 运动服招商 皮鞋招商 女鞋招商 男鞋招商 童鞋招商 鞋材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