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为中国制造,能赚钱有风险

为中国制造,能赚钱有风险

作者:     转贴自:中国时尚品牌网    点击数:1745


src=UploadFiles/2011218165433650.jpg740)this.width=740>

  跟或不跟,奢侈品有点纠结

  “我们将会把最新的产品放在中国首发,比全球其他国家都会提前至少半年。”刚刚听到这样的消息,某品牌透露了自己在即将开幕的巴塞尔展上的动向。

  把限量而珍稀的产品搜刮而来集合在中国,或者把最大的秀场放到中国,还有的,根据中国元素设置主题,Chloe在2011春夏系列中的Marcie和Elsie系列的新款,指明了这是“红色中国风”的产物。这些都是这几年来奢侈品最主流的举动。这些行为能够示好,而且从某种角度来看,品牌们做的也无非是资源整合行为,有不少品牌还采取了便利举措拿出现场产品搭上类似“中国风”的大潮流,乐此不疲。

  但是,为中国制造就不那么一样了。

  几年前,不少大品牌在纠结着该不该把工厂放到中国,面对着会丢失血统的危险,或者该不该适应网购的趋势。而最近,有人显然觉悟了,阿玛尼旗下奢侈品品牌Emporio Armani在去年年底启动网上商店,Burberry也有这样的打算先拿年轻系列试水。

  如果说一些品牌为中国设计利是封只是一个好玩的插曲,那么品牌专为中国市场口味而开设的“经典款”, 创造独有品,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一个警惕的界限。

  中国即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大国。但是,奢侈品文化普及以及先天文化的不足,也造成了这个市场“只求量,不求质”。

  利益所驱,商家们不得不为中国制造,甚至有品牌在中国推出了学生用包,用来吸引这些10多岁的孩子(其实是吸引那些喜欢攀比的父母),并希望借此在未来的二十年或者更久可以牢牢抓住他们的心。这样的行为在国外是看不到的。“以我在国外奢侈品业工作的经历来看,一些在中国很能揣摩客人心思而迎合做生意的经理人也只能是本土产物。”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在国外的奢侈品公司,他们不习惯疯狂造势,而只会安心埋头做自己的事,然后默默等待自己有品味而忠实的顾客上门。

  2010年高盛的一份报告显示,世界前三大奢侈品牌打算覆盖中国70%的人口区,至少还要开550家店。在国内,希望引导或培养可没有那么快,捷径只能是去迎合。

  当然一些极为个性的高端小众品牌并不以此为然,他们渴望中国,但更期望保持自我。“我认为从长久来看,世界上最高端的客人品味和对美的追求是差不多的,这一点已经被我们的经验以及事实所证明。”这是宇舶表CEO比弗在一次公开采访中表示,他希望的是花时间等待认同他们的客人,而不是为了短期利益,让品牌为大众口味而改变。
 


 

  
 

      

 

男装招商 女装招商 童装招商 休闲装招商 运动服招商 皮鞋招商 女鞋招商 男鞋招商 童鞋招商 鞋材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