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家族营销管理制度击败竞争对手

家族营销管理制度击败竞争对手

作者:     转贴自:《赢周刊·赢生活》    点击数:2491


    9月4日讯, 当亚洲经济危机1997年波及韩国时,许多评论员认为,该国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当地财阀手中的权力造成的。所谓财阀,即家族控制的大型企业集团。当时,韩国最大的财阀有:三星、现代、LG和大宇。据称,这些集团涉足的行业太多;它们与政府的关系过于亲密——赋予了它们获取廉价资金的特权;它们的公司治理安排不透明。

    批评人士指出,韩国亟需对这些公司进行改革,让它们的管理与英美接轨。

    亚洲危机确实给韩国造成了创伤。一些改革得以实施,一些财阀走向破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大宇。但管理较好的集团根据新环境作出了调整,包括增加外国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而且仍在韩国经济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如今韩国产业的所有权与危机前并没什么太大的不同。三星集团仍由李氏家族控制,LG由具氏家族控制,现代集团由郑氏家族控制,SK集团由崔氏家族控制。

    这种局面会持续多久?西方人普遍认为,随着新兴市场企业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上升,它们将需要增强自身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尤其是英美投资者。这包括:它们专攻行业数量要减少,创始人家族的角色要减弱,股权要更加分散。但正如三星、塔塔和其他公司所证明的,家族控制与多元化,与成功击败竞争对手并不矛盾,即使是在要求最为严格的市场也是如此。

    此外,在过去三年内,英美公司治理模式的吸引力似乎有所减弱。难道是在这个领域,发达工业国家需要向新兴市场学习,而不是反过来?

    尽管韩国财阀的规模与实力比较突出,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也与之类似。各家族集团,如印度的塔塔与Birla、土耳其的Ko与Sabanci、墨西哥由卡洛斯·斯利姆控制的Carso等,都是本国经济强有力的推动因素,而且在海外也越来越活跃。它们的下属运营公司(如塔塔汽车或塔塔钢铁),在法律上是独立的实体,往往会在本土证交所上市,但也会通过交叉持股和互兼董事,与控股家族联系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与通用电气等美国企业集团截然不同,后者拥有下属公司的全部控制权,而所有权结构是分散的。

    家族集团之所以存在,部分原因在于它们弥补了缺失或欠发达的经济制度——韩太云和Yishay Yafeh在牛津大学出版社新出版的重要研究文献——《牛津企业集团手册》中对此作出了解释。如果一个国家公开资本市场规模较小或根本不存在,企业所有者就有必要从内部筹措资金,并将剩余资金投入到他们可以直接控制的其他业务中。若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不可靠,缺少对商业关系的信任,通过将家族成员安置在关键岗位上,所有者就可以降低风险。他们还可以开发内部劳动力市场。正如兰德尔·莫克在《牛津企业集团手册》中所指出的,家族集团让人才在企业之间流动,而无须依赖充斥着假证书的外部劳动力市场。“在这类国家,最好的商学院可能就是强大企业家族的饭桌。”莫克写道。

    并非所有的集团都会走向国际舞台。但马洛·吉兰在为上述文献撰写的稿件中指出,那些走向国际舞台的集团,常常会受益于鼓励本国企业走出去、同时抑制外国跨国公司对内投资的政策机制。在这样的条件下,有事业心的人(有时会得到政府的支持)可以整合进军新行业所需的资源与技能——开展可行性研究、获取执照、安排融资方案、获取外国技术、招聘与培训员工。某种程度上讲,这些是可以运用到其他行业的通用技能。

http://cn.ppzw.com/article_class2_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