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云南白药:百年品牌的起死回生

云南白药:百年品牌的起死回生

作者:     转贴自:中国广告人网    点击数:3611


  云南白药,一个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止血愈伤民族品牌,一个记录着中华民族屈辱史和抗争史的民族品牌,一个从诞生那天起,神奇的药效和传说就让人们广为传诵的民族品牌。

  云南白药,云南著名的中成药,由云南民间医生曲焕章于1902年研制成功。它以云南特产三七为主要成分,对于止血愈伤、活血散瘀、消炎去肿、排脓驱毒等具有显著疗效,特别对内脏出血更有其神奇功效。因此成为主治各种跌打损伤、红肿疮毒、妇科血症、咽喉肿痛和慢性胃病的特效药品。

  从二十世纪初行销于世以来,誉满中外,历久不衰,被誉为伤科圣药,1979年、1984年、1989年曾三度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章。但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类止血愈伤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在大量同质产品广告狂轰滥炸下,云南白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销声匿迹。

  面对这样的困境,云南白药厂家也试着打过一段时间电视广告,但几百万下去,血本无归,给本就经营不佳的老厂雪上加霜。药方继承人、药厂掌门人信心大大受挫,心灰意冷。眼看着这个国宝就要失去光泽时,掌门人无意中从网上读到北京同仁堂继承人将祖宗留下的同仁堂发扬光大的故事,深受启发,觉得自已有责任将云南白药这个百年品牌重新发扬光大。

  2006年4月,在有关决策人的托付下,炒药狼队员临危受命,利用娴熟的切割营销理念,在“既要站得高,又要看得清”的指导思想下,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就完成了调查、分析、包装设计工作,并对产品线重新进行了规划,不但推出了止体外出血系列,还推出了止体内出血系列,事后证明这个规划是非常科学有效的,如云南白药牙膏的推出。同时组建了专业营销队伍,主动进入全国各大医药连锁销售,整合营销过程本篇不表,本篇重点阐述云南白药品牌故事的挖掘整理过程中,如何实现品牌的惊人一跳。

  我们在市场调查过程中伤心地发现,很多年纪大的人都知道云南白药,并且都知道云南白药止血效果很好,在受外伤时就想买来用,可就是不知道应该到哪里去买,反正现在止血产品很多,这个药又不是非用不可,谁也不会死脑筋一个,非要骑着个自行车满街去找云南白药。确实,云南白药当时仅在中药房里,并且是只能在个体老中医的药房里才能买到,大型医房连锁店里根本就没有卖。有消费人群,指名购买率也高,但就是买不到,这是为什么呢,有市场的产品他们为什么不进,难道药房就有钱不赚吗?

  通过走访,我们发现,现在很多医药公司从老总、经理、店长到营业员,都有一个惊人的相同点,那就是几乎全是年轻人打天下,45岁以上的人工作人员几乎不到20%,45岁以上的这部分人中多数人听过云南白药,但很少人用过,更说不清云南白药的具体功效;45岁以下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都不知道云南白药。试想,连药房工作人员都不知道的东西,药房会主动去进货吗?怪不得药房买不到!

  我们终于找到了云南白药卖不出去的根本原因:年轻人不知道这个药,让这个药进不了药房,也让想买这个药的中老年人买不到这个药,同时也让更多的年轻人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个药,这就是症结所在,一句话:品牌认知度断层!

  从调查分析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凡是知道云南白药的中老年都认同其卓越的止血效果,并且印象根深蒂固,这是为什么呢?这中间有什么规律吗?在这个广告传播费用昂贵的时代,我们能否找到其规律,利用这个规律,将新老两代人(含销售者和消费者)有机联接?

  我们都知道,云南白药的止血效果好是中老年人能记住它的第一因素,但绝对不是决定因素,在这个 “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怎样才能用厂里本就不多的血本来让年轻人都记住云南白药呢?并且象上一代人那样记得根深蒂固?大家都知道这必须做广告,关键是广告做什么?怎样做?

  炒药狼始终牵牵记住,药厂的血本不多,经不起试验,我们必须一分钱瓣成两半钱,否则我们真的是罪孽深重,如果失败,倒下的不是一个药厂,一个企业家,而是一个民族中药瑰宝!

  正当笔者百思不得其解时,女儿缠着我要给她讲故事,我正想着云南白药的事,就随口讲了一个《狼来了》的故事给女儿听,我随口讲讲,小家伙竟然听得津津有味。我就奇了怪了,一个几岁时从外婆那里听来的故事,30年后我竟然随口还能讲得一字不差,并且让女儿听得那么起劲。故事,故事,就是故事!只有故事能让人过耳不忘,并且代代相传,云南白药上百年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故事,这个百年品牌的宣传一定要从百年故事出发,并且一定要从已经获得认同的止血故事出发。

  什么时候最需要止血?当然是打仗!那我们的五篇故事就从打仗开始吧:

  白药寻踪篇

  1938年3月,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在中方军队的阵营里,一支来自云南的部队让人惊讶,他们头戴法式钢盔、脚踏剪刀口布鞋,作战十分骁勇,他们身上还带有一小瓶白色的粉末,这些战士受了伤,不管伤势如何,只要还能动,就不打绷带、不坐担架,只把这白色的粉末,吃一点,外敷一点,又上阵拼杀。(台儿庄战役,名垂青史,既提升了品牌形象,又设下了悬念)

  滇军将士们所用的白色粉末,究竟是什么神奇的东西呢?这就是被称作疗伤圣药的曲焕章万应百宝丹,后来人们又把它叫做云南白药。

  白药为什么会有如此广泛而独特的治疗效果?又是谁创制出的白药?

  在云南省档案馆的地方文史资料中,有这样的介绍:云南白药为云南人曲焕章创制的、专门用于伤科治疗的中成药散剂,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其处方现今仍然是中国政府经济知识产权领域的最高机密。(最高机密,够神秘,才够吸引眼球)

  曲焕章,字星阶,原名曲占恩,1880年,出生于云南省江川县赵官村。1902年,曲焕章研制成功云南白药的前身“百宝丹”。

  曲焕章1902年研制出百宝丹时年仅22岁,如此年轻的一个山村郎中是怎样研制出日后闻名天下的云南白药的呢?(老祖宗的前世后生,悬念又起)

  传说有一天,曲焕章上山采药,看见两条蛇正在缠斗。过了一会儿,其中一条败退下来。这条气息奄奄的蛇游到一块草地上蠕动了起来。此时,奇迹发生了,不一会儿,蛇身上的伤口变得完好如初。曲焕章等蛇游走后,拿起那草仔细辨认,他认定这草一定有奇效。于是,综合民间传说和自己平时疗伤止血的经验,曲焕章终于创制出了百宝丹。(民间秘方,无仙不成丹,街头巷尾、茶楼酒肆,口口相传,喜闻乐见)

  1930年前后,曲焕章本人曾在报纸上宣扬,说他的百宝丹是受“异人”相传。1956年的云南日报上登载了曲焕章妻子缪兰英的讲话,也证实了这一点。并肯定这个“异人”就是云南个旧县的姚连钧。

  据缪兰英讲述,曲焕章年少时,父母双亡,有一天,16岁的曲焕章突患重病,倒在了个旧县街头,幸而被姚连钧所救。

  姚连钧是一位精通外科药理的民间医生,随后曲焕章就拜姚连钧为师,并跟随他在云南北部、四川、贵州一带游历。师徒俩一边采集草药,一边四处行医。在姚连钧的教授下,几年下来,曲焕章得到了师傅的全部真传。

  在前人和民族民间药方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地实践,1902年,一种取名为“百宝丹”的伤药被曲焕章研制出来了,这种白色的药末具有很强的消炎止血、活血化淤功能。人们根据它的外观把它叫作———白药。

  对于白药的渊源,尽管还有争议,但是,曲焕章作为云南白药创制人的身份,已经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 (白药身世,虚实结合,鸿儒白丁老少皆宜,信迷信的,可以讲蛇仙,信科学的,可以讲老中医传艺)

  因涉及商业秘密,以下不再点评,业内人士可以利用专业知识查证,心照不宣,共话祖国中药瑰宝。

[NextPage]

  白药抗日篇

  1913年,云南都督唐继尧,开始派兵清剿云南匪患。有一天,曲焕章在行医途中碰巧救治了一个受伤的人。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伤者,竟然是赫赫有名的滇南大土匪头子吴学显。

  民国十年,军阀顾品珍在云南发动兵变,当时的云南都督唐继尧被迫逃亡香港。第二年,唐继尧重整旗鼓,率部队杀回云南,打算东山再起。为了取得胜利,他以军长的头衔收买了吴学显。吴学显帮助唐继尧回滇主政成功,为报答曲焕章当年的救命之恩,他派人执函到通海,邀请曲焕章迁居到了昆明,并在南强街开设了伤科诊所。吴学显还帮助曲焕章与云南军政上层建立起牢固的关系。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历史不经意间,又把曲焕章推到了前台。

  1937年9月5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六十军的4万多名将士,在昆明市民的欢送下,开赴抗日前线。这一天,昆明万人空巷,人们走上街头,欢送云南第一支出省抗击日寇的军队。而曲焕章一大早也带领药房的全部伙计来到街上。当部队经过时,向每个人的手中塞上了一瓶曲焕章万应百宝丹。

  1938年初,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六十军与日军中最精锐的部队展开了近一个月的血战,云南子弟以伤亡一万八千多名将士的代价,与友军共同歼灭日军两万多人

  曾经给云南省主席龙云担任过侍卫长的朱希贤,当年在台儿庄战役中,对白药有了亲身的体验:伤口负得太重,拿出自己的白药洒上一点。白药洒上去以后,包扎起来,两天伤口就愈合了。差不多每个人都把白药看成至宝,救命的至宝。

  台儿庄一役,不仅打出了滇军的威名,也让曲焕章万应百宝丹声名远扬。

  1933年,曲焕章当选为云南医师中医公会主席。1935年,蒋介石在云南省政府接见了曲焕章,曲焕章趁此机会送了五百瓶“三升百宝丹”给蒋,蒋介石十分高兴,挥毫写下“功效十全”的题词。

  拥有了新的保护伞的曲焕章也拥有了新的目标,那就是控制整个白药市场。

  通过一系列的运作,曲焕章的“万应百宝丹”赢来了一段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到1938年,百宝丹的产量也因抗战的需要创记录地达到了40万瓶。

  白药传承篇

  20世纪中成药中最神秘的莫过于云南白药,它那张至今仍然是国家机密的配方,带给人们无穷的想像,这似乎也成为它保持恒久魅力的秘诀之一。对于白药方,历史上对两个问题一直有过许多传闻和争论,那就是到底谁才是曲焕章的真正传人?白药方有没有流传下来?

  所有的谜团和困惑都指向了1938年。

  1938年初春的一天,国民政府以捐款支持抗战为名,把曲焕章等昆明的知名商人请来。曲焕章很爽快地认捐了一架飞机。当时国民政府就叫他捐三万,后来又说,得捐国币。国币和滇币当时的差额很大,大概几十倍。三万变成了三十万,尽管生意做得大,但曲焕章一时也拿不出这么多的现金。百般筹措也无力认捐,他随后就被关押了起来。

  曲焕章一时走投无路。

  就在这时,国民党中央委员焦易堂以中央国医馆馆长的名义,诚邀曲焕章到重庆,共同为抗日做出贡献,他的出现让绝境中的曲焕章见到了一线生机。

  1938年8月,也就是曲焕章到达重庆两个月后,噩耗突然传来,曲焕章因病辞世。

  根据当时的传闻,焦易堂把曲焕章请到重庆后,让他到国医馆任职,但是同时,却要求曲焕章交出白药药方,由焦易堂私人控股的中华制药厂进行生产,曲焕章拒不答应,于是被软禁起来,最终绝食而死。

  令人感叹的是,游刃于官场商场三十多年的曲焕章,不断苦心经营的保护伞也没能让他消灾减难,最终却落得这样一个收场。

[NextPage]

  白药捐献篇

  曲焕章的一生有两次婚姻,他的后人中,与前妻李惠英生有三个儿子,老大曲万增一直从医,至今还有后代在云南白药厂工作。而曲焕章和第二任妻子缪兰英育有3女1子,其中女儿曲竹林一直从事白药生产。

  在遗嘱里,曲焕章把大药房的继承权授予了妻子缪兰英。而缪兰英更声称,去重庆之前,两人还到城隍庙磕了头,在城隍庙的神仙面前,发了誓,还把一生的心血:“曲焕章万应百宝丹”的药方传给了她。

  曲焕章在世时,原配夫人的儿子,虽不敢和父亲顶撞,但心中早就不满,此时缪兰英公然宣称自己才是曲氏白药的惟一传人,一下子,曲氏家族顿时炸开了锅,曲焕章前妻后妻两家关于白药正统之争的官司打开了。

  1955年,云南有关部门组织了一次针对白药的调研。通过广泛考察对比,调研组最终认可了缪兰英白药传人的身份。同时,也不排斥曲万增所持药方生产的白药。经过努力,万应百宝丹的生产销售又达到了1938年曲焕章鼎盛时期的水平。

  1955年的一天,缪兰英主动找上门来,提出要见昆明市的主要领导,缪兰英向政府献出了百宝丹的秘方。消息一经传开,立刻成了头条新闻,全国都轰动了。大量的报道采访随之而来,社会各界纷纷对缪兰英的做法给予了肯定。为了表彰缪兰英的巨大贡献,1956年,昆明市人民政府特别为她召开了表彰大会。

  1956年,昆明制药厂正式接收了缪兰英贡献的百宝丹,并把它改名为“云南白药”,投入批量生产。从此,从狭义看,云南白药就成为了曲焕章万应百宝丹的专有名词。投入批量生产。白药方被列为了国家最高保密级别,直到今天都还受到严格的保护。1971年6月1日,云南白药厂正式建成投产,自此,云南白药年产量达到了1000万瓶左右,进入了现代化阶段。

  白药间谍篇

  新中国建立后,1953年,周恩来总理到云南视察,他专门询问了白药的状况。当时的医药市场非常混乱,周恩来当即对云南方面做出了指示,要求发掘、保护白药。云南省政府立即成立调研组,开始着手整顿白药市场。整顿后,市场上只保留了缪兰英的曲焕章万应百宝丹、曲万增的曲焕章父子百宝丹和曾泽生的白药精3种白药。1956年,昆明制药厂正式接收了缪兰英贡献的百宝丹,并把它改名为“云南白药”,

  但是,贪婪的人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白药的渴望。十多年前,他们又一次把手伸向了白药方。20世纪90年代初,严保清当时正担任云南医药管理局局长。一天晚上,一个40岁的女人突然上门拜访了他,每天晚上都到严保清家哭诉。原来,这个女人在不久前认识了一个20多岁的外国留学生。短暂接触后,两人迅速坠入了情网,并相约出国结婚。但这个女人当时却在云南白药厂的某部门工作,她极有可能接触到国家一级机密———白药配方。经过多方调查,有关部门最终拒绝了她的请求。几年后,通过其它渠道,我方的保密部门最终查明了那个留学生的真实身份———某国的经济间谍,白药又一次度过一劫。

  白药寻踪篇、白药抗日篇、白药传承篇、白药捐献篇、白药间谍篇,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悬念迭起,扣人心弦。曲焕章、曲万增、唐继尧、吴学显、严保清、蒋介石、焦易堂、周恩来等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共同谱写了白药传奇故事,也将一个民族中药品牌演绎得淋漓尽致。

  感谢您听完了全部故事,如果您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您记住了云南白药是一个从枪淋弹雨中走出来的止血愈伤药吗?您会将云南白药的故事讲给你的后代听吗?如果您记住了,或者会无意识地去传诵,那就说明炒药狼对云南白药的品牌故事挖掘得很成功!(作者:刘长德)

 

 

 

 

http://cn.ppzw.com/article_class2_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