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康耐特除去包装还剩什么

康耐特除去包装还剩什么

作者:     转贴自:北京商报    点击数:2031


  品牌观察网讯:一个普普通通的来料加工企业,经过各种概念的粉饰包装,摇身一变成为创业板新贵,这就是康耐特(300061)。公司一季度业绩大幅下滑,让投资者对其成长性产生怀疑,而深入分析公司真实的盈利能力,更让人感觉疑点重重。

  盈利能力不堪一击

  扶植高成长企业是创业板创立的初衷,但从康耐特身上却丝毫看不出该公司能与高成长沾上边。康耐特2010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一季度净利润为214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65.17%。

  以康耐特提供的数据,公司共有员工705人,照此算来2010年整个一季度公司人均创造利润仅3035元,盈利能力低得吓人。

  记者算了一笔账,康耐特本次募集资金共2.5亿元,即使是将这笔钱放入银行存一季度定期,利息也达到1068万元。

  对此,康耐特解释道,公司一季度净利出现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黄楼厂区涉及拆迁,导致车间停产所带来的影响及为了规避国外风险主动减少了一些风险大的客户订单等。但市场人士普遍表示,区区一个厂房搬迁就让净利跨掉一大半,康耐特的抗风险能力也未免太差了。

  经营模式前途渺茫

  康耐特从招股开始就一直打着“在国内具有可比性的树脂镜片生产企业中出口排名第一”的旗号,但深入分析不难发现,作为一家来料加工企业,利润始终受强势的上下游企业夹击,自身几乎没有定价权,敞口风险极大。

  从上游来看,康耐特生产镜片的主要原材料包括7AT、7NG等树脂单体。这些树脂单体原材料主要依赖进口,造成采购成本较高,且原材料价格正逐年攀升。而康耐特的下游主要依赖国外市场,全球性价格波动因素、汇率因素等风险无法对冲。目前人民币升值预期日益浓重,倘若人民币升值,对这一类OEM/ODM的企业打击甚至是致命的。

  对国外市场的过度依赖加重了康耐特盈利的不稳定性。康耐特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公司的产品主要用于外销。2008年、2009年康耐特的外销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80.17%、78.06%。照此看来,一旦外围经济出现问题,公司的业绩就会直线下滑。

  科技概念天方夜谭

  “说穿了,康耐特就是个来料加工企业,根本没有所谓的技术优势。”北京一位眼镜行业内部人士说道,“和那些做服装鞋帽的外贸订单企业根本就没有区别”。

  国际镜片制造行业集中程度高,少数品牌商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例如,全球最大的镜片制造商法国依视路,树脂镜片占全球树脂镜片市场的份额就超过30%。这些品牌商是镜片技术核心专利的持有人,拥有强大的技术、品牌、管理、营销和研发能力,在国际市场上,康耐特根本就无法与这些行业龙头正面交锋。

  “没有独特的技术,也没有强大的销售渠道,整个行业的生存状况都十分窘迫。”该业内人士无奈地说。

  数据显示,公司的主打产品是折射率1.499的镜片和偏光片,这属于低折射率镜片,在大多数地区都已如明日黄花。事实上,低折射率树脂镜片的销售比例一直在下滑,上升的是PC镜片和中折、高折树脂镜片。而目前康耐特并不具备生产高折树脂镜片和PC镜片的能力。

[NextPage]

 

  新兴客户风险极大

  康耐特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应收账款数额高达4958万元。记者调查后发现,这笔大额应收账款的大部分是由招股说明书里提到的“新客户”古巴和墨西哥市场所产生的,这不禁让人怀疑里面是否暗藏玄机。

  墨西哥客户2008年和2009年销售收入发生额为1285万元和141万元,而该客户同期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445万元和437万元。同样的,古巴客户2008年和2009年销售收入发生额为804万元和2134万元,而该客户同期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690万元和2366万元。

  一位资深会计人员表示,如此之高的应收账款集中出现在两个客户身上,虽然不能说这家公司真的有问题,但至少应该注意两点风险。其一,高额的应收账款很明显可以扮靓财报,这是粉饰财务报表的惯用伎俩,对于一个急于上市的公司来说,此举并不是不可能;其二,这两个“遥远”的客户信用期都长达1年,一旦这笔巨额应收账款出现问题,康耐特的处境就极为危险。

  商报实习记者 张陵洋

  编后语: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在连续报道了9篇创业板公司高成长性遭质疑的文章后,财经部也迎来了“低声问夫婿”的时刻:在我们精心准备的系列报道陆续见报期间,读者是否也体会到了我们的良苦用心?在读完全部文章后,您是否已经对创业板公司的成长性、投资价值有了新的权衡标准?

  “以前只是一味打新,一味跟风,但是看完你们的报道之后,我发现一家处于创业期间的上市公司,如果没有他们宣传的‘双高’(高成长性和高科技含量),其收益能力是得不到保证的。”在系列报道进行近一半的时候,有读者这样说。而到今天为止,我们听到最多的反馈是“这样的报道很解渴,也让我们了解了一些公司的真相”。

  系列报道全部推完的时候,恰逢创业板股票突破80只。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关注创业板企业高成长性和高科技含量的进展情况,并及时呈现给读者。

 

 

 

http://www.ppzw.com/Article_Class2_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