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日前接到有关部门下发的通知,要求在央视今后的转播中必须要屏蔽一些外文的缩略词,例如“NBA”、“CBA”和“F1”等,一定要说的话,就说赛事的中文全称。NBA以后叫“美国职业篮球联赛”,CBA叫“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今日早报》4月6日消息)
说实话,即便自誉为球迷,乍一听“美国职业篮球联赛”,还真的没能立即想到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NBA”,而对于所谓“F1”,在车轮滚滚的紧张气氛中去回忆“一级方程式锦标赛”这一串字体,恐怕也是让人痛苦的事情。
对于那些深入民心、广泛使用且早已经习惯的外文缩略词,非要人为地强制恢复它的汉语解释,是让人深感生硬、晦涩且难以习惯的,至少,这些缩略词的中文全称的冗长和累赘,就足以让人烦躁不已。我们将“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简略为“CBA”与美国人将“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简略为“NBA”,恐怕都是出于同样的需要吧?
一段时间以来,语言专家关于“净化汉语”的呼声不绝于耳,相信多数国人对此是持赞同态度的,中国语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岂容肆意污染与扭曲。但对于民族语言的保护,并不意味着要对外来语言进行毫无区分地一概排斥。语言,本来就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与丰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电脑”、“手机”是什么东西;再远一点的人们恐怕也不知道什么是微波炉,什么是洗衣机。语言的发展,代表着时代的特色,我们似乎难以想象如果在语言文字方面缺乏引进、创新与进步,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和态度,我们现在是不是还依然停留在“之乎者也”的地步。孔乙己曾经对咸亨酒店里的小伙计说“茴字有四样写法”,这表现出一个所谓的文人对于本土文化的自负,也表现出我国文字、语言的多样性,正是这种多样性,使得中华文化海纳百川、浩如烟海。在创新语言、文字方面过多的建议限制和阻碍,对于外来缩略语言不分青红皂白地都一概否定,舍简就繁,并不利于社会与文明的进步,反而有故步自封之嫌,反映出的,却是某种无以名状、让人憋屈的自卑心态。
生活中,我们难以将MP3说成“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而拿着手机说“3G”总比说“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时代”要来得简略易懂。简短、浅显的英文字母的缩写变成冗长累赘的汉字短语,国粹倒是国粹了,却让人惶惑间有隔世之误觉。
据称GDP、WTO、CPI等缩略语也在此次净化汉语的“整顿”范围内,却不知CCTV、MTV,还有爹地、妈咪之类的是否也在整顿之列?
http://www.ppzw.com/Article_Class2_1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