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人口红利
慧聪鞋网4月2日讯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中国近几十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奇迹”。在探讨中国为什么能够创造经济增长“奇迹”的时候,很多人认为“人口红利”的影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人口红利”也因此和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景联系在了一起。
我国早在1965~1970年间“人口红利”就开始出现,但“人口红利”出现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似乎并没有感受到什么“红利”的影响,相反则是更多地感受到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失业严重困扰着经济的增长。只是最近10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失业人口开始大幅度减少和劳动力资源开始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的时候,我们才切实感受到“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有利影响。
然而近年来,连续发生了两次用工荒,分别是2003年和2010年,回首2003年的用工荒只是陆续出现在“珠三角”等局部地区,而今年春节后的“用工荒”已经扩展到几乎整个中国沿海地区,成为一种普遍趋势,今年珠三角缺口超200万,而沪苏浙闽和广西北部湾等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缺人问题。
据统计,制鞋企业为此次“用工荒”的重灾区之一,目前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地区城市缺工超过200万人,部分生产线已处于停工状态。鞋企纷纷上调工资,调低学历、年龄等限制,并出台各种新员工的奖励政策,希望“用工荒”得以缓解。
而通过对这次用工荒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用工荒”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活质量的心理预期均得到提高,因此,高性价比的待遇才是吸引人才的重要途径。显然,沿海地区的鞋企还想以廉价的劳动力来压低产品成本,获得国际、国内竞争优势,显然是走不通了。而相比较而言。沿海发达地区唯有科技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企业利润率,才是根本的唯一出路。
有专家称:“用工荒应该预示着中国‘人口红利’正在面临衰退。”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是世界制造中心,1955年到1975年,日本平均每年有72.5万人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加入制造业大军。这段期间,“农民工”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64%。以至于后来,日本农村劳动力大量缺乏甚至到城市“招工”。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日本保留了电子产业和汽车产业等高端市场,而将逐步将其他制造业转向台湾和中国大陆,完成了本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NextPage]
虽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仍然占据着世界制造中心的位置,但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倒梯形结构已经开始呈现,中国劳动力富余供给的情况已经在发生改变。对于中国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未来面临的出路只有三个:一是,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改变靠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的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的高效、低耗的技术密集型卓越制造转型;二是,向资源相对低廉的中国内陆地区及越南、印度、缅甸等国家转移;三就是按照“退出机制”被淘汰。在日本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30年,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却只有短短的2.9年,淘汰机制已然在加快运行。
当然,中国毕竟是个资源大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劳动力、土地等资源的缺乏尚不足以对所有粗放型企业产生生死存亡的威胁。但更前瞻的看待这个问题,我相信更多的企业家不是单纯的将企业当做赚钱生意,而是从深层去理解和践行卓越的中国制造,更深的培育好中国制造的根基,这不单是一个企业的责任,也是民族的使命。
而通过对这次用工荒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用工荒”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活质量的心理预期均得到提高,因此,高性价比的待遇才是吸引人才的重要途径。显然,沿海地区的鞋企还想以廉价的劳动力来压低产品成本,获得国际、国内竞争优势,显然是走不通了。而相比较而言。沿海发达地区唯有科技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企业利润率,才是根本的唯一出路。
用工荒背后彰显出了鞋企执行能力的强弱,一场升级战拉开序幕。包括在经营的轨迹中要持有打赢这个局势的心态,在“留住人、留住客户、留住品牌”三个方面下功夫才得于永续经营的,想这应该也是许多百年企业至今仍旧声名远播的基础吧。
留住人,绩效管理要犀利
古言道,“上下同欲者胜”。对鞋企来讲,就是指企业管理层与员工之间齐心协力,而这是建立在员工自身的发展利益和人生规划能与企业的效益和前途一致及息息相关基础之上的。企业管理层学会识人,眼光、手腕两面要俱到,才能使有真才能的人乐于为企业服务。最后就是每一个人工作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因此企业要更有效地组织生产和营运,在允许的条件下也要适当的考虑员工人生发展规划等利益,建立一种赏罚分明以最有效地开发、利用人的才能和成长的竞争激励机制。
留住客户,满腔热诚为顾客服务
我们都知道创办企业的最后目的在于赢利。为消费者服务是很多鞋企的经营口号,消费者的向背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赢亏。因此鞋企要抓好这条主干道,宣导使企业员工明白即使所在的公司有很多的分支机构和职工,但对于具体的某一客户、消费者来讲,同他直接接触的是你,公司就是你。因为某一客户、消费者会把你的所在公司看作一个满足他要求的整体。所以与某一客户、消费者直接接触的员工的事情,不可以推给别人去做,只能尽你的力量做好它。其次满足客户、消费者的需求并不断的创造需求,不断地创造各种高质量产品和寻求好的方法,去符合消费者的利益。
留住品牌,体现内涵的品牌人文精神
众所周知,品牌是一种商业游戏规则,也是一种文化,好的品牌能够如舟行天下。因此鞋企在做一种服务或售出一种商品时,是需要考虑融入社会,人心和消费者心中的,这是每一个致力于品牌建设企业必须的工作,除此之外在提供差异化的服务的同时,企业还必须提供共性的品牌属性,比如诚信、质量。这样客户和消费者才会觉得到这家企业的服务或商品会满足他特定的需求。而这个服务或商品是由大量的标准支撑着,在每个细节上都提供了与之相对应的标准和增值服务,以此同时这些标准中的某些部分是高于所有客户和消费者期望的,自然品牌就会在客户和消费者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毫无疑问,如今的经济现象迫使鞋企必须剔除浮躁,进行调整结构让鞋企从内在真正展现出专业品牌化,从而拉开市场需求的参差和距离,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关注。
http://www.35176.com/sh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