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鞋网4月1日讯 一直以来,善于“山寨”是深圳企业的一大特点,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着力自主创新的深圳企业却在海外市场遭遇了“洋山寨”,有的甚至损失惨重,以至于要在各大海外市场忙于打假、疲于奔命。据深圳海关统计,去年深圳海关共针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进出口产品实施知识保护措施4600多批次,同比增长了8倍之多,查获侵权货物近一亿件,侵权货物数量和价值均居全国之首。
为此,深圳海关昨日专门举行了一场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宣讲会,20多家深圳的进出口企业出席了宣讲会。深圳海关建议,遭遇“洋山寨”的外贸企业可以采取知识产权备案的方式,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洋山寨”之国外设计师抄袭中国作品
中国服装设计师的原创能力似乎一直受到质疑,“拿来主义”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无论是何种情况,不费力气的“拿来主义”都是可耻的。而如今,“拿来主义”的时代即将过去,相信很多服装设计师都会感到危机四伏。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更多的设计师们拿出优秀的原创作品,为中国服装设计师正名。
“成衣款式相互抄袭这种现象是一个国际现象,中国也不例外,而且也很严重。目前,最大的抄袭是国外的设计师抄袭中国作品。”日前,中国设计师协会主席王庆对《中国产经新闻》表示。
王庆透露,全世界有70%至80%的成衣是在中国制造完成的。以前是国外的设计师出样式出面辅料来中国加工;后来是国外设计师出样式,材料和生产在中国;现在许多国外大牌只出个概念,由中国设计师完成设计,他们再挑选后加工成衣。许多国际大牌灵感都来自中国,国外对国内的服装业已经从劳动力剥削向智力剥削升级。
浙江的汉帛、山东的迪尚等品牌以前都是生产商,现在也变成了贴牌企业,为许多国际大牌做设计生产贴牌。业内众所周知,阿迪达斯、耐克、DKNY等牌子的大部分产品设计都是由中国设计师完成的。
[NextPage]
“洋山寨”之飞跃球鞋大变身:从灰姑娘到白雪公主
巴黎街头,一群年轻人从brooklyn店(法国一家多品牌连锁店)走出,他们穿着入时的打扮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脚上都穿着一双来自中国的“古老”品牌——飞跃球鞋。
“这绝对是挑战Converse在年轻人心目中的时尚主导地位。”ELLE法国版在报道飞跃球鞋时这样写道。年轻的时尚潮人们厌倦了教条式的美国文化,他们急需一个能和Converse并肩抗衡的品牌来让他们“足下生辉”。
就在一年前,法国人派特斯·巴斯坦在上海街头无意中发现了飞跃球鞋。派特斯说当时他被震撼了,带着商业眼光,他找到了飞跃球鞋的生产厂商——上海大博文鞋业。谈判在中方的质疑中展开,几轮下来,派特斯取得了“飞跃”的海外拥有权,直到签署协议时,中方代表还对这位法国人报以怀疑的目光——这双在中国地摊儿上廉价到12元一双,已淡出人们视线多年的“古董”,竟然被一位老外看重,并还要在国外卖上50多欧元(合500元人民币)。除了派特斯,当时没人会想到,1年后,这双鞋在欧洲会火得一塌糊涂。
飞跃球鞋诞生于1959年的上海,它的前身上海胶鞋一厂。当年的“飞跃”无论是简洁的款式设计、轻便的用料和简单的LOGO,用现代的眼光看,都达到了简约设计的流行趋势,而近乎手工的生产线,更是现代人标榜的时尚理念。“飞跃”在第一年便生产161.6万双,并在1964年评为全国同类产品第一名。工厂最为壮大时,足有2000多位职工在连成一片的2至3层的车间里工作。
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国鞋业是“飞跃”、“回力”和“双钱”的天下,一位现在还在坚持穿飞跃球鞋的老人回忆,80年代初穿飞跃球鞋就是贵族,每天把鞋擦得很白,一点泥都不沾,这种爱干净甚至被认为是“轻浮”。一个学生,如果在班里冲大家炫耀他有飞跃球鞋的鞋票会很快吸引女生的目光。“一双鞋能穿两年,除了底儿有磨损,没有任何污渍和坏的痕迹。”
但现在,飞跃球鞋在中国是典型的穷人鞋。如今它们只能出现在偏远的农村市场或城市中农民工集中的马路地摊上。
http://www.35176.com/sh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