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三聚氰胺重来,问题基因客观存在

三聚氰胺重来,问题基因客观存在

作者:     转贴自:经济观察报    点击数:1204


    有着什么的基因,就会诞生出什么物种。

    事隔两年,又有数家生产了超标三聚氰胺产品企业的查处曝光。这一切又与奶源有关,它们被认为使用了当年未被销毁的毒奶粉。三聚氰胺重来,不仅意味着奶粉产业链条出现了重大问题,更重要的是在预示:导致这种结果的基因的客观存在。

    一些符合逻辑的联想是可怕的,受到了强力监管的奶粉产业链至今仍是如此,何况其它?从苏丹红到毒宠物食品事件,奶业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并非是食品安全事件第一例,我们观察到了太多令人遗憾的事件。

    分析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点:这些事件总是跟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关系。

    我们解决问题的思维定势是:尽量消解直接利益相关方的矛盾,而不是首先去解决问题。比如说,我们总是习惯于在事件爆发之前尽量对公众隐瞒,试图让矛盾免予激化。

    2008年的毒奶粉事件,被批评在地方政府包庇下,有关信息迟迟不进行公开,以至最终弄成难以收拾的局面。三聚氰胺重来事件的曝光仍旧如此。有证据显示,此次对上海熊猫乳品问题的查处,早在2009年4月已经进行,但对公众而言,直到今年年初,才对相关事件有了初步了解。

    之所以有这个基于调和矛盾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思维定势,是因为问题的解决方案,总是从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出发。

    突发事件总是会被演化为扩权的机会。譬如,在大多数突发事件的处理中,相关部门对行业准入的强化是难以避免的。

    现在,中国奶业产业链已经成为许可证要求最多的领域之一。从鲜奶收购、乳制品生产和流通都有严格的许可和监测制度。毒奶粉事件爆发之后,有观察人士声称,针对奶源部分,一些地方甚至获得了为乳业企业划分势力范围的权力。当然,三聚氰胺重来,显示这种解决方案是效果有限的。

    之所以在突发事件的解决中,问题的解决总是渗透着部门和地方利益,又与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案,过于依赖政府,而不求之于法院有关系。

    有问题、找政府,这是大多数人在遇到难题时候的解决方案。譬如,面对毒奶粉带来的损失,经销商们跑去政府上访,以求得解决方案。一些生产过毒奶粉的乳业企业,曾向政府寻求资金支持。这有其逻辑,在很多人看来,法院的权威性、独立性和效率在很多时候会遭遇挑战。

    法院的路径在很多时候甚至是封闭的。三聚氰胺的受害者,在法院的集体诉讼曾被驳回;若干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受害者的个别诉讼均未被法院受理。

    于是,诸问题最终走入一个怪圈:小矛盾的持续隐瞒,积聚社会突发事件的压力,突发事件因各种原因最终集中到政府部门来协调,这往往引发政府对某个领域的全面整顿,这种整顿最终以相关部门的扩权结束,但问题并未解决,并为下一个危机事件埋下伏笔。

    换句话说是:从部门利益出发的解决方案实际解决不了问题,但是矛盾又需要消除,因而只好采取任何有助于平息矛盾、又符合自身利益的方案,由此导致了各种怪现状。这是三聚氰胺们不断重来的基因。而且就已经报道出来的案例来说,类似三聚氰胺的问题,在众多食品中均有存在,就连矿泉水也不例外。

     

     

   

   

     

http://www.hlyuan.com/jiameng.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