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泰集团总裁特别助理、大润发中国区发展部总经理洪万康的手机最近一直响个不停,记者联系到洪万康的时候他正忙着开政协会议,尽管洪万康透露春节以后,也就是在今年的3月份左右,大润发北京店才会开业,但正在装修的大润发北京唐人街店却早已在业内引起轰动。
状元进京
数据显示,大润发在2009年第一季度的营业额达115.6亿元人民币,已经领先于家乐福的108.6亿元。而据家乐福最新公布的2009年财报显示,2009年家乐福中国新开22家门店,在华门店数达到156家,第四季度单店销售额同比增长了3.1%,全年增长1.8%。截止到2010年1月18日,大润发在华内地门店总数达到123家。如果算上与大润发互相持股的欧尚在中国的35家店,大润发在门店数量上也超越家乐福。昔日中国市场外资零售老大家乐福连丢了单店销售冠军、销售总额冠军、门店总数冠军三项桂冠,而大润发早已在低调中摘走了其中单店销售、销售总额两项冠军。中国零售市场外资新状元诞生。
从时间上来看,大润发并不是最早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大润发1998年7月份才在上海市共和新路开出了第一家门店闸北店,而此时,家乐福早已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八个城市开出了14家店。而即使是这第一家店,也是模仿着万客隆,以仓储超市的模式出现的,精明的黄明端后来发现,万客隆门可罗雀,而隔壁的家乐福却门庭若市,多方考察后,黄明端一声令下大润发迅速完成了向大卖场模式的转变。
随后,大润发发展思路日趋明朗,黄明端更是敏锐地看到同一竞技场中其他选手的软肋。黄明端认为,农村市场是未来大润发称霸中国市场的关键。在沃尔玛、家乐福据守大城市的时候,大润发早已把开店深入到许多二、三级城市,到丽江、南昌、西安、甘肃这些地方攻城略地,甚至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农村地区,这被业内称为“农村包围城市”战略。
大润发中国大陆执行长黄明端表示,“在中国内地,没有百店以上的规模还无法参赛,现在大润发取得资格,将要与世界好手同场一比高低。”
数据早已揭示大润发问鼎冠军,进京,大润发更是锋芒毕露。
执行为王
“卖场看似大同小异,只是我们更重视每个细节而已!”黄明端道出了大润发的核心秘笈。“道理人人都懂,但比的是能不能执行。”黄明端抓细节要求的更多,大润发已经开发出各分店业绩即时查询系统,相对于许多卖场的每日结算系统,这种实时数字管理将管理落实到每一个细节的神经中枢。据大润发介绍,为了实时达到真正的低价,大润发每家门店都配备六七人的查价小组,每天抽出一千名顾客常购品项,针对门店方圆五公里内的竞争对手做市场调查。产品一变价,计算机系统就会自动更新该产品的毛利率,而毛利率又与采购人员的绩效挂钩。
“做卖场就像是场秀,商品是主角,消费者是来看戏的,怎么能吸引他的目光,让他停留下脚步就是对的策略。”黄明端这么理解超市吸引力。
实际上,与内地一脉相承的台湾企业比家乐福和沃尔玛更能准确把握大陆消费者心理,大润发在美观与便捷的服务上做足了功夫。大润发店里的照明、陈列、空间布置经过精巧设计,甚至连冷藏柜都为了增加商品量感与质感装了整片镜子。为了保证实施,大润发众多高层几乎365天亲力亲为巡店、考察。
黄明端发现,内地市场不同地区间存在不小差异。东北消费者要切大块的猪肉,而广东的消费者希望切成片。为了贴近消费者,黄明端把市场分成七个区域,每个区域的产品策略都各不相同,店长多是当地人。遇到竞争对手打价格战,店长有权对单款产品降价。
沃尔玛等外资超市在全球产供销链条上,做得可谓是“天衣无缝”。大润发并不正面对峙,而是在区域自主的管理模式下,采购本地产品比例更高。在聚拢人气,成为内地超市的人气王,登上外资零售第一的宝座后,进京便成了大润发顺理成章的事情。
独占鳌头?
在黄明端看来,大润发、家乐福、沃尔玛三大品牌店数均迈入百店关卡后,开始进入另一个阶段的淘汰赛。外资零售巨头在中国二三线城市的跑马圈地愈演愈烈,相关数据显示,TESCO乐购2009年头3个月新增加的7家店面中,有5家位于三线城市;而沃尔玛2009年上半年新增的近30家门店中,三线城市新增店面比例占到2/3左右。这对以中国二三线城市为“根据地”的大润发所面临的压力也不言而喻。“中国内地市场要是没有百家以上的规模,就无法参加比赛,现在大润发已经取得了与世界好手同场较劲的资格,大润发可以挽起袖子,大干一场了。”
据测算,大卖场的净利约在3%左右,而通过设立物流中心,净利就能相差0.5%至1%。早在2005年,大润发就在苏州建设了5万平方米的华东区物流配送中心,这也是目前华东地区最大的单一物流中心。华北物流中心、华南物流中心、东北物流中心也会陆续展开,开店同时建设物流系统,强化运输补给能力。“提高整体营运效率和整体竞争力,才是物流中心的使命”黄明端赋予了物流中心更重的责任。
黄明端表示,以前开店是单点突破,现在则有机会将点连成线,线再织成面,在全国市场全面开展,未来,大润发将以倍数增长的速度在内地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零售巨头纷纷避开一线城市、转战二三线城市时,大润发却“迎难直上”打入首都市场,而就在此之前,2009年10月底,大润发内地首家县级店在青岛即墨开业。看来,大润发不只是“进京”,还“下基层”了,一前一后的两个动作,昭示着大润发的野心。
大润发进京是来赶考,也是来“亮剑”,在中国零售市场“独占鳌头”才是黄明端和大润发要给出的最终答卷。
http://cn.ppzw.com/ppzt.html |